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946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穿墙套管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电流互感器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通过套设在第二支撑绝缘子内部通道的一次导体与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通过套设在第三支撑绝缘子内部通道的二次导体与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空间利用率高,功能上更加完善、齐全,大大降低了绝缘材料和导电铜材的用量,节省成本,节约材料。节约材料。节约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风电开关多采用负荷开关

熔断器组合结构,缺点是当熔断器进行开断之后应立即更换,因此成本较高,并且负荷开关

熔断器组合结构的开断电流小。而如今随着风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电开关往往需要更大的开断电流,因此负荷开关

熔断器组合结构的断路器(或风电开关)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上风电设备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主要由弹簧操作机构、主轴、第一绝缘拉杆、固封极柱、第一铜排、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传感器以及第二绝缘拉杆相互连接安装在框架上构成。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采用的是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组合结构,不像传统熔断器那样需要在使用之后就进行更换,因此成本更低;并且本专利技术所述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检侧保护,采用断路器进行开断,因此开断电流更大,能够满足当前市场上风电设备需要更高开断电流的需求。但是,由于电流互感器位于所述框架的一侧,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其设计安放时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紧凑、占据空间小,同时避免在如此小的空间内相邻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仅位于安装框架的一侧,导致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的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包含该互感器的断路器和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穿墙套管外部具有用于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一次导体和二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入接头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出接头上,所述二次线圈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7]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外形约为380*250*420(长*宽*高,mm)、支撑绝缘子外形约为150*415(直径*高,mm)、穿墙导管外形约为300*640(直径*高,mm),其整体体积很大,通过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其一,体积大幅变小,空间利用率高;其二,功能上相比与传统的交流互感而言,更加完善、齐全;其三颠覆了传统观念上交流互感器必须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
的安装方式,如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一种风电专用固封极柱断路器;并且传统的断路器中,在现在市面上绝缘子一个大概6~8kg,穿墙套管一个30kg以上,电流互感器一个也30kg以上,而本集成式电流互感器集成后的一个只有43kg,从而可知,大大降低了绝缘材料和导电铜材的用量,节省成本,节约材料,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对环保更好,尤其是在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成本节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0008]一种户内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框架呈板状,一侧面安装有第一支撑绝缘子,另一侧面安装有第四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隔离单元,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和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其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为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户内断路器包含有三组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0]通过第二接线端与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与空灭弧单元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面,再将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以所述安装框架为对称面对称地装配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两侧面,加之,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的设计,使整个户内断路器更加规整,从而极大地缩小了整个户内断路器所占据的空间,避免相邻的两个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相互干扰。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穿墙套管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一次导体和二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入接头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出接头上,所述二次线圈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所述输入接头软连接
(软连接采用铜导线实现,铜导线的两端部镀银处理),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接头与所述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0012]集成化的设计,占据空间小、制造成本低。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单元包括隔离刀、输出端隔离座和输入端隔离座;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包括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动导电杆、静导电杆和拐臂,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轴、隔离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绝缘拉杆和第二绝缘拉杆,所述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墙套管、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内部的电流互感器以及分别对应集成到该穿墙套管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撑绝缘子和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穿墙套管外部具有用于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穿墙套管的两端分别对应、且对称地安装有第二支撑绝缘子、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以浇筑的方式固定位于所述穿墙套管内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一次导体和二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具有与一次回流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通过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入接头上,其输出端通过另一根一次导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输出接头上,所述二次线圈具有与二次回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户内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安装框架呈板状,一侧面安装有第一支撑绝缘子,另一侧面安装有第四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撑绝缘子,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向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外部垂直延伸的、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的正上方的第三支撑绝缘子;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隔离单元,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框架的另一侧面布置有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和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且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固定装配;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隔离单元和所述真空灭弧单元的通断;其中,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第二接线端、隔离单元、第一接线端、真空灭弧单元和控制单元为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户内断路器包含有三组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420mm~460mm,所述第三支撑绝缘子与所述第四支撑绝缘子之间的距离为510mm~54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内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包括隔离刀、输出端隔离座和输入端隔离座;所述真空灭弧单元包括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动导电杆、静导电杆和拐臂,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轴、隔离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绝缘拉杆和第二绝缘拉杆,所述输出端隔离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与所述集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端隔离座和所述输入端隔离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绝缘子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所述隔离刀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隔离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隔离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卡接;所述真空灭弧室为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的一端滑动套设有所述动导电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静导电杆,在导通时,所述动导电杆沿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的方向移动至并且抵接在所述静导电杆上,在断开时,所述动导电杆脱开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雄余仕麒李鑫冯明昕郭永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宝光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