无源混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312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源混频器,其包括本振端口、射频端口、本振巴伦、射频巴伦、以及二极管环路;所述二极管环路主要由四个二极管首尾依次串接而成,其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所述本振巴伦的一端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之间的连接点相连;所述射频巴伦的一端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点相连;还包括由片上电阻和片上电容串联构成的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端接于混频器的本振差分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显著改善混频器的线性度IIP3指标,满足无源混频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源混频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混频器。

技术介绍

[0002]混频器作为频率转换器件,在射频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0003]系统工作时,如果射频输入端输入两个频率相近的信号,由于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在输出端会产生这两个信号的交调干扰信号,从而干扰系统链路的正常工作,而限制系统线性度的关键在于混频器。
[0004]在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里,现有技术中的无源混频器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的混频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振巴伦、射频巴伦、四个二极管。传统结构的混频器,其线性度的提高技术,主要依据二极管尺寸的选择,以及制造工艺的选择,可提升空间较为有限。
[0005]因此,如何优化混频器性能并提供更丰富的优化解决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源混频器。
[0007]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源混频器,其包括本振端口、射频端口、本振巴伦、射频巴伦、以及二极管环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端口、射频端口、本振巴伦、射频巴伦、以及二极管环路;所述二极管环路主要由四个二极管首尾依次串接而成,其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所述本振巴伦的一端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之间的连接点相连;所述射频巴伦的一端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点相连;还包括由片上电阻和片上电容串联构成的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端接于混频器的本振差分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点相连。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米乐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