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及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27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疏浚工程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及其成型工艺,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法兰,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高分子层、警示高分子层、第一复合强化层、钢线强化层、钢线填充层、第二复合强化层和外敷高分子层。成型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各功能层敷设、硫化成型和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橡胶高分子材料与缠绕的钢丝增强层相结合,一方面对钢丝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还可避免管体变形后钢丝对管体本身的破坏作用;2)管体通过将多种不同力学结构的功能层牢固地连接成一体,可有效地避免管体在长期伸缩、弯曲、扭转作用下钢丝剥离,以解决疏浚管在恶劣环境下管体不断受到疲劳破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及其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疏浚工程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利用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的疏浚管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低流阻性能,能有效降低因疏浚过程中输送压力大和流速高带来的影响,同时能减少疏浚土中含有的大量砾石、珊瑚礁、粗砂、硬质粘土等带来的损坏。
[0003]申请号为201220255889.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疏浚管道,包括内管、缠绕钢丝、共聚物底胶层、保护层和钢箍,内管为2

3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热合而成,膜片的抗拉强度大于200MPa。其承压能力强,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管壁光滑,能够减小流动阻力,降低流体输送能量,节能环保。
[0004]申请号为201710986418.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疏浚管及其加工方法,该疏浚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金属基管内壁上焊接钢丝网;S200、在钢丝网上离心喷涂粘合胶,且所述粘合胶的胶浆完全包容复合于所述钢丝网上,形成钢网胶层;S300、在钢网胶层上离心喷涂高分子耐磨层;S400、喷涂后的高分子耐磨层在常温下固化,使高分子耐磨层与钢网胶层共同固化在所述金属基管上。钢网胶层包括钢丝网和粘合胶,钢丝网通过焊接与金属基管连接,同时在钢丝网中加入粘合胶,胶浆完全包容复合于钢丝网,而且钢网胶层与高分子耐磨层固化为一体,实现三层结构的包容式复合,使高分子耐磨层与金属基管可以牢固结合,能解决疏浚管中高分子耐磨层与金属基管容易分离的问题,避免疏浚管失效报废。
[0005]由于疏浚管的工作环境极为苛刻,受水力剧烈的作用不断晃动、沉浮、碰撞等,从而使管体不断受伸缩、弯曲、扭转,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网与高分子层不能保持良好的结合强度,最终致使其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及其成型工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橡胶高分子材料与缠绕结构的钢丝强化层相结合,通过在钢丝缝隙中填充梯形橡胶,对钢丝起到固定作用,管体还通过将多种不同力学结构的功能层牢固地连接成一体,提高整体抗变形的能力,避免管体在长期伸缩、弯曲、扭转作用下钢丝出现剥离现象,延长管体寿命。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高分子层、警示高分子层、第一复合强化层、钢线强化层、钢线填充层、第二复合强化层和外敷高分子层,其中耐磨高分子层厚度为30~70mm,警示高分子层厚度为3~15mm,第一复合强化层厚度为15~40mm,钢线强化层厚度为3~7mm,钢线
填充层厚度为5~10mm,第二复合强化层厚度为10~20mm,外敷高分子层厚度为2~4mm,管体内径500~1000mm,管体长度10000mm至13000mm。
[0009]所述第一复合强化层和第二复合强化层中均是由帘子布、尼龙网布、丝线、尼龙线、尼龙绳或聚酯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以上组合与丁腈橡胶、丁苯橡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任一种混制的加强胶片绕制而成,每层加强胶片的厚度为1~2.5mm,每层交叉缠绕,缠绕角度为30~70
°

[0010]所述耐磨高分子层为丁腈橡胶、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任一种。
[0011]所述警示高分子层为最少两种颜色的耐磨高分子层组成。
[0012]所述钢线强化层中缠绕有钢线、钢丝或钢绳中的任一种作为增强体,增强体直径为1~9mm,缠绕间距为1~7mm。
[0013]技术方案之二: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模具准备、各功能层敷设、硫化成型、脱模,具体各步骤如下:
[0014]1)主管道模具准备,法兰筒的处理、定位和对型,其中主管道模具准备包括模具缠绕PP膜,涂、刷、漆或抹脱模硅油;法兰筒的处理过程包括法兰筒喷砂,涂、刷、漆或抹胶液,法兰筒端部缠绕或粘附橡胶;
[0015]2)各功能层敷设,在两个法兰筒之间的主管道模具上依次填充或缠绕耐磨高分子层和警示高分子层,并用加压材料以缠绕或捆缚的形式加压定型;在法兰筒外表面和法兰筒箍两侧填充或缠绕高分子材料,并加压定型;在主管道模具和法兰筒外表面缠绕或捆缚第一复合强化层,并加压定型;在管道主体从一端至另一端缠绕或捆缚钢线强化层,钢线强化层外表面敷设钢线填充层;在主管道模具和法兰筒外表面缠绕或捆缚第二复合强化层,并加压定型;在整管外部填充或缠绕外敷高分子层,并加压定型;
[0016]3)硫化处理,对整管用连续硫化法处理至成型,硫化温度在90~150℃,硫化时间300~900min;
[0017]4)脱模,将管体从主管道模具上取下,主管道模具重复使用。
[0018]所述步骤2)中敷设外敷高分子层之前需对法兰端部的钢线和第二复合强化层做修形处理,填充或去除多余部分,使其周长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0019]所述步骤2)中的加压定型是用帘子布、尼龙布、尼龙线或尼龙绳中的任一种缠绕或捆缚处理,缠绕张力为5~50MPa,加压定型时间5

60min,随后拆除。
[0020]所述步骤3)中硫化后钢线强化层中高分子材料与法兰筒的贴合强度不低于3N/m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橡胶高分子材料与缠绕的钢丝增强层相结合,通过在钢丝缝隙中填充梯形橡胶,一方面对钢丝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还可避免管体变形后钢丝对管体本身的破坏作用;2)管体通过将多种不同力学结构的功能层牢固地连接成一体,结合力强,从而提高了管体整体抗变形的能力,可有效地避免管体在长期伸缩、弯曲、扭转作用下钢丝出现剥离现象,降低疲劳破坏的影响,延长管体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管体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成型前主管道模具安装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成型工艺流程图。
[0026]图中:1

耐磨高分子层、2

警示高分子层、3

第一复合强化层、4

钢线强化层、5

钢线填充层、6

第二复合强化层、7

外敷高分子层、8

管体、9

法兰、10

主管道模具、11

法兰筒、12

法兰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高分子层、警示高分子层、第一复合强化层、钢线强化层、钢线填充层、第二复合强化层和外敷高分子层,其中耐磨高分子层厚度为30~70mm,警示高分子层厚度为3~15mm,第一复合强化层厚度为15~40mm,钢线强化层厚度为3~7mm,钢线填充层厚度为5~10mm,第二复合强化层厚度为10~20mm,外敷高分子层厚度为2~4mm,管体内径500~1000mm,管体长度10000mm至130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强化层和第二复合强化层中均是由帘子布、尼龙网布、丝线、尼龙线、尼龙绳或聚酯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以上组合与丁腈橡胶、丁苯橡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任一种混制的加强胶片绕制而成,每层加强胶片的厚度为1~2.5mm,每层交叉缠绕,缠绕角度为30~7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分子层为丁腈橡胶、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高分子层为最少两种颜色的耐磨高分子层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强化层中缠绕有钢线、钢丝或钢绳中的任一种作为增强体,增强体直径为1~9mm,缠绕间距为1~7mm。6.一种多层强化疏浚管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模具准备、各功能层敷设、硫化成型、脱模,具体各步骤如下:1)主管道模具准备,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桐宇邹雪刘伟华李英民张伟张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