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光学系统、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37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比以往宽视场角的光学系统中,良好地校正像差并且实现光学总长的小型化,且更容易制造。拍摄光学系统(10)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具有负折射力并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的第一透镜(L1)、开口光阑(S)、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二透镜(L2)、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L3)。拍摄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10<d12/f≤0.8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拍摄光学系统、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拍摄光学系统、透镜单元以及拍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已知有用于内视镜等的小型的拍摄光学系统。这种拍摄光学系统除了小型以外,还需要宽视场角和高画质。
[0003]但是,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窄到小于90
°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光学系统虽然视场角扩大到120
°
,但是失真像差为40%以上,很难说是高品位的画质。
[0004]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第108957729号说明书
[0005]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公开第108873311号说明书
[0006]专利文献3:中国专利公开第102768396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在比以往宽视场角的光学系统中,良好地校正像差并且实现光学总长的小型化,且更容易制造。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0009]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
[0010]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
[0011]光阑;
[0012]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
[0013]双凹形的第三透镜,
[0014]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15]0.10<d12/f≤0.81

(1)
[0016]其中,
[0017]d12: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0018]f:拍摄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
[0019]另外,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0020]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
[0021]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
[0022]光阑;
[0023]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
[0024]双凹形的第三透镜,
[0025]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26]1.0≤f1/f3≤2.6

(2)
[0027]其中,
[0028]f1:第一透镜的焦距
[0029]f3:第三透镜的焦距。
[0030]另外,本申请的第三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0031]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
[0032]第一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
[0033]光阑;
[0034]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
[0035]双凹形的第三透镜,
[0036]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37]20<ν1<35

(3)
[0038]其中,
[0039]ν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0040]另外,本申请的第四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0041]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
[0042]第一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
[0043]光阑;
[0044]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
[0045]双凹形的第三透镜,
[0046]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47]0.1≤d1/f≤0.4

(4)
[0048]其中,
[0049]d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0050]f:拍摄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
[0051]另外,本申请的第五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0052]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
[0053]第一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
[0054]光阑;
[0055]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
[0056]双凹形的第三透镜,
[0057]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58]-2.1<f1/f≤-1.0

(5)
[0059]其中,
[0060]f1:第一透镜的焦距
[0061]f:拍摄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
[0062]另外,本申请的第六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0063]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
[0064]第一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
[0065]光阑;
[0066]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
[0067]双凹形的第三透镜,
[0068]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69]1.5<(r1+r2)/(r1-r2)<4.5

(6)
[0070]其中,
[0071]r1: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
[0072]r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0073]另外,本申请的第七专利技术是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0074]上述拍摄光学系统;以及
[0075]镜筒,保持上述拍摄光学系统。
[0076]另外,本申请的第八专利技术是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0077]上述透镜单元;以及
[0078]拍摄元件,检测由上述拍摄光学系统形成的像。
[0079]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比以往宽视场角的光学系统中,能够良好地校正像差并且实现光学总长的小型化,且更容易制造。
附图说明
[0080]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剖视图。
[0081]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简要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0082]图3是实施例1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0083]图4是实施例2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0084]图5是实施例3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0085]图6是实施例4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0086]图7是实施例5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0087]图8是实施例6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0088]图9是实施例7的拍摄光学系统的(a)是剖视图,(b)是纵向像差图,(c)是子午线横向像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90]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的剖视图。
[0091]如该图所示,拍摄装置100具备用于形成图像信号的照相机模块30。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光阑;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10<d12/f≤0.81

(1)其中,d12: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f:拍摄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2.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光阑;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f1/f3≤2.6

(2)其中,f1:第一透镜的焦距,f3:第三透镜的焦距。3.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光阑;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ν1<35

(3)其中,ν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4.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光阑;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d1/f≤0.4

(4)其中,d1: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f:拍摄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5.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光阑;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1<f1/f≤-1.0

(5)其中,f1:第一透镜的焦距,f:拍摄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6.一种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一透镜,是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并具有负折射力;光阑;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以及双凹形的第三透镜,上述拍摄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r1+r2)/(r1-r2)<4.5

(6)其中,r1: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f1/f3≤2.6

(2)其中,f1:第一透镜的焦距,f3:第三透镜的焦距。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ν1<35

(3)其中,ν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9.根据权利要求1、7、以及8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敦司户塚英和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