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58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尤其涉及一种于药物提取液浓缩、有机溶剂回收等生产操作的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用以解决该领域目前缺乏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的情况,该装置可用于科研及教学活动。该装置包括:一罐底有加热装置的夹层罐,罐底有感温探头及出料口;一罐盖,与夹层罐顶部连接,罐盖有视镜、压力真空表、导气管及接口;一气液分离器,与导气管连接,导气管底部有U形导管与罐盖接口连接;一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一集液器,与冷凝器连接;一集液器,配有两个视镜及真空阀和放料阀。通过试制该产品性能好,安全性可靠。安全性可靠。安全性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尤其涉及一种于药物提取液浓缩、有机溶剂回收等生产操作的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多种工业生产、科研、教学领域中需要使用减压浓缩机,也叫真空浓缩机,包含蒸发罐、气液分离器、冷凝器、集液罐(器)等是药物提取液浓缩、溶剂回收等药物浓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0003]现有的真空浓缩机包括生产用真空浓缩机,一般蒸发罐的容积为300

1000L,多采用蒸汽加热,及中试使用的真空浓缩机,一般蒸发罐的容积为50

100L,多采用以导热油为介质的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式加热,而蒸发罐容积在1

5L的真空浓缩机由于其小罐体加工难度大,采用导热油加热存在加热管体积大,高温易碳化结构等诸多问题,导致难以找到小型真空浓缩机产品。在教学及科研小试实验中一般针对这一规模的实验主要采用电(磁、陶)炉烧上放置烧杯或不锈钢容器进行直接挥发,或采用旋转蒸发仪替代真空浓缩机,进行模拟实验,前者难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在教学中仅能模拟实验,在科研中往往需要在中试中重新进行实验以获取工艺参数。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均无法避免实验结果失真,实验成本高,投料量大,运行能耗浪费严重,同时占用空间过大,教学难以展开,或且安装费力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其包含:一罐底有加热装置的夹层罐,罐底有感温探头及出料口;一罐盖,与夹层罐顶部连接,罐盖有视镜、压力真空表、导气管及接口;一气液分离器,与导气管连接,导气管底部有U形导管与罐盖接口连接;一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一集液器,与冷凝器连接;一集液器,配有两个视镜及真空阀和放料阀;一支架,置于夹层罐下,支持夹层罐;一电控箱,置于支架上。该浓缩机主要用于药物提取液浓缩、有机溶剂回收等生产操作,主要应用于用医药、食品、化工等使用浓缩机的行业,可用于教学展示、实验、实训,也可用于小试规模科研生产中小试及中试生产。
[0006]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PTC热敏电阻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2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40cm、宽20cm、高50cm。
[0007]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电热陶瓷板(管)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2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40cm、宽20cm、高50cm。
[0008]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电加热云母板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2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40cm、宽20cm、高50cm。
[0009]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电加热管,钎焊于管底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2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40cm、宽20cm、高50cm。
[0010]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现有的其他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2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40cm、宽20cm、高50cm。
[0011]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以上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5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50cm、宽25cm、高60cm。
[0012]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以上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10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60cm、宽30cm、高70cm。
[0013]较佳的,其中夹层罐罐底热采用以上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夹层罐体容积小于20L,设备总体积小于长70cm、宽35cm、高80cm。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的平面图:
[0015]图2为本申请罐体的剖面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1支架。
[0018]2出料阀门。
[0019]3夹层罐。
[0020]4夹层。
[0021]5电控箱。
[0022]6罐盖。
[0023]7压力真空表。
[0024]8视镜。
[0025]9导气管。
[0026]10气液分离器。
[0027]11冷凝器。
[0028]12进料口。
[0029]13真空阀。
[0030]14集液器。
[0031]15溶剂出口。
[0032]16罐底。
[0033]17感温探头。
[0034]18出料口。
[0035]19导热层。
[0036]20加热器。
[0037]21加热室。
[0038]22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让审查员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功效完全了解,现配合图示及图号就本较佳的实施说明如下。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或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
[0040]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如图1、图2所示,其包含:一罐底有加热装置的夹层罐3,其夹层4可用于加热及保温,罐底16将罐体底部分隔出一加热室21,内有感温探头17、导热层19、加热器20、隔热板22、出料口18,连接出料阀门2;一罐盖6,与夹层罐3顶部连接,罐盖6有视镜8、压力真空表7、导气管9及接口;一气液分离器10,与导气管9连接,气液分离器10底部有U形导管与罐盖6接口连接;一进料口12与U形导管连接,一冷凝器11,与气液分离器10连接;一集液器14,与冷凝器11连接;一集液器14,配有两个视镜及真空阀13和溶剂出口15;一支架1,置于夹层罐3下,支持夹层罐3;一电控箱5,置于支架1上。
[0041]工作原理:减压浓缩操作:检查设备密封情况,开启真空阀13,关闭其它阀门及罐口,待压力真空表显示负压时开启进料阀口12阀门进料,开启电控箱5上的加热开关,加热器20启动开始加热,通过导热层19使热量均匀传导至罐底16,隔热板22阻断热量向罐外传导,药液沸腾后经导气管9进入气液分离器10,分离出的液体经气液分离器10底部U型导管流回罐内,气体进入冷凝器11,蒸汽冷凝后回流至集液器14中,生产过程中通过视镜8压力真空表7观察罐内状态,通过集液器14上的两个视镜观察溶剂回收情况,通过控制真空阀13对罐内压力进行控制,通过控制进料阀12对工作物料量进行控制,使设备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生产结束进行出料,关闭加热器20电源,开启进料口12阀门放掉真空,开启出料阀门2接取浓缩物,开启溶剂出口15回收溶剂。
[0042]尽管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或普通技术人员通过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而获得的实施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罐底有加热装置的夹层罐,罐底有感温探头及出料口;一罐盖,与夹层罐顶部连接,罐盖有视镜、压力真空表、导气管及接口;一气液分离器,与导气管连接,导气管底部有U形导管与罐盖接口连接;一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一集液器,与冷凝器连接,配有两个视镜及真空阀和放料阀;一支架,置于夹层罐下,支持夹层罐;一电控箱,置于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罐底电加热的小型减压浓缩机,其特征在于使用2L容积的可在罐底电加热的夹层罐,设备总体积小于长40cm、宽20cm、高50cm,能够放置在实验台上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忠杨松岭王敬伟张给智王博妍姜志和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汉兴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