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分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73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分布装置,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外壁相连的进气管道,所述筒体内设有若干水平排列的相互独立的气体分布管,各气体分布管的下方均设有出气孔,各气体分布管的中部设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连接管与气体传输管道相连,所述气体传输管道与进气管道相连,所述进气管道通过进气口向气体传输管道输送气体,气体经由气体传输管道进入连接管,并通过连接管进入气体分布管,由气体分布管的出气孔处排入筒体。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气体分布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反应过程中气液相反应物难以充分接触、影响反应速率的问题。影响反应速率的问题。影响反应速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分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分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反应过程中的气体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反应过程是指一个反应物在气相,另一个在液相,气相反应物需进入液相才能反应,或两个反应物都在气相,但需进入液相与液相的催化剂接触才能反应。气液相反应主要用于直接制取产品和化学吸收,其中直接制取产品例如使乙烯在PdCl2‑
Cu2Cl2的醋酸溶液中进行氧化制取乙醛,用空气氧化异丙苯以制取过氧化氢异丙苯等;化学吸收例如用以脱除气相中某一种或几种组分,例如用碱液脱除半水煤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酸性气体,用铜氨溶液脱除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等。在上述气体与液体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密度的显著不同,常规的气体分布方法很难使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极大地影响了反应效率。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分布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反应过程中气液相反应物难以充分接触、影响反应速率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体分布装置,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外壁相连的进气管道,所述筒体内设有若干水平排列的相互独立的气体分布管,各气体分布管的下方均设有出气孔,各气体分布管的中部设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连接管与气体传输管道相连,所述气体传输管道与进气管道相连,所述进气管道通过进气口向气体传输管道输送气体,气体经由气体传输管道进入连接管,并通过连接管进入气体分布管,由气体分布管的出气孔处排入筒体。
[0006]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管设有6~10根、且各气体分布管均平行等间距布置。
[0007]优选地,所述气体进口均设在气体分布管上方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管数量与气体分布管的数量一致、且连接管均竖直布置,连接管的下端均与各自对应的气体分布管的气体进口相连,连接管的上端均与气体传输管道相连,所述气体传输管道水平布置、且其与气体分布管的管长方向垂直。
[0008]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开设于筒体外壁,所述进气管道水平布置、且进气管道的一端与供气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进气口连接于筒体。
[0009]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管上相邻出气孔的间距为30~40mm,出气孔的孔径为2~6mm。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气体分布装置,通过设置气体分布管和出气孔,使气相经过出气孔实现在筒体内的均匀分布,能有效提高气态物质的分散率,使反应物能够充分混合,加快反应速率;同时每个气体分布管是独立布置的,便于后期维修和安装。
[0011]为了保证气态物质均匀的分布,本技术设置6~10根气体分布管,且各分布管均平行等间距布置,这样可有效保证气体在筒体内的分散情况,提高气体分散均匀度;另外
采用连接管和气体传输管道对其进行连接,一方面能够将气体分布管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便于统一提供气体。最后为了保证较好的出气效率,本技术将出气孔的间距设置为30mm,出气孔的孔经为2~6mm,有利于加快出气效率,保证高效的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气体分布装置的仰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气体分布装置的侧视图;
[0014]图中:1.筒体;11.进气口;2.气体传输管道;3.进气管道;4.气体分布管;41.出气孔;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6]本实施例以CO2与氨水反应为例,对气体分布装置进行说明,其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该气体分布装置,包括筒体1和与筒体1外壁相连的进气管道3,筒体1内容介质的温度为40℃~80℃,压力为0.1MPa,溶剂为8m3,其内氨水量在1.7~1.8m3之间,筒体1内设有8根水平排列的相互独立的气体分布管4,气体分布管4距离筒体1底面的距离为200mm,各气体分布管4均平行等间距布置,八根气体分布管4两两相同,本实施例中气体分布管4的长度分别为1400mm、1300mm、1000mm和360mm,安装时,气体分布管4的长度由筒体1中心向外逐渐减小布置;各气体分布管4的下方均设有出气孔41,气体分布管4上相邻出气孔41的间距为30mm,出气孔41的孔径为2~6mm;各气体分布管4的中部均设有气体进口,参考图2,气体进口均设在气体分布管4上方的中心位置,连接管5数量与气体分布管4的数量一致、且连接管5均竖直布置,连接管5的下端均与各自对应的气体分布管4的气体进口相连,连接管5的上端均与气体传输管道2相连,气体传输管道2水平布置、且其与气体分布管4的管长方向垂直,实施时气体传输管道距筒体底面的距离为300mm。
[0017]气体进口通过连接管5与气体传输管道2相连,气体传输管道2与进气管道3相连,进气管道3通过进气口11向气体传输管道2输送二氧化碳含量在30%左右的模拟烟气,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开设于筒体1外壁,进气管道3水平布置、且进气管道3的一端与供气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进气口11连接于筒体1;气体经由气体传输管道2进入连接管5,并通过连接管5进入气体分布管4,由气体分布管4的出气孔41处排入筒体1,出气孔41均朝下布置,可防止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产物聚集在孔内导致出气孔41的堵塞;该烟气通过气体分布管4和出气孔41的均匀扩散,可将沿其均匀地散布在整个氨水液相中,使气相与液相能够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001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分布装置,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外壁相连的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若干水平排列的相互独立的气体分布管,各气体分布管的下方均设有出气孔,各气体分布管的中部设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连接管与气体传输管道相连,所述气体传输管道与进气管道相连,所述进气管道通过进气口向气体传输管道输送气体,气体经由气体传输管道进入连接管,并通过连接管进入气体分布管,由气体分布管的出气孔处排入筒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管设有6~10根、且各气体分布管均平行等间距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夏冬邬冠群朱辰赵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