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21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藻种选择,S2:藻枝采集,S3:藻枝固定,S4:水体管理,S5:光照管理,S6:杀虫管理,S7:藻笼管理,装置包括:用于对蕨藻和羽毛藻进行培养的方形网格结构藻架,用于盛放藻架以便于绿海龟食用海藻的由不锈钢支架构建的立方体后侧开口的藻笼,位于藻笼后侧通过销轴与藻笼底面转动连接的后侧盖。解决了绿海龟种群恢复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的问题,具有既为绿海龟提供了可持续的食物又对绿海龟养殖环境进行丰容的优点。续的食物又对绿海龟养殖环境进行丰容的优点。续的食物又对绿海龟养殖环境进行丰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野生动物保护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海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绿海龟对越冬和繁殖的温度及光照有严格的要求,在自然条件下,绿海龟通常通过长距离洄游来寻找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近年来,由于渔业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造成产卵地和栖息地遭受破坏,使我国绿海龟种群遭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保护海龟,如设立海龟自然保护区保护海龟重要的栖息地。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还专门颁布了《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海龟的保护力度。
[0003]蕨藻(Caulerpa racemesa),是世界性的热带藻类,不仅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台湾、海南和广东,还分布于日本、马来半岛和太平洋东岸等地,产量高;羽毛藻(Caulerpa serrulata),产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日本等地,为羽毛状的海藻,生长快速,以上两种藻类均为绿海龟喜欢食用且能够生长在绿海龟所在海域的藻类。
[0004]尽管如此,受海洋无序开发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海龟种群恢复速度仍然十分缓慢。让绿海龟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繁育无疑成为恢复我国野生海龟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海藻丰容装置及方法,在提高绿海龟人工繁育场地中景观丰富度,起到丰容效果的同时,也可作为绿海龟的重要食物来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我国海龟种群恢复速度仍然十分缓慢。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藻种选择:选取绿海龟喜食且适宜热带海域生长的蕨藻和羽毛藻;
[0009]S2:藻枝采集:采集30

50cm长蕨藻和羽毛藻的活枝;
[0010]S3:藻枝固定:通过藻架固定藻枝;
[0011]S4:水体管理:选取经沙层过滤、杀菌处理后的清澈海水,倒入海藻养殖场内的养殖池内;
[0012]S5:光照管理:采用单层透明塑料膜加单层黑色纱网包裹海藻养殖场顶棚;
[0013]S6:杀虫管理:定期投放茶籽饼杀虫;
[0014]S7:藻笼管理:将培养好海藻的藻架放置于藻笼中,再将藻笼放置于养殖池底,潜水员每天下池吸污,清理残饵及池污。
[0015]进一步地,藻架上放置有牡蛎壳,牡蛎壳的具有以下作用:

使藻架固定在水底;

提高海藻的附着面;

提高海水中的钙元素含量,有利于海藻的生长。
[0016]进一步地,S3步骤中:藻架由两个通过不锈钢丝固定的方形框架组成,藻枝置于两
方形框架之间并通过方形框架的网格进行位置固定,不锈钢丝不易生锈、不易变形、稍具弹性,便于藻枝的固定。
[0017]进一步地,S4步骤中,养殖池深3m,水体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循环水系统每日水循环8

12次,每日开启投放量为50g/h的臭氧发生器8小时,通过ORP自动监测系统保持ORP在240

260之间,填满养殖池的海水透光度良好,使光线能穿透到水底。
[0018]进一步地,S6步骤中,茶籽饼投放量为10

15kg/每亩每米水深,茶籽饼为野山茶油果实榨油后的剩渣,茶籽饼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作为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动物的红细胞溶化,进而杀死海藻中的水生昆虫。
[0019]进一步地,S6步骤中,茶籽饼投放的同时,还可投放生石灰,生石灰投放量为0

15kg/每亩每米水深,生石灰的投放能够加强茶籽饼的作用效果。
[0020]更进一步地,S7步骤具体包括:通过卡扣打开后侧盖,将培育有海藻的藻架倾斜放入藻笼,并通过藻笼内设有的卡槽将藻架固定在藻笼内,倾斜放入的方式便于绿海龟对藻类的食用。
[0021]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装置,包括:
[0022]用于对蕨藻和羽毛藻进行培养的方形网格结构藻架,藻架上放置有牡蛎壳,
[0023]用于盛放藻架以便于绿海龟食用海藻的由不锈钢支架构建的立方体后侧开口的藻笼,藻笼底部设有数个支撑腿,藻笼内两侧设有与纵向摆放的藻架边缘进行卡合的卡槽,
[0024]位于藻笼后侧通过销轴与藻笼底面转动连接的后侧盖,后侧盖顶部设有第一卡合口,藻笼后侧顶部设有与第一卡合口位置对应的第二卡合口,第一卡合口和第二卡合口通过笼锁将后侧盖与藻笼固定,
[0025]不锈钢支架连接处均设置有软性三通管,不锈钢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藻枝伸出藻笼及茶籽饼撒入藻笼的不锈钢丝,网格规格为5cm*5cm,不锈钢具有不易生锈、不易变形的优点,有利于构建耐用的藻架和藻笼。
[0026]优选地,藻架由两个100cm*100cm方形框架固定,藻架的网格规格为5cm*5cm,方形框架的边缘由4根PE管构成,PE管具有无毒、质轻、耐压、耐腐蚀的优点,有利于构建耐用的藻架。
[0027]优选地,用于水过滤和杀菌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包括:用于盛放藻笼和绿海龟养殖且双向连接有ORP自动监测系统的养殖池,养殖池内设有底水层和溢水槽,溢水槽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微滤机,微滤机通过管道连接有内部设有活性炭和生化球的第一生化池,生化池上端连接有臭氧发生器,生化池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设有生化球、陶瓷环和紫外线消毒灯的第二生化池,第二生化池顶端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养殖池连接,第二生化池还双向连接有温控系统,水循环系统有利于养殖池内利于海藻生长环境的保持。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藻架对蕨藻和羽毛藻进行培养,并在培养结束后将藻架放入位于绿海龟养殖池内的藻笼内,一方面,藻笼的网格设计使得绿海龟的能够食用到从藻笼缝隙内伸出的海藻,另一方面,保护了藻笼内部的海藻不被绿海龟采食,保证了蕨藻和羽毛藻生长的可持续性,在提供了绿海龟的食用价值后,又作为一种景观,为绿海龟人工繁育场地提供了丰容的效果。
serrulata),产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日本等地,为羽毛状的海藻,生长快速,两者均可作为绿海龟繁育用的食物,培养好海藻的藻架1放置于藻笼2中,藻笼2放置于海龟繁育池底,海藻可通过藻笼2的孔隙向外长出,供海龟取食,藻笼2内部的海藻则无法被海龟取食。
[0045]实施例2
[0046]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S1:藻种选择:选取绿海龟喜食且适宜热带海域生长的蕨藻和羽毛藻;
[0048]S2:藻枝采集:采集30cm长蕨藻和羽毛藻的活枝;
[0049]S3:藻枝固定:通过藻架1固定藻枝:藻架1由两个通过不锈钢丝固定的方形框架11组成,藻枝置于两方形框架11之间并通过方形框架11的网格进行位置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藻种选择:选取绿海龟喜食且适宜热带海域生长的蕨藻和羽毛藻;S2:藻枝采集:采集30

50cm长蕨藻和羽毛藻的活枝;S3:藻枝固定:通过藻架(1)固定藻枝;S4:水体管理:选取经沙层过滤、杀菌处理后的清澈海水,倒入海藻养殖场内的养殖池(4)内;S5:光照管理:采用单层透明塑料膜加单层黑色纱网包裹海藻养殖场顶棚;S6:杀虫管理:定期投放茶籽饼杀虫;S7:藻笼(2)管理:将培养好海藻的藻架(1)放置于藻笼(2)中,再将藻笼(2)放置于养殖池(4)底,潜水员每天下池吸污,清理残饵及池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架(1)上放置有牡蛎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藻架(1)由两个通过不锈钢丝固定的方形框架(11)组成,藻枝置于两方形框架(11)之间并通过方形框架(11)的网格进行位置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所述养殖池(4)深3m,水体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循环水系统每日水循环8

12次,每日开启投放量为50g/h的臭氧发生器(10)8小时,通过ORP自动监测系统(43)保持ORP在240

260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茶籽饼投放量为10

15kg/每亩每米水深。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建虞皓琦叶明彬陈华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