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99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6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前后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加速器和减速器,所述加速器左端安装有穿过隔板后与第一箱体左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减速器右方设有转筒,所述转筒左右两端安装有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所述减速器右端安装有与第一限位盘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在对轴体钻孔时能够调整轴体的转动角度和位移距离,使得钻头能在轴体表面钻出螺旋等距分布的孔洞,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简单高效,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目前的钻床只能进行单一的钻孔,如果需要在轴体表面钻出螺旋等距分布的孔则需要利用多轴联动的加工中心,而采用这种加工中心进行加工成本高昂,而且不能大批量进行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钻孔装置,能够在对轴体钻孔时能够调整轴体的转动角度和位移距离,使得钻头能在轴体表面钻出螺旋等距分布的孔洞,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底座(60),其特征是:所述底座(60)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前后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第一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转轴(62),所述第一转轴(6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加速器(33)和减速器(6),所述加速器(33)左端安装有穿过隔板(2)后与第一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32),所述减速器(6)右方设有转筒(9),所述转筒(9)左右两端安装有第一限位盘(8)和第二限位盘(49),所述减速器(6)右端安装有与第一限位盘(8)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7),所述第二限位盘(49)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箱体(1)右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转轴(50),所述第一转轴(62)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4)前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所述第二锥齿轮(3)中心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一箱体(1)前端的输入轴(4),所述第二限位盘(49)上固定安装有紧贴转筒(9)外侧的凸起块(58),所述转筒(9)外侧滑动连接有升降盘(45),所述升降盘(45)外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板(46) ,所述升降盘(46)与第一限位盘(8)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43),所述第一箱体(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转筒(9)后方的第五转轴(41),所述第五转轴(41)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51),所述转杆(51)远离转筒(9)一端安装有扇齿轮(59),所述转杆(51)靠近转筒(9)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六转轴(47),所述第六转轴(47)底部转动连接有紧贴第二限位盘(49)且能被凸起块(58)推动的滚轮(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转轴(32)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2)左方的第一齿轮(31),所述隔板(2)和第一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七转轴(29),所述第七转轴(29)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31)啮合的第二齿轮(30),所述扇齿轮(59)外侧啮合有第一齿条(64),所述第一齿条(64)后端固定安装有左端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套筒(24),所述第一套筒(24)内壁滑动连接和转动连接有左端穿过隔板(2)后与第一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八转轴(28),所述第八转轴(28)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2)和第一箱体(1)左端内壁之间且与第二齿轮(30)啮合的第三齿轮(27),所述第一套筒(24)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板(26),所述拉板(26)与隔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八转轴(28)和第一套筒(24)的第一弹簧(65),所述第八转轴(28)右端设有位于第一套筒(24)内部的滑槽(23),所述第一套筒(24)右端转动连接有钻杆(57),所述钻杆(57)左端伸入滑槽(23)内部并与其通过花键进行滑动键连接,所述钻杆(57)右端穿过第一箱体(1)右端,所述第五转轴(41)外侧设有位于转杆(51)下方的蜗齿(42),所述第一箱体(1)前端转动连接有后端穿过第一箱体(1)前端的第九转轴(38),所述第九转轴(38)外侧固定安装有与蜗齿(42)啮合的蜗轮(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60)上固定那种有位于第一箱体(1)右方的第二箱体(18),所述第二箱体(18)前方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箱体(18)内部连通的第三箱体(19),所述第三箱体(19)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第三箱体(19)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穿过滑块(22)并与其螺纹连接的丝杠(39),所述丝杠(39)一端安装有第三锥齿轮(40),所述所第三锥齿轮(40)内壁设有第一内棘齿(67),所述丝杠(39)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内棘齿(67)配合的第一棘爪套(66),所述第三箱体(19)左端内壁设有第一环形滑槽(36),所述第三锥齿轮(40)左端固定安装有伸入第一环形滑槽(36)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套筒(35),所述第九转轴(38)后端穿过第三箱体(19)前端,所述第九转轴(38)外侧固定安装与第三齿轮(40)啮合的不完全锥齿轮(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钻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箱体(18)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4)和第二夹持板(25),所述第一夹持板(14)和第二夹持板(25)上设有夹持通道(15),所述夹持通道(15)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相对安装有夹持卡盘(16),所述夹持卡盘(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