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及其工艺流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01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及其工艺流程,包括进水泵、流量计、精滤器、配有浮球液位计的调节水箱、储药箱、酸碱加药泵、pH值传感器以及可拆卸式的一组离子交换柱体;所述离子交换柱体主要由构造相同的三个树脂柱组成,所述每个树脂柱由下至上依次为D001离子交换树脂柱、集液分液装置以及732离子交换树脂柱,进水处配有布水器片,集液分液装置前后各配有滤网,树脂柱壳体左侧设两个取样口、右侧设三个观察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两种树脂组成处理装置,两节树脂柱由网板圆柱框架填充树脂组成,为可拆卸式,通过观察窗及时发现堵塞情况,可分别从上、下端取出,便于快速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及其工艺流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及其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电镀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产生的电镀废水也逐年增加。尽管电镀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但电镀是表面处理工业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进步方面的重要性不可替代。电镀废水一般主要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也可能含有氮、磷、有机物等对环境有害的非金属。随着电镀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长,这些废水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保护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必须对这部分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0003]电镀加工工艺及加工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致使电镀废水成分复杂,很难做到完全的分质分流,除含氰废水中有高浓度的氰化物外,其他种类废水中均含有不同浓度的氰化物,重金属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混合,不仅加大了废水处理的难度,使出水水质很难达标,而且出水难以回用,不利于清洁生产及污染减排。
[0004]电镀废水的传统处理方式运行能耗较高,且产生的电镀污泥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发展电镀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0005]使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阴、阳离子发生可逆交换反应,用以收集或去除溶液中离子的方法被称为离子交换法。电镀废水中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均属于游离态的阳离子,因此阳离子交换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离子交换法相较传统吸附工艺对离子的选择性更高,且具备能耗低,无需外加药剂,处理效果好,再生后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工艺简便、处理效果好的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及其工艺流程。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包括进水泵、流量计、精滤器、配有浮球液位计的调节水箱、储药箱、酸碱加药泵、pH值传感器以及可拆卸式的一组离子交换柱体;所述离子交换柱体主要由构造相同的三个柱体组成,所述每个柱体由下至上依次为D001离子交换树脂柱、集液分液装置以及732离子交换树脂柱,进水处配有布水器片,集液分液装置前后各配有滤网,树脂柱壳体左侧设两个取样口、右侧设三个观察窗。
[0009]所述集液分液装置为下部分漏斗与上部分喷头接合式,下部分漏斗用于收集下端流入的液体,上部分喷头用于流出液体的均匀喷淋;
[0010]所述精滤器设置在进水处、调节水箱之前,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直径较大的杂质;
所述调节水箱用于存放进入流程中的电镀废水;所述配有酸碱加药泵的储药箱均设置在调节水箱后、离子交换柱体前;所述酸碱加药泵前设置第一pH值传感器,酸碱加药泵后设置止回阀;
[0011]在酸碱加药泵前、离子交换柱体后设置第一pH值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需要投加药剂,离子交换柱体后设置的第二pH值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水水质pH值是否达到排放指标;
[0012]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工艺流程,目标废水经过进水泵抽吸进入,经过管路进入精滤器进行初步的大颗粒杂质的去除,随后进入调节水箱中进行贮存,水流从调节水箱中流出并通过管路,经第一pH传感器进行判定是否增添药物调节废水的pH值,若废水pH值未在正常指标范围中,根据测定结果储药箱中的药物会适量的由酸减加药泵抽吸进入管路中调节废水,若废水pH值在正常指标范围中,则酸碱加药泵不会被开启,废水随管路进入下一处理装置中,经过进水泵抽吸,废水进入一组三个并列的离子交换柱体中,废水经过设置在离子交换柱体前端的进水前闸阀进入柱体,经过布水器片的均匀布水进入D001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吸附处理,通过第一滤网进行过滤并进入集液分液装置进行废水的再次收集并经过后第二滤网进入732离子交换树脂柱107进行吸附处理,最终三股水流汇总在一条管路后进行排放。
[0013]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与传统单一材料树脂柱相比,本专利技术选用两种树脂组成处理装置,两节树脂柱由网板圆柱框架填充树脂组成,为可拆卸式,通过观察窗及时发现堵塞情况,可分别从上、下端取出,便于快速更换。选用的两种树脂均是在实际实验中选出的处理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效果良好的材料,选取材料可靠,具有论文支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树脂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树脂柱中集液分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树脂柱入水处布水器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进水泵1、流量计2、闸阀3、精滤器4、配有浮球液位计6的调节水箱5、配有酸碱加药泵8的储药箱7、止回阀9、一组离子交换柱体10以及pH值传感器11;
[0020]图中一组离子交换柱体10包括:柱前设有进水前闸阀101,柱体进水处设置布水器片102,D001离子交换树脂柱103和732离子交换树脂柱107中间设有集液分液装置106,集液分液装置106前后设有防止树脂堵塞装置的滤网105,所述壳体108上分别设有D001离子交换树脂和732离子交换树脂的的取样口104、D001离子交换树脂、732离子交换树脂的观察窗以及集液分液装置106的观察窗10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包括进水泵1、流量计2、闸阀3、精滤器4、配有浮球液位计6的调节水箱5、配有酸碱加药泵8的储
药箱7、止回阀9、一组离子交换柱体10以及pH值传感器11,离子交换柱体由构造相同的三个树脂柱组成。所述精滤器4设置在进水处、调节水箱5之前,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直径较大的杂质,在精滤器前、调节水箱后设置闸阀3便于后期维护检修。所述调节水箱5用于存放进入流程中的电镀废水,保证后续废水均匀不间断地进入树脂柱;所述调节水箱5配有浮球液位计6用于观察水箱存水情况;所述配有酸碱加药泵8的储药箱7均设置在调节水箱5后、离子交换柱体10前,用于调节进水的pH值;酸碱加药泵8前设置pH值传感器11用于检测柱前进水pH值;酸碱加药泵8后设置止回阀9以防止液体回流。
[0023]各个树脂柱前设有进水前闸阀101,柱体进水处设置布水器片102,D001离子交换树脂柱103和732离子交换树脂柱107中间设有集液分液装置106,集液分液装置106前后设有防止树脂堵塞装置的滤网105;所述壳体108上分别设有D001离子交换树脂和732离子交换树脂的取样口104、D001离子交换树脂、732离子交换树脂的观察窗以及集液分液装置106的观察窗109。所述柱体的壳体108为耐压能力强的聚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水泵、流量计、精滤器、配有浮球液位计的调节水箱、储药箱、酸碱加药泵、pH值传感器以及可拆卸式的一组离子交换柱体;所述离子交换柱体主要由构造相同的三个树脂柱组成,所述每个树脂柱由下至上依次为D001离子交换树脂柱、集液分液装置以及732离子交换树脂柱,进水处配有布水器片,集液分液装置前后各配有滤网,树脂柱壳体左侧设两个取样口、右侧设三个观察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液分液装置为下部分漏斗与上部分喷头接合式,下部分漏斗用于收集下端流入的液体,上部分喷头用于流出液体的均匀喷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离子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精滤器设置在进水处、调节水箱之前,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直径较大的杂质;所述调节水箱用于存放进入流程中的电镀废水;所述配有酸碱加药泵的储药箱均设置在调节水箱后、离子交换柱体前;所述酸碱加药泵前设置第一pH值传感器,酸碱加药泵后设置止回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周虹言王钰钦赵禹苏阅王菲潘锦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