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53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涉及阻燃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和加热仓,机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圈,机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仓,隔热仓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隔热仓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仓,加热仓内部设置有导热杆,导热杆表面设置有加热管,机体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机体顶部与限位杆对应处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若干个安装槽底部一侧均设置有推杆,推杆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翘杆,翘杆远离推杆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该种检测装置通过加热管与加热仓对样品进行加热,在提升检测速度的同时,并且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仓对样品进行多点检测提升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多点检测提升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多点检测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阻燃检测
,具体是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而纺织品能更是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但是由于纺织品易燃的特点容易对使用者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因此为了商品的使用安全性,检测阻燃性能成了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0003]但是,市面上常见的阻燃检测方式是人工使用火焰对纺织品进行灼烧,在提升人工成本的同时检测效率极其低下,造成检测成本增加的同时降低了检测效率,且人工检测的误差较大造成了测量结果的不精准,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通过加热管与加热仓对样品进行加热,在提升检测速度的同时,并且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仓对样品进行多点检测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体和加热仓,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机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仓,所述隔热仓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所述隔热仓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仓,所述加热仓内部设置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表面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机体顶部与限位杆对应处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若干个所述安装槽底部一侧均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翘杆,所述翘杆远离推杆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机体正面固定安装有灯板,且所述光敏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灯板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光敏传感器、加热管和灯板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直径为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热仓内壁为二氧化硅材料制成,且隔热仓内壁开设有条形纹路。
[000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加热仓呈矩形均匀分布排列,且加热仓间间距为3c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为螺旋状结构,且所述加热管与导热杆紧密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底部一侧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孔形状相适。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优点在于,加热管为螺旋状结构,且加热管与导热杆紧密贴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管对导热杆进行加热,以此使导热杆升温对顶部的样品进行加热检测,通过螺旋状结构能够增大加热管与导热杆的接触面,以此提升导热杆的升温速度,进而增快导热杆对样品的加热速度,提升装置的检测效率。
[0013]2、其次,多个加热仓呈矩形均匀分布排列,且加热仓间间距为3cm,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加热仓内的导热杆对隔热仓内的样品进行持续升温加热进行检测,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仓能够对样品进行均匀的多点分布检测,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机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1

4中:1

机体;101

密封圈;102

隔热仓;103

光敏传感器;2

加热仓;201

导热杆;202

加热管;3

盖板;301

限位杆;4

安装槽;401

推杆;402

翘杆;403

限位块;404

复位弹簧;5

灯板;6

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4中,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体1和加热仓2,机体1顶部设置有密封圈101,机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仓102,隔热仓102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103,隔热仓102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仓2,加热仓2内部设置有导热杆201,导热杆201表面设置有加热管202,机体1顶部设置有盖板3,盖板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301,机体1顶部与限位杆301对应处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4,若干个安装槽4底部一侧均设置有推杆401,推杆401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翘杆402,翘杆402远离推杆401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403,限位块403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404,机体1正面固定安装有灯板5,且光敏传感器103信号输出端与灯板5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机体1底部设置有蓄电池6,且蓄电池6与光敏传感器103、加热管202和灯板5电性连接。
[0021]进一步的,密封圈10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且通风孔直径为5mm,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密封圈101将机体1保持密封严实,阻止空气进入,以此使纺织品在隔热仓102内燃烧时通过限制仓内的氧气,对隔热仓102内的火焰进行迅速扑灭,而在盖上盖板3时挤压密封圈101,通过密封圈101表面的通风孔能够将密封圈101内部的气体挤压排出,在挤压的同时通风孔也将被密封圈101堵住,以此提升密封圈101的密封能力进而提升装置的防火能力,保证使用者的检测安全性。
[0022]进一步的,隔热仓102内壁为二氧化硅材料制成,且隔热仓102内壁开设有条形纹路,二氧化硅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与较高的熔点,在检测过程中当纺织品在隔热仓102内产生明火并燃烧时,能够有效防止热量传导倒装置内其他部件处造成损坏,同时通过条形纹路增大隔热仓102内壁的面积,进而更好的对机体1进行隔热保护,以此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3]进一步的,多个加热仓2呈矩形均匀分布排列,且加热仓2间间距为3cm,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仓2内的导热杆201对隔热仓102内的样品进行持续升温加热进行检测,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仓2能够对样品进行均匀的多点分布检测,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4]进一步的,加热管202为螺旋状结构,且加热管202与导热杆201紧密贴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管202对导热杆201进行加热,以此使导热杆201升温对顶部的样品进行加
热检测,通过螺旋状结构能够增大加热管202与导热杆201的接触面,以此提升导热杆201的升温速度,进而增快导热杆201对样品的加热速度,提升装置的检测效率。
[0025]进一步的,限位杆301底部一侧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块403与限位孔形状相适,通过限位块403插入限位孔能够将限位杆301牢固卡合在安装槽4内,提升盖板3盖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阻燃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和加热仓(2),所述机体(1)顶部设置有密封圈(101),所述机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仓(102),所述隔热仓(102)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103),所述隔热仓(102)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仓(2),所述加热仓(2)内部设置有导热杆(201),所述导热杆(201)表面设置有加热管(202),所述机体(1)顶部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301),所述机体(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4),若干个所述安装槽(4)底部一侧均设置有推杆(401),所述推杆(401)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翘杆(402),所述翘杆(402)远离推杆(401)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403),所述限位块(403)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404),所述机体(1)正面固定安装有灯板(5),且所述光敏传感器(103)信号输出端与灯板(5)信号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品控科技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