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77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当根据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加速度对应的增益;根据差动力和增益,确定得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基于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采用本方法实现了无需采用被动阻尼的方式,可根据差动力以及增益得到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直接对流量供应进行调节,可防止输入过多的能力,可消除液压系统中的超调量和振荡,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少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提升节能效果。以提升节能效果。以提升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液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液压系统在生产工作中的逐步推广应用,对于液压系统在工作中的稳定性要求日益提升。为提升液压系统应用的稳定性,消除运动过程中不必要的振荡,出现了阻尼技术。其中,阻尼表示振动系统受到阻滞而使能量随时间耗散的物理现象,通过阻尼技术,可消除运动系统中不必要的振荡,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0003]传统上,多采用被动阻尼的方式,即采用摩擦来减小或消除液压系统中的振荡,以维持液压系统在工作中的稳定性的方式。但是传统的被动阻尼方式,多伴随着能量的损失,流体的温升,从而降低流体粘度,带来流体泄漏风险,对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资源消耗过多,节能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并提升节能效果的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0005]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
[0007]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
[0008]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增益,确定得到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
[0009]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之前,还包括:
[0011]检测所述液压缸的移动速度;
[0012]判断所述液压缸的移动速度是否非零;
[0013]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包括:
[0015]获取所述液压缸的质量;
[0016]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液压缸的质量,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包括:
[0018]获取预设的流量阈值数据;
[0019]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和所述预设的流量阈值数据,确定所述伺服阀的调节方向;
[0020]根据所述调节方向,控制所述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数据包括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一压力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二压力数据;所述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包括:
[0022]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压强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第一截面,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压力数据;
[0023]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第二压强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第二截面,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二压力数据;
[0024]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计算得到作用在所述液压缸的差动力。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所述加速度的取值;
[0027]根据所述加速度的取值,控制所述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
[0028]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9]差动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
[0030]增益获取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
[0031]流量输出反馈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增益,确定得到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
[0032]流量供应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
[0034]检测所述液压缸的移动速度;判断所述液压缸的移动速度是否非零;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
[003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36]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
[0037]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
[0038]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增益,确定得到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
[0039]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
[00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041]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
[0042]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
[0043]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增益,确定得到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
[0044]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
[0045]上述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中,通过获取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并在根据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加速度对应的增益,进而根据差动力和增益,确定得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从而可基于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实现了无需采用被动阻尼的方式,可根据差动力以及增益得到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直接对流量供应进行调节,可防止输入过多的能力,可消除液压系统中的超调量和振荡,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少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提升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7]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的运动控制器的监测控制示意图;
[0048]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9]图4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0]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增益,确定得到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输出反馈数据;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存在加速度时,获取与所述加速度对应的增益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液压缸的移动速度;判断所述液压缸的移动速度是否非零;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包括:获取所述液压缸的质量;当确定所述移动速度非零时,根据所述差动力和所述液压缸的质量,确定所述液压缸是否存在加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包括:获取预设的流量阈值数据;基于所述流量输出反馈数据和所述预设的流量阈值数据,确定所述伺服阀的调节方向;根据所述调节方向,控制所述伺服阀调节所述液压系统的流量供应。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数据包括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一压力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二压力数据;所述根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差动力,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茂占鹏杨森陈勉之乔胜亚周鸿铃朱晨郑服利杜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