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撑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78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手套撑口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手套进行左右撑口导致效率低、质量不高的问题。该手套撑口机构包括底座,其固定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输送手套的输送带;托板,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末端,所述托板上设有能够与手套实现粘接的粘接件;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往复直线滑动于所述底座上,其运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一致,所述滑动座的末端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撑口件,所述撑口件朝向所述托板,两个所述的撑口件之间的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套撑口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化实现手套的撑口动作,为后续的打把工序打好坚实的基础,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套撑口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套生产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手套撑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打把机是劳保手套生产流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生产出来的若干手套进行整理、捆扎(俗称打把),以方便后续的储存、运输等工序,由于手套生产过程中,经过锁边等工艺,手套会变得没有规则,不仅手套的表面不平整,各个手指的朝向也不一致,因此需要利用打把机对其进行整理,但在整理之前,需要先将手套的开口左右撑开,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动作(诸如将手模插入手套内等),现有技术通常都是人工将手套的开口左右撑开,然后再将手模插入其中,这种操作方式显然效率不高,而且人工操作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和误差,手套与手套开口的大小不一致,极易导致打把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手套撑口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手套进行左右撑口导致效率低、质量不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手套撑口机构,包括:
[0005]底座,其固定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输送手套的输送带;
[0006]托板,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末端,所述托板上设有能够与手套实现粘接的粘接件;
[0007]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往复直线滑动于所述底座上,其运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一致,所述滑动座的末端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撑口件,所述撑口件朝向所述托板,两个所述的撑口件之间的间距可调。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撑口件包括撑口气缸,两个撑口件的撑口气缸相对设置,所述撑口气缸的活塞端均固定有L形基座,所述L形基座上均固定有朝向所述托板的撑口杆,两个撑口杆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托板,两个撑口气缸同步动作从而改变两个撑口杆之间的间距。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撑口件包括撑口电机,所述撑口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竖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水平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半圆形连杆,所述半圆形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水平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半圆形连杆将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二连杆的水平运动,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固定有朝向所述托板的撑口杆;
[0010]两个撑口杆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托板,两个撑口电机同步动作从而改变两个撑口杆之间的间距。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皮带上固定有随其同步运动的感应块,所述撑口电机的下方还设有两个检测开关,所述感应块在两个检测开关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感应块
与检测开关位置对应时,所述撑口杆处于极限位置。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撑口杆上还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凸环。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齿轮齿条驱动所述滑动座运动。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滑动座位置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撑口杆插入手套内部的行程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向所述第一电机发送信号。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手套撑口机构利用滑动座末端左右对称的撑口件插入到托板上的手套内部,然后通过撑口件之间间距的调整实现对手套的撑口操作,为后续的手套打把打好了基础,而且该撑口动作可重复性进行,自动化程度较高,各个手套的撑口程度大小也一致,能够确保手套打把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另一种结构的撑口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4的正视示意图;
[0023]图中:1

底座;2

输送带;3

手套;4

第一电机;5

第一导轨;6

第一限位开关;7

第二限位开关;8

滑动座;9

托板;10

粘接件;11

撑口气缸;12

L形基座;13

撑口杆;14

凸环;15

齿轮齿条;16

撑口电机;17

旋转轴;18

第一连杆;19

半圆形连杆;20

第二连杆;21

皮带;22

感应块;23

检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手套撑口机构的一种实施例,其首先包括一个固定设置的底座1,在该底座1上设有用于输送手套3的输送带2,输送带2上的手套3都是刚刚经过锁边工艺处理的,下一步需要将其撑口后进行打把处理。
[0027]在底座1上还设有水平的第一导轨5,该第一导轨5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2的运动方向一致,在第一导轨5上往复直线运动有滑动座8,用于驱动滑动座8运动的动力来自于支架
1末端的第一电机4,该第一电机4通过齿轮齿条15驱动滑动座8。
[0028]在输送带2的末端设有固定在支架1上的托板9,托板9上设有粘接件10,该粘接件10能够与手套3实现粘接,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人工或机器将输送带2上的单只手套3移动至托板9上,使得手套3的下表面被粘接件10粘住,然后人工或机器将手套3的上表面上提,使的手套3实现上下张口,之后将后续的撑口件插入到手套3内,实现手套3的左右撑口,为后续的手模插入等打把工序打好基础。
[0029]如图2所示,在滑动座8的末端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撑口件,下面对其中一侧的撑口件做介绍,其首先包括一个固定在滑动座8上的撑口气缸11,该撑口气缸11的活塞端向内伸出,活塞端固定有一个L形基座12,L形基座12上固定有一个朝向托板9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套撑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固定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输送手套的输送带;托板,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末端,所述托板上设有能够与手套实现粘接的粘接件;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往复直线滑动于所述底座上,其运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一致,所述滑动座的末端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撑口件,所述撑口件朝向所述托板,两个所述的撑口件之间的间距可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撑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件包括撑口气缸,两个撑口件的撑口气缸相对设置,所述撑口气缸的活塞端均固定有L形基座,所述L形基座上均固定有朝向所述托板的第一撑口杆,两个第一撑口杆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托板,两个撑口气缸同步动作从而改变两个第一撑口杆之间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撑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件包括撑口电机,所述撑口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竖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水平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半圆形连杆,所述半圆形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水平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半圆形连杆将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二连杆的水平运动,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固定有朝向所述托板的第二撑口杆;两个第二撑口杆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托板,两个撑口电机同步动作从而改变两个第二撑口杆之间的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撑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上固定有随其同步运动的感应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建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平邑县中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