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自动补差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控制方法及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38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精度自动补差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控制方法及装配系统,装配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工单信息,根据其中的安全钳型号参数,确定待上料的外壳和制动板型号,控制相应型号的外壳和制动板上料;控制壳体检测机构对壳体内部尺寸进行检测;根据安全钳型号参数及其与碟簧串装配数量及顺序的对应关系信息,确定碟簧的装配数量及顺序并装配;控制碟簧预压检测机构对碟簧串进行预压,检测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根据外壳内部尺寸、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以及工单信息中的装配规则信息,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得到高度和等于或接近所述总高度的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型号及数量;控制间隔套和垫片环上料得到待组装外壳和待组装制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较高自动化程度的安全钳装配,且对于其中弹性元件的装配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补差,保障安全钳的加工精度和产品可靠性。安全钳的加工精度和产品可靠性。安全钳的加工精度和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自动补差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控制方法及装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零件的装配加工
,特别是一种高精度自动补差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控制方法及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梯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载重量的增加,电梯运行过程中紧急制停时的冲击功很高,需要提高电梯安全装置的能力,安全钳是最重要的电梯安全装置之一,能够在电梯超速、失速时发挥安全保障作用,安全钳的动作是通过限速器动作使夹绳钳夹住限速器绳,使轿厢制停。
[0003]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的安全钳,包括基座01、制动轮02、第一制动板03和第二制动板04,当需要制动时,制动轮推动第一制动板朝第二制动板方向移动,以夹紧两者之间的电梯导轨或限速器绳,夹紧瞬间的反向作用力很大,第二制动板与基座之间设置的弹性元件串能够缓冲该反响作用力,提高安全钳的抗振动能力、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0004]现有的安全钳产品中,弹性元件串可采用碟簧、间隔套和垫片环的组合,其中,碟簧通过正反及数量配合能够实现不同的缓冲能力,以适应不同承载重量的电梯轿厢。但是,目前安全钳的装配仍然较多的采用人工装配,不同类型弹性缓冲元件的排列、数量在人工核对时会耗费较多时间精力,导致装配效率极低,且精度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补差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控制方法及装配系统,能够实现较高自动化程度的安全钳装配,且对于其中弹性元件的装配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补差,保障安全钳的加工精度和产品可靠性。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包括:获取工单信息,所述工单信息包括待装配安全钳型号参数以及预设的装配规则信息,所述装配规则信息包括安全钳型号与碟簧装配数量及顺序的对应关系信息,以及必装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数量及顺序信息;根据工单信息中的安全钳型号参数,确定待上料的外壳和制动板型号,控制外壳上料机构和制动板上料机构分别将相应型号的外壳和制动板送至外壳输送带和制动板输送带上;控制壳体检测机构对壳体内部尺寸进行检测,获取检测结果信息;根据安全钳型号参数及其与碟簧串装配数量及顺序的对应关系信息,确定碟簧的装配数量及顺序,控制碟簧上料机构将对应数量及顺序的碟簧串分别安装至制动板的两个安装柱上;控制碟簧预压检测机构对制动板上已安装的碟簧串进行预压,检测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
根据外壳内部尺寸、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以及工单信息中的装配规则信息,计算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根据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依次进行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匹配计算,得到高度和等于所述总高度的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型号及数量;控制间隔套上料结构和垫片环上料机构,将必装间隔套和垫片环以及匹配得到的间隔套和垫片环安装至碟簧串上方;得到与待装配安全钳型号参数对应的待组装外壳和待组装制动板[A1]后续可由机器或人工对外壳和制动板进行组装,该工序较简单,无需检查,即使人工组装同样可具有较高的效率。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方法,可实现全自动的装配过程控制,能够自动适应外壳内部尺寸进行弹性元件的高精度补差,使得装配完成的安全钳能够较好的适应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延长安全钳的使用寿命。
[0007]进一步的,为了确保装配过程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还包括:在间隔套和垫片环匹配计算后,存储所得到的间隔套和垫片环数量及对应的装配顺序;在外壳与制动板组装完成后,控制视觉检测机构对制动板上装配的碟簧串、间隔套和垫片环进行图像检测,将检测得到的各元件数量及装配顺序与已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装配错误。
[0008]后续可通过机器或人工将装配无误的、分别由外壳和制动板组成的安全钳左右两部分进行组装,即得到完整的安全钳产品。
[0009]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在外壳与制动板组装完成后:控制标签打印机构打印标签贴至外壳上,标签信息包括安全钳型号及参数信息以及工单相关信息;控制光刻机构在外壳上印刷条形码,条形码信息对应标签信息;以及,控制翻转机构翻转组装后的单侧安全钳,以能够使得视觉检测机构对制动板的装配进行图像检测。
[0010]可选的,所述根据外壳内部尺寸、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以及工单信息中的装配规则信息,计算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D0,公式为:D0=Dw

Dh

Dt

Dd式中,Dw为外壳内部高度,Dh为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Dt和Dd分别为预设装配规则中必装间隔套的总厚度和必装垫片环的总厚度;所述根据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依次进行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匹配计算,得到高度和等于所述总高度的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型号及数量,包括以下步骤:a1、按照间隔套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匹配各型号的间隔套,对每个型号进行匹配时,计算得到总厚度小于或等于当前需匹配总厚度的当前型号间隔套数量,并在每次匹配计算后更新需匹配总厚度的值,直至更新后的需匹配总厚度小于所有型号间隔套的最小厚度时,结束对间隔套的匹配;b1、按照垫片环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匹配各型号的垫片环,对每个型号进行匹配时,计算得到总厚度小于或等于当前需匹配总厚度的当前型号垫片环数量,并在每次匹配计算后更新需匹配总厚度的值,直至更新后的需匹配总厚度小于所有型号垫片环的最
小厚度时,结束对垫片环的匹配。
[0011]以上技术方案,匹配得到的间隔套和垫片环,以及装配规则中已设定的必装间隔套和垫片环,组成最终的待装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组合。
[0012]具体的,对于第i次匹配,i小于或等于间隔套/垫片环的型号总数,匹配步骤包括:a2、确定当前需匹配厚度D(i

1),计算使得D(i

1)>mi*di的mi的整数最大值mi
max
,其中di为厚度第i大的间隔套/垫片环的厚度,若mi
max
=0,则第i个型号的间隔套的匹配数量为0,否则确定第i个型号的间隔套的匹配数量为mi
max
;b2、更新需匹配总厚度为Di= D(i

1)
‑ꢀ
mi
max
*di,判断i+1>n是否成立,n为间隔套/垫片环的型号总数,若成立则结束匹配,否则进行第i+1次匹配。
[0013]可选的,所述装配规则信息还包括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安装位置关系和必装间隔套和/或垫片环的安装位置要求信息;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待装配的间隔套和垫片环型号及数量后,根据所述安装位置关系和安装位置要求信息确定所有间隔套和垫片环的装配顺序。后续装配时根据该装配顺序进行制动板的装配。
[0014]以上匹配逻辑,能够使得装配后的外壳内部尺寸与所有弹性元件总厚度之间的差值精度与最小厚度的垫片环厚度相应,通过设置最小厚度的垫片环为1mm或者0.5mm,即可实现安全钳弹性件与外壳之间毫米级别的精度,即实现了高精度的补差。
[0015]以上匹配逻辑也可以实现为,首先计算需匹配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获取工单信息,所述工单信息包括待装配安全钳型号参数以及预设的装配规则信息,所述装配规则信息包括安全钳型号与碟簧装配数量及顺序的对应关系信息,以及必装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数量及顺序信息;根据工单信息中的安全钳型号参数,确定待上料的外壳和制动板型号,控制外壳上料机构和制动板上料机构分别将相应型号的外壳和制动板送至外壳输送带和制动板输送带上;控制壳体检测机构对壳体内部尺寸进行检测,获取检测结果信息;根据安全钳型号参数及其与碟簧串装配数量及顺序的对应关系信息,确定碟簧的装配数量及顺序,控制碟簧上料机构将对应数量及顺序的碟簧串分别安装至制动板的两个安装柱上;控制碟簧预压检测机构对制动板上已安装的碟簧串进行预压,检测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根据外壳内部尺寸、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以及工单信息中的装配规则信息,计算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根据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依次进行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匹配计算,得到高度和等于所述总高度的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型号及数量;控制间隔套上料结构和垫片环上料机构,将必装间隔套和垫片环以及匹配得到的间隔套和垫片环安装至碟簧串上方;得到与待装配安全钳型号参数对应的待组装外壳和待组装制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间隔套和垫片环匹配计算后,存储所得到的间隔套和垫片环数量及对应的装配顺序;在外壳与制动板组装完成后,控制视觉检测机构对制动板上装配的碟簧串、间隔套和垫片环进行图像检测,将检测得到的各元件数量及装配顺序与已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装配错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外壳与制动板组装完成后:控制标签打印机构打印标签贴至外壳上,标签信息包括安全钳型号及参数信息以及工单相关信息;控制光刻机构在外壳上印刷条形码,条形码信息对应标签信息;以及,控制翻转机构翻转组装后的单侧安全钳,以能够使得视觉检测机构对制动板的装配进行图像检测。4.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外壳内部尺寸、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以及工单信息中的装配规则信息,计算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D0,公式为:D0=Dw

Dh

Dt

Dd式中,Dw为外壳内部高度,Dh为预压后的碟簧串高度,Dt和Dd分别为预设装配规则中必装间隔套的总厚度和必装垫片环的总厚度;
所述根据需匹配间隔套和垫片环的总高度,依次进行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匹配计算,得到高度和等于所述总高度的间隔套和垫片环的型号及数量,包括以下步骤:a1、按照间隔套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匹配各型号的间隔套,对每个型号进行匹配时,计算得到总厚度小于或等于当前需匹配总厚度的当前型号间隔套数量,并在每次匹配计算后更新需匹配总厚度的值,直至更新后的需匹配总厚度小于所有型号间隔套的最小厚度时,结束对间隔套的匹配;b1、按照垫片环厚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匹配各型号的垫片环,对每个型号进行匹配时,计算得到总厚度小于或等于当前需匹配总厚度的当前型号垫片环数量,并在每次匹配计算后更新需匹配总厚度的值,直至更新后的需匹配总厚度小于所有型号垫片环的最小厚度时,结束对垫片环的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安全钳装配方法,其特征是,对于第i次匹配,i小于或等于间隔套/垫片环的型号总数,匹配步骤包括:a2、确定当前需匹配厚度D(i

1),计算使得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徐铭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