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89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包括框体、固定于框体上的网纱和百叶窗体,百叶窗体位于网纱外侧,百叶窗体为多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若干第一百叶、位于外层的若干第二百叶以及位于各述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之间的风道,各第一百叶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第二百叶上下错位设置。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可有效的防止外部杂物进入,防水防潮、防风沙、且通风效果好,保障电网的稳定性。保障电网的稳定性。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变电站设备防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设备一般都会采用通风窗装置给设备交换气体和散热用,通风窗在通风作用的同时,还要起到隔离外界杂物的作用,尤其是在风沙和雨水较多的地带,更是需要加强通风窗对外界杂物的阻隔作用。现有的设计中,由于涉及不合理或用材不过关等原因,造成设备箱体密封或阻隔效果不好。尤其是风沙和雨水天气,当设备箱体大门密封不严时,沙尘和雨水和容易进入设备箱内部,设备箱内部电路短路,进而影响地区电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可有效的防止外部杂物进入,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提供的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包括框体、固定于所述框体上的网纱和百叶窗体,所述百叶窗体位于所述网纱外侧,所述百叶窗体为多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若干第一百叶、位于外层的若干第二百叶以及位于各述第一百叶和各所述第二百叶之间的风道,各所述第一百叶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上下错位设置。
[0006]由此,先通过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阻隔大颗粒沙尘等,且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可以有效阻碍风沙通过,风沙随风进入通风窗百叶之间的风道缝隙时,会因为风的流动以及百叶的作用而回旋下落,有效阻碍沙子的通过;然后通过网纱进一步过滤小颗粒杂物;且所述纱网和百叶窗体的组合在有效阻止风沙以及昆虫的进入,并同时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有效的起到了隔离通风的作用,基于本技术的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可有效的防止外部杂物进入,防水防潮、防风沙、且通风效果好,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各所述第一百叶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二百叶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百叶相互平行。
[0009]各所述第一百叶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上下错位设置同时,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分别有序、间隔设置,可以有效阻止风沙以及昆虫的进入,并在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之间形成稳定的风道。
[0010]具体的,可通过调节各第一百叶之间的相对位置,各第二百叶之间的位置,可以使通风窗起到阻隔不同大小杂物的作用。
[0011]进一步,各所述第一百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口,各所述第二百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风口,各所述第一百叶上的所述第一风口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上的所述
第二风口上下错位设置。
[0012]各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上下错位设置,可有效阻止风沙以及昆虫的进入,同时还可以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有效的起到了隔离通风的作用。
[0013]进一步,各所述第一百叶和各所述第二百叶分别为折线板。
[0014]折线板结构便于形成稳定、回旋的风道,且具有较好的风沙阻隔效果。
[0015]进一步,各所述第一百叶分别为开口向外的第一U形折线板,各所述第二百叶分别为开口向内的第二U形折线板,各所述第一U形折线板和各所述第二U形折线板的开口端宽度分别大于所述U形折线板底板的宽度,所述风道各所述第一U形折线板和各所述第一U形折线板形成的S形结构的空间。
[0016]风沙在进入百叶窗体内的S形结构的缝隙空间时,会因为回流的空间结构(S形结构)使得风沙中的沙子颗粒因为风的流动而回旋下落,有效阻碍沙子的通过。
[0017]进一步,所述网纱和所述百叶窗体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框体上。
[0018]基于本技术的装置,由三种零件焊接而成,仅需要焊接紧固,安装制作简单便捷,可以满足电力设备在风沙多的地方工作。
[0019]进一步,所述纱网的孔径为50

70目。
[0020]上述尺寸即可以满足特殊地带下的隔沙通风需求。
[0021]在变电站设备中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制作和安装简单,便捷、经济、实用;通过自制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可有效防止沙尘、雨水、昆虫等进入设备箱内部,满足在特殊地带的防风沙作用,提高地区电网的稳定性,安全可靠。基于本技术的装置防水防潮、防风沙、且通风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网纱和百叶窗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1

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5]框体1;
[0026]网纱2;
[0027]百叶窗体3;第一百叶31;第一风口311;第二百叶32;第二风口321;风道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件或组件被认为是“连接”、“位于”、“装配”在另一个零件或组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件和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件和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0]下面结合图1

2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本技术的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包括框体1、固定于所述
框体上的网纱2和百叶窗体3,所述百叶窗体3位于所述网纱外侧2,所述百叶窗体3为多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若干第一百叶31、位于外层的若干第二百叶32以及位于各述第一百叶31和各所述第二百叶32之间的风道33,各所述第一百叶31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32上下错位设置。先通过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阻隔大颗粒沙尘等,且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可以有效阻碍风沙通过,风沙随风进入通风窗百叶之间的风道缝隙时,会因为风的流动以及百叶的作用而回旋下落,有效阻碍沙子的通过;然后通过网纱进一步过滤小颗粒杂物;且所述纱网和百叶窗体的组合在有效阻止风沙以及昆虫的进入,并同时实现通风换气的功能,有效的起到了隔离通风的作用。
[0032]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各所述第一百叶31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二百叶32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百叶31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一百叶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上下错位设置同时,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分别有序、间隔设置,可以有效阻止风沙以及昆虫的进入,并在各第一百叶和各第二百叶之间形成稳定的风道。
[0033]具体的,可通过调节各第一百叶31之间的相对位置,各第二百叶32之间的位置,可以使通风窗起到阻隔不同大小杂物的作用。
[0034]基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固定于所述框体上的网纱和百叶窗体,所述百叶窗体位于所述网纱外侧,所述百叶窗体为多层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若干第一百叶、位于外层的若干第二百叶以及位于各述第一百叶和各所述第二百叶之间的风道,各所述第一百叶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上下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百叶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二百叶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百叶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沙通风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百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口,各所述第二百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风口,各所述第一百叶上的所述第一风口分别与其外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百叶上的所述第二风口上下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华杜燕李奋德赵国昌张国华许文彬李民许有贵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特变电工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