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19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该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包括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吊装系统、主桁架(8)和控制系统,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和吊装系统均为两个,两个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分别通过吊装系统平行设置在主桁架(8)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用于主缆形式为平行四主缆、单侧并置双主缆的悬索桥时,主缆受力均衡,整体结构自重较轻,稳定性好,可控性高,自适应能力强,降低了超大跨径悬索桥的吊装作业难度。降低了超大跨径悬索桥的吊装作业难度。降低了超大跨径悬索桥的吊装作业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桥型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具有强大的跨越能力,在基础交通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多座超2000m级悬索桥的建设已提上日程,且国内外已经开展主跨3000m级悬索桥的技术研究与探索。对于主跨超2000m级悬索桥,若采用常规两根主缆的形式,主缆的直径非常大,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可将主缆设置为平行四主缆、单侧并置双主缆形式,既可以改善主缆的受力性能,又能减小主缆施工难度。
[0003]跨缆吊机作为吊装悬索桥加劲梁的大型专用设备,在航道具备水上吊装作业条件时具有明显优势。目前,现有跨缆吊机主要为双主缆形式,其采用单侧单主缆承载及行走的方式不适用四主缆悬索桥吊装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跨缆吊机,能适用于主缆形式为平行四主缆、单侧并置双主缆的悬索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及其使用方法,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侧单主缆承载及行走的双主缆跨缆吊机不适用四主缆悬索桥吊装要求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包括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吊装系统、主桁架和控制系统,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和吊装系统均为两个,两个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分别通过吊装系统平行设置在主桁架两端。
[0007]进一步,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包括两组行走机构、牵引机构、连接轴箱体和平联结构,两组行走机构平行设置且它们之间通过平联结构固定连接,在两组行走机构上端之间还通过横向销轴与连接轴箱体铰接;牵引机构设置在平联结构上。
[0008]进一步,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钢绞线千斤顶,牵引钢绞线千斤顶一端固定在平联结构上,另一端通过行走固定锚与设置在两根主缆上的行走反力架连接,提供行走时的反力支撑。
[0009]进一步,所述的行走机构由行走机构箱体、四个行走轮组和三个抱箍体组成;四个行走轮组纵向设置在行走机构箱体内;三个抱箍体纵向安装于行走机构箱体底部,每个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四个行走轮组之间。
[0010]进一步,所述的每个行走轮组由一个行走滚轮和一个荷载转移油缸组成;四个行走滚轮均位于行走机构箱体内,每个行走滚轮均通过销轴与一个荷载转移油缸连接,荷载转移油缸固定连接在行走机构箱体上方。
[0011]进一步,所述的荷载转移油缸与行走机构箱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的吊装系统包含一个承载结构、两套主千斤顶提升系统及一个扁担梁;所述的承载结构为“π”形箱体结构,通过纵向销轴与连接轴箱体铰接;两套主千斤顶提
升系统对称设置在承载结构上,所述的主千斤顶提升系统包括一台主提升千斤顶及配套的钢绞线收线器、钢绞线导向架;主提升千斤顶固定在承载结构上,钢绞线收线器位于主提升千斤顶内侧,钢绞线导向架设置在钢绞线收线器上方,钢绞线收线器中的钢绞线通过钢绞线导向架从主提升千斤顶下方伸出;两套主千斤顶提升系统的钢绞线分别穿过承载结构的两个端部与扁担梁的两端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的主桁架由多段桁架节段组合而成矩形结构,各节段桁架之间采用销轴联接,桁架端头与端部的承载结构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主桁架各节段构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具有如下优点:
[0015](1)单侧两组行走机构之间通过平联结构连接,同时通过横向销轴与连接轴箱体铰接,端部承载结构通过销轴与连接轴箱体铰接,可以释放整机在纵、横桥向的转动约束,整机稳定性好,自适应能力强;
[0016](2) 单侧两个主提升千斤顶对称布置在端部承载结构两侧,主缆受力均衡;
[0017](3)主桁架只承受其自重及液压泵站、控制室等重量,结构受力小,采用轻量化设计,减小了整机自重;
[0018](4)主桁架由多段桁架节段组合而成,通过适当调整节段数量或改造部分节段可以适应不同主缆间距的悬索桥;
[0019](5)跨缆吊机单侧双主缆承载结构在吊装及行走状态下稳定性好。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用于主缆形式为平行四主缆、单侧并置双主缆的悬索桥时,主缆受力均衡,整体结构自重较轻,稳定性好,可控性高,自适应能力强,降低了超大跨径悬索桥的吊装作业难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 是本技术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主视图;
[0022]图2 是本技术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俯视图;
[0023]图3 是本技术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主视图;
[0024]图4 是本技术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侧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钢绞线导向架;2、钢绞线收线器;3、主提升千斤顶;4、承载结构;5、钢绞线;6、主缆;7、扁担梁;8、主桁架;9、液压泵站;10、控制室;11、连接轴箱体;12、荷载转移油缸;13、行走机构箱体;14、行走滚轮;15、抱箍体;16、平联结构;17、牵引钢绞线千斤顶;18、索夹;19、横向销轴;20、销轴;21、纵向销轴;22、行走固定锚;23、行走反力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包括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吊装系统、主桁架8和控制系统,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和吊装系统均为两个,两个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分别通过吊装系统平行设置在主桁架8两端。
[0028]进一步,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包括两组行走机构、牵引机构、连接轴箱体11和平联结构16,两组行走机构平行设置且它们之间通过平联结构16固定连接,在两组行走
机构上端之间还通过横向销轴19与连接轴箱体11铰接;牵引机构设置在平联结构16上。
[0029]进一步,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钢绞线千斤顶17,牵引钢绞线千斤顶17一端固定在平联结构16上,另一端通过行走固定锚22与设置在两根主缆上的行走反力架23连接,提供行走时的反力支撑。行走反力架一般设置于距离吊装位置的4~5个索夹处,安装时顶紧索夹。
[0030]进一步,所述的行走机构由行走机构箱体13、四个行走轮组和三个抱箍体15组成;四个行走轮组纵向设置在行走机构箱体13内;三个抱箍体15纵向安装于行走机构箱体13底部,采用螺栓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抱箍位置,以满足不同长度索夹18情况下缆载吊机精确定位。每个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四个行走轮组之间。
[0031]进一步,所述的每个行走轮组由一个行走滚轮14和一个荷载转移油缸12组成;四个行走滚轮14均位于行走机构箱体13内,每个行走滚轮14均通过销轴20与一个荷载转移油缸12连接,荷载转移油缸12固定连接在行走机构箱体13上方。
[0032]进一步,所述的荷载转移油缸12与行走机构箱体13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包括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吊装系统、主桁架(8)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和吊装系统均为两个,两个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分别通过吊装系统平行设置在主桁架(8)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缆上支撑及行走系统包括两组行走机构、牵引机构、连接轴箱体(11)和平联结构(16),两组行走机构平行设置且它们之间通过平联结构(16)固定连接,在两组行走机构上端之间还通过横向销轴(19)与连接轴箱体(11)铰接;牵引机构设置在平联结构(1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钢绞线千斤顶(17),牵引钢绞线千斤顶(17)一端固定在平联结构(16)上,另一端通过行走固定锚(22)与设置在两根主缆上的行走反力架(23)连接,提供行走时的反力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机构由行走机构箱体(13)、四个行走轮组和三个抱箍体(15)组成;四个行走轮组纵向设置在行走机构箱体(13)内;三个抱箍体(15)纵向安装于行走机构箱体(13)底部,每个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四个行走轮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行四主缆跨缆吊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行走轮组由一个行走滚轮(14)和一个荷载转移油缸(12)组成;四个行走滚轮(14)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伟黎训国李鹏金仓霰建平刘勋刘新华舒宏生侯润锋白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