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南昌专利>正文

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83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及其制作工艺,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墙体构件具有质量轻、隔声、保温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墙体结构,既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又达到了建筑节能的要求,节约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泥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可大规模进行生产,且提高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分散度和生产效率,提升了水泥墙体构件的综合性能。体构件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是决定我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因素。其中,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设施战场的主要阵地,该行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活动环境,而且形成了一条重要的产业链,解决了国内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日益依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状态,其中建筑工业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耗产业己经占了我国总资源消耗的三分之一,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境。其中我国仍然在大量使用黏土实心砖作为墙体的主要材料。在中国建筑材料的统计中,墙体材料至少占据7成以上,在这些墙材中,大部分材料使用的是烧结黏土砖,而生产黏土砖需消耗大量的肥沃黏土资源。再者黏土砖的烧制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环保。而且目前市场上的黏土砖或水泥砖存在不隔音、保温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墙体构件,该水泥墙体构件具有质量轻、隔声、保温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墙体结构,既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又达到了建筑节能的要求,节约材料。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可大规模进行生产,且提高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分散度和生产效率,提升了水泥墙体构件的综合性能。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其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水泥15

30份、微纳米硅粉10

20份、相变材料15

25份、发泡剂7

15份、稳泡剂1

2份和水溶性树脂粉5

10份。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泥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陶粒研磨并过筛得到细粒,过筛的目数为3

10目;发泡剂和稳泡剂加水起泡得到泡沫浆体;向泡沫浆体内加入除水溶性树脂粉的剩余原料搅拌10

15分钟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水溶性树脂搅拌后干燥即可得到水泥墙体构件。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水泥墙体构件、水泥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水泥墙体构件以水泥、水溶性树脂粉为凝胶材料,水泥为水泥墙体构件提供一定的强度,与水溶性树脂粉合用交联形成致密的聚合物膜,加强水泥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水泥墙体构件的抗折强度。以微纳米硅粉、相变材料作为轻集料加入水泥浆体中,起骨架作用。微纳米硅粉不仅可以改善最终产品开裂的现象,
还能改善原料间的和易性,从而提高其抗冻能力、提高抗腐蚀、抗渗能力。而将相变材料应用于水泥墙体构件中,不仅降低了墙体的传热系数,还增加了墙体的热惰性,使得相变蓄热墙体材料在发生相变时可以放出或吸收一定的能量,从而使得室内外的热流量通过墙体两侧侧壁传递时产生一定的时间延迟和衰退,从而保持温度的恒定,改善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凝胶材料与轻集料在发泡剂的作用下,在水泥墙体构件的内部产生大量的气孔,气孔中的空气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进行热传递,而空气在静止的状态下其传热系数只有0.023W/mk,远远低于固体的热导率,因而能减缓热流速率,防止高温向低温传热,达到隔热的目的。发泡剂能提高水泥墙体构件内部的气孔率,从而降低其热传导率,增大传热阻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控温效果。此外,水泥墙体构件内含有大量的气孔,可以消耗一部分声能,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为了增强气泡的稳定性加入了稳泡剂,提高气泡液膜的机械强度,增大气泡液膜的弹性使其不易发生破裂。此外,稳泡剂能够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气泡更加均匀地分布于水泥墙体构件内,从而获得较小的有效热传导系数,增强其保温效果。
[00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上述水泥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先将陶粒研磨成3

10目的细粒再与水泥混合也可降低颗粒间的极差,避免颗粒分级而造成各原料分布不均匀而影响水泥墙体构件的综合性能。泡沫浆体的制备与混合液的制备分步骤进行,如此可先获得稳定的气泡,将除水溶性树脂粉的剩余原料加入泡沫浆体搅拌可提高混合液的均一性,同时也使得气泡在固体颗粒之间分布的更加均匀,降低水泥墙体构件的传热系数,搅拌10

15分钟即可将各成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水溶性树脂粉加入混合液中搅拌,水溶性树脂溶于水后黏度较大容易使得粉状的原料结块而造成分布不均,先将其他原料溶解形成混合液后再加入水溶性树脂粉可以快速地将其混合均匀,缩短搅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水溶性树脂的添加量可以根据混合液中自由水的量来确定,从而降低水泥墙体构件的含水量。最后,将水溶性树脂粉与混合液搅拌后的浑浊物干燥即可得到水泥墙体构件。该水泥墙体构件的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可大规模进行生产,且提高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分散度和生产效率,提升了水泥墙体构件的综合性能。再者,该制作工艺无需高温烧结,因而无粉尘、二氧化碳的排放,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其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水泥15

30份、微纳米硅粉10

20份、相变材料15

25份、发泡剂7

15份、稳泡剂1

2份和水溶性树脂粉5

10份。其中,水泥的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作为胶结材料,将其与水混合后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逐渐凝结成水泥石骨架,且促进原料之间进一步地胶结,从而提高水泥墙体构件的力学强度。
[0014]微纳米硅粉作为轻集料,其表面硬度较大,具备抵抗变形能力,可改善水泥墙体构
件的强度。而且可显著降低水泥墙体构件干燥过程中形成的收缩和变形,从而改善终产品开裂的现象。由于微纳米硅粉的比表面积很大,湿润微纳米硅粉颗粒表面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微纳米硅粉粒子会吸附搅拌料中大量的自由水,避免原料内部多余水分溢出,从而降低发生水泥和骨料离析现象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微纳米硅粉微粒堵塞了搅拌料中的毛细孔,置换出水泥颗粒间的填充水,被置换出的这部分水有利于原料之间的流动性。微纳米硅粉的表面积很大,湿润微纳米硅粉颗粒表面需要大量的水分,微纳米硅粉粒子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水泥15

30份、微纳米硅粉10

20份、相变材料15

25份、发泡剂7

15份、稳泡剂1

2份和水溶性树脂粉5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水泥23份、微纳米硅粉14份、相变材料20份、发泡剂10份、稳泡剂1.3份和水溶性树脂粉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陶粒0

70份和/或增韧剂10

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六水氯化钙/膨胀石墨或脂肪酸/膨胀石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包括硬脂酸、月桂酸、棕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南昌
申请(专利权)人:吴南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