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859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烹饪设备内胆里面任意两处的温度值,将温场感知问题,转化为可量化计算的数学模型,最终得出是否加热的二值化决策结果,从而推算出内腔温场情况,并且根据所推算出的内腔温场情况决定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其方法简单可行,可有效解决内胆里面无法检测整体温场变化情况的问题。化情况的问题。化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电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蒸烤箱内腔通常设置有ntc型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内腔的温度变化,以便控制器根据温度变化采取相应控温措施。出于成本考虑,ntc温度传感器数量不宜过多,大多数采用1个温度传感器,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检测到内腔某1点的温度,并不能反映出内腔整体温场的变化情况,而采用2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内腔某2点的温度,但依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内腔整体温场的变化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方法简单可行,可有效解决内胆里面无法检测整体温场变化情况的问题。
[000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设备具有内胆,在所述内胆的内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分别对所述内胆A处和B处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获取所述内胆A处和B处的温度值;
[0007]构建数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在二维坐标系中,将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一区域,并且将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二区域;
[0008]引入非线性函数,同时结合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和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进行计算以得到最终决策值;
>[0009]将计算所得的所述最终决策值与阶跃函数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以断定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是否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和所述第二区域内,从而获得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
[0010]根据所获得的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一区域,并且将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二区域的步骤包括:
[0012]将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为C线、D线和E线共同构成的三角形区域;
[0013]将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I线、J线和K线共同构成的三角形区域。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入非线性函数,同时结合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和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进行计算以得到最终决策值的步骤包括:
[0015]根据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关系、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关系,分别获得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
[0016]引入非线性函数,将所获取到的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分别代入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里面,通过计算处理以得到所述最终决策值。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分别为如下公式:
[0018]所述C线的表达式为:y=ω11x1+ω12x2+b1;
[0019]所述D线的表达式为:y=ω21x1+ω22x2+b2;
[0020]所述E线的表达式为:y=ω31x1+ω32x2+b3;
[0021]所述I线的表达式为:y=ω41x1+ω42x2+b4;
[0022]所述J线的表达式为:y=ω51x1+ω52x2+b5;
[0023]所述K线的表达式为:y=ω61x1+ω62x2+b6;
[0024]其中y为最终决策值,ω为每根边线相对应的预设调制参数,x1为所述内
[0025]胆A处的温度值,x2为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b为每根边线相对应的预设偏置参数。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入非线性函数,将所获取到的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分别代入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里面,通过计算处理以得到所述最终决策值的步骤包括:
[0027]通过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进
[0028]行计算处理:
[0029]ω11x1+ω12x2+b1=a1,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1=φ(a1),
[0030]ω21x1+ω22x2+b2=a2,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2=φ(a2),
[0031]ω31x1+ω32x2+b3=a3,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3=φ(a3),
[0032]ω41x1+ω42x2+b4=a4,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4=φ(a4),
[0033]ω51x1+ω52x2+b5=a5,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5=φ(a5),
[0034]ω61x1+ω62x2+b6=a6,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6=φ(a6);
[0035]通过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z1、z2、z3、z4、z5、z6进行计算处理:
[0036]ω71z1+ω72z2+ω73z3+b7=a7,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7=φ(a7),ω81z4+ω82z5+ω83z6+b8=a8,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z8=φ(a8);
[0037]通过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z7和z8进行计算处理:
[0038]ω91z7+ω92z8+b9=a9,引入非线性函数后则y=φ(a9);
[0039]其中ω为预设调制参数,x1为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x2为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b为预设偏置参数,a为每根边线相对应的未知值,z为每根边线相对应的边界信息,φ为阶跃函数,y为最终决策值。
[00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计算所得的所述最终决策值与阶跃函数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以断定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是否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和所述第二区域内,从而获得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根据所获得的所述内
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的步骤包括:
[0041]判断所述最终决策值是否等于1;
[0042]若是,则断定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和所述第二区域内,从而获得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为合适,并且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工作;
[0043]若否,则断定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没有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和所述第二区域内,从而获得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为偏低,并且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工作。
[00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5]1.本专利技术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方法简单可行,可有效解决内胆里面无法检测整体温场变化情况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温场决策面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设备具有内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的内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分别对所述内胆A处和B处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内胆A处和B处的温度值;构建数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在二维坐标系中,将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一区域,并且将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二区域;引入非线性函数,同时结合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和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进行计算以得到最终决策值;将计算所得的所述最终决策值与阶跃函数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以断定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是否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和所述第二区域内,从而获得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根据所获得的所述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情况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一区域,并且将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二区域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为C线、D线和E线共同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将所述内胆B处的温度值转化为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为I线、J线和K线共同构成的三角形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非线性函数,同时结合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和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进行计算以得到最终决策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内胆A处温度值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关系、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关系,分别获得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引入非线性函数,将所获取到的所述内胆A处的温度值、所述内胆B处温度值分别代入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里面,通过计算处理以得到所述最终决策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线、所述D线、所述E线、所述I线、所述J线和所述K线的表达式分别为如下公式:所述C线的表达式为:y=ω11x1+ω12x2+b1;所述D线的表达式为:y=ω21x1+ω22x2+b2;所述E线的表达式为:y=ω31x1+ω32x2+b3;所述I线的表达式为:y=ω41x1+ω42x2+b4;所述J线的表达式为:y=ω51x1+ω52x2+b5;所述K线的表达式为:y=ω61x1+ω62x2+b6;其中y为最终决策值,ω为每根边线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淦恩姚家前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