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21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它涉及驱鼠器技术领域。它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主控电路和高压电路,电源电路与单片机主控电路相连,单片机主控电路与高压电路连接;电源电路接入车载电源,经过整流稳压后得到供单片机主控电路工作的电压,单片机发出指令,通过高速三极管驱动高压电路工作,并产生高压,在老鼠接触驱鼠器时电击老鼠,同时单片机发生指令,驱动蜂鸣器工作,产生的超声波频率,驱赶躲在车内的老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驱鼠器驱鼠效果好,且成本低,能够避免老鼠将车内部件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驱鼠器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尤其是夜间停放的汽车,其车辆底盘和引擎处经常有老鼠等小动物栖息,老鼠进入发动机舱对电气线路造成损坏,会经常啃咬车上的电缆以及部件,出现车内电线、油管等设备被老鼠咬断损坏的现象,致使汽车不能正常工作,导致车辆发生故障,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在汽车行驶时发生事故,威胁驾乘者的行车安全。因此,汽车驱鼠器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现有市面上的汽车驱鼠器结构复杂,不仅成本高,得不到广泛的运用,且驱鼠效果一般,基于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车载电子驱鼠器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驱鼠效果好,使用方便,且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主控电路和高压电路,电源电路与单片机主控电路相连,单片机主控电路与高压电路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有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

第四电容以及三端稳压芯片,单片机主控电路由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该外围电路包括有震动传感器、蜂鸣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

第四电阻,高压电路由第二二极管

第四二极管、变压器、高速三极管、第七电容

第九电容、第五电阻
/>第十三电阻组成,三端稳压芯片的1脚依次连接第一二极管、开关、12V电源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的1脚还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电容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的2脚接地,三端稳压芯片的3脚分别连接第三电容、第四电容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的3脚与单片机的1脚相连,单片机的1脚与14脚、8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五电容、第二电阻,单片机的13脚依次连接第四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地端,单片机的12脚依次连接第三电阻、第二发光二极管至地端,单片机的8脚分别连接震动传感器、第六电容至地端,单片机的6脚与7脚相接,单片机的6脚依次连接第一电阻、蜂鸣器至地端;单片机的9脚分别连接第七电容、第十电阻至地端,单片机的5脚连接第五电阻至高速三极管的基极,高速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高速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八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八电容的两端接入变压器的一次侧,变压器还依次连接第六电阻、第二二极管至12V电源端,变压器的二次侧依次连接第七电阻、第四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九电容至地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依次连接第八电阻、第九电阻至高电平侧,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还依次连接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至单片机的9脚。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三端稳压芯片采用三端稳压器LM317LMX;所述的单片机采用单片机SN8P2711BSG。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高速三极管采用NPN型高速三极管MJE13001,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均采用二极管1N4007。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车载电子驱鼠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便,驱鼠器驱鼠效果好,且成本低,能够避免老鼠将车内部件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09]图1为本技术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单片机主控电路的电路图;
[0011]图3为本技术高压电路的电路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4]参照图1

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包括电源电路1、单片机主控电路2和高压电路3,电源电路1与单片机主控电路2相连,单片机主控电路2与高压电路3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1包括有开关S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

第四电容C4以及三端稳压芯片U1,单片机主控电路2由单片机U2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该外围电路包括有震动传感器LIB、蜂鸣器BZ、第一发光二极管LED_W、第二发光二极管LED_R、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

第四电阻R4,高压电路3由第二二极管D2

第四二极管D4、变压器T1、高速三极管Q1、第七电容C7

第九电容C9、第五电阻R5

第十三电阻R13组成,三端稳压芯片U1的1脚依次连接第一二极管D1、开关S1、12V电源BT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U1的1脚还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U1的2脚接地,三端稳压芯片U1的3脚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U1的3脚与单片机U2的1脚相连,单片机U2的1脚与14脚、8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二电阻R2,单片机U2的13脚依次连接第四电阻R4、第一发光二极管LED_W至地端,单片机U2的12脚依次连接第三电阻R3、第二发光二极管LED_R至地端,单片机U2的8脚分别连接震动传感器LIB、第六电容C6至地端,单片机U2的6脚与7脚相接,单片机U2的6脚依次连接第一电阻R1、蜂鸣器BZ至地端;单片机U2的9脚分别连接第七电容C7、第十电阻R10至地端,单片机U2的5脚连接第五电阻R5至高速三极管Q1的基极,高速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高速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两端接入变压器T1的一次侧,变压器T1还依次连接第六电阻R6、第二二极管D2至12V电源端,变压器T1的二次侧依次连接第七电阻R7、第四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3、第九电容C9至地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依次连接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至高电平侧,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还依次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至单片机U2的9脚。
[0015]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三端稳压芯片U1采用三端稳压器LM317LMX,所述的单片机U2采用单片机SN8P2711BSG;所述的高速三极管Q1采用NPN型高速三极管MJE13001,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均采用二极管1N4007。
[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驱鼠器由车载12V电源供电工作,首先接通电路,
按下开关S1上电,整机即可进入工作状态,电源电路1经过整流、三端稳压芯片U1稳压后得到可供单片机主控电路2工作的3.3v电压,单片机U2的5脚发出指令,通过高速三极管Q1驱动高压电路3工作,并通过变压器T1产生400V高压,高压可在老鼠接触驱鼠器时电击老鼠,同时单片机U2发生指令,通过第一电阻R1驱动蜂鸣器BZ,蜂鸣器BZ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子驱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1)、单片机主控电路(2)和高压电路(3),电源电路(1)与单片机主控电路(2)相连,单片机主控电路(2)与高压电路(3)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1)包括有开关(S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

第四电容(C4)以及三端稳压芯片(U1),单片机主控电路(2)由单片机(U2)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该外围电路包括有震动传感器(LIB)、蜂鸣器(BZ)、第一发光二极管(LED_W)、第二发光二极管(LED_R)、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

第四电阻(R4),高压电路(3)由第二二极管(D2)

第四二极管(D4)、变压器(T1)、高速三极管(Q1)、第七电容(C7)

第九电容(C9)、第五电阻(R5)

第十三电阻(R13)组成,三端稳压芯片(U1)的1脚依次连接第一二极管(D1)、开关(S1)、12V电源(BT)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U1)的1脚还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U1)的2脚接地,三端稳压芯片(U1)的3脚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至地端,三端稳压芯片(U1)的3脚与单片机(U2)的1脚相连,单片机(U2)的1脚与14脚、8脚之间分别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二电阻(R2),单片机(U2)的13脚依次连接第四电阻(R4)、第一发光二极管(LED_W)至地端,单片机(U2)的12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马士佳顺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