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混凝土修复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修复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迄今为止,在水下工程中,混凝土仍然是最主要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水下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水下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施工技术愈来愈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重视。普通混凝土在水环境中直接浇筑时,会受到水的影响而产生分离、水泥流失、强度下降的后果并且会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改良传统水下混凝土,使之能克服上述缺陷,是十分必要的。
[0003]我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整体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施工性能差、配套施工技术落后、整体强度偏低以及耐久性相对差。目前,大多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核心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加抗分散剂,通过其长链分子的相互吸引、交叉、缠结,形成较强吸附能力的网状结构,将水泥、骨料等颗粒吸附在一起。使混凝土在遇水时也能保持各组分粘聚在一起。然而,大多数抗分散剂难以同时满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施工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混凝土修复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材料:水泥10%
‑
20%、粉煤灰10%
‑
15%、河砂15%
‑
25%,碎石15
‑
20%,粘土调节剂1%
‑
3%,纳米纤维素1%
‑
3%,聚羧酸减水剂0.3
‑
0.5%,絮凝剂0.3
‑
0.5%,防冻剂0.3
‑
0.5%,引气剂0.3
‑
0.5%,碱性激发剂3
‑
5%,余量为水,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修复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或磷酸镁水泥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修复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C级粉煤灰,CaO含量大于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混凝土修复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河砂由质量分数为35~45%的0.5
‑
0.25mm的中砂、55~65%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砂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森,段平,江金萍,覃铃玲,罗仁,刘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