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19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和控制器,循环水箱内设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入控制器中,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1和U2,运放器U1和U2组成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滤波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射极跟随稳压单元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信号调理电路对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很好地抑制外界杂波对温度采集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处理效率和精度,并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保证热量表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和检验的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量表检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可对各种热量表进行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计算器的分量检定以及热量表的总量检定,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循环热水箱的水温至设定温度值,启动变频水泵将热水送入试验管道,流经标准流量计及被检热量表,返回到热水箱。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和变频水泵的转速,将流量大小调节到所设置的流量点上,将标准温度计和被检表的温度传感器一起分别置于两个恒温水槽中(模拟入口和出口温度),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开始检定,计算机在检定过程中采集有关流量、温度等信号,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检定,依据相关热力学公式由计算机自动计算检定期间的标准热量值。通过标准热量值和被检表的热量示值进行比较计算,实现对被检表的检定测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循环水的温度会随着实际发生改变,而受到标准温度计信号反馈及响应速度慢的限制,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标准温度计的输出信号与实际值存在偏差,从而导致热量表检测结果也存在偏差,影响热量表流量计量的准确性。
[0003]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和控制器,循环水箱内设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入所述控制器中,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1和U2,运放器 U1和U2组成差分放大器,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滤波单元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射极跟随稳压单元连接A/D 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06]优选的,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点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电感L1的一端,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1和电阻R2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感L1 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连接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并通过变阻器RP1连接运放器U2的输出端。
[0007]优选的,所述射极跟随稳压单元包括三极管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运放器U2的输出端,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1的输出端,并通过电容C4接地,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5接地。
[0008]优选的,所述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4和电容C2接地。
[000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信号调理电路对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很好地抑制外界杂波对温度采集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处理效率和精度,并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保证热量表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和检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信号调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2]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3]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和控制器,循环水箱内设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J1,温度传感器J1的采集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入所述控制器中,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1和U2,运放器U1和U2组成差分放大器,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滤波单元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J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射极跟随稳压单元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4]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点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J1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电感L1的一端,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1和电阻R2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连接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并通过变阻器RP1连接运放器U2的输出端。
[0015]射极跟随稳压单元包括三极管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运放器U2的输出端,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1的输出端,并通过电容 C4接地,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5接地。
[0016]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温度传感器J1对循环水箱内的水温进行实时采集,其采集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送入信号调理电路中进行处理。滤波单元中电阻R1与电容C1形成RC滤波对采集信号进行低通降噪处理,有效消除外界高频杂波干扰。RC滤波后的信号分两路分别送至运放器U1和U2的反相输入端,利用差分放大器原理对两路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对采集信号的放大效率,消除共模影响,提升运放效果,电感L1与电容C3在运放过程中形成 LC滤波来消除杂波影响,极大地保证了差分放大精度。同时,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4和电容C2接地,电容C2在在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充当电阻R4的旁路电容,对运放器U1运行时起到很好地热噪声抑制作用,继而保证差分放大器的信号处理精度。
[0017]经差分放大器处理后的信号送入射极跟随稳压单元中,其中,三极管T1作为射极跟随器对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一步增强,极大地提高了信号处理效果,从而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压二极管DZ1在三极管T1的基极起到基准作用,保证信号输出幅值稳定。最后经A/D转换器将采集信号转换成数字量后送入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循环水箱内的水温
检测值实时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水温始终与标准设定温度一致,该调节过程是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信号调理电路对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很好地抑制外界杂波对温度采集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处理效率和精度,并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保证热量表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和检验的准确性。
[0019]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及相关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和控制器,循环水箱内设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送入所述控制器中,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1和U2,运放器U1和U2组成差分放大器,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滤波单元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射极跟随稳压单元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量表检测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点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电感L1的一端,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1和电阻R2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良靳晨阳王建立郭君凡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星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