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16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包括微波加热箱和穿过微波加热箱的输送带,输送带包括首位连接在一起形成环形的传输带、穿设在传输带内将传输带张紧的传动辊和驱动传动辊的驱动电机;传输带内穿设有托持住传输带的承压辊,辊体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套上的第一轴头、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套上的第二轴头,第二轴头通过离合器同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解决微波加热箱输送带的传动辊的电机损坏后传输带不能够转动而导致的加热过程中的电极报废的问题。中的电极报废的问题。中的电极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极板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铅酸蓄电池在极板制造中,对涂板后的极板和固化后极板的均采用传统干燥方法,如火焰、热风、蒸气、电加热等,均为外部加热干燥,干燥过程物料表面吸收热量后,经热传导,热量渗透至物料内部,随即升温干燥。但干燥时间基本都在12~20h,相对干燥时间长、费用高、能耗大,干燥速率慢、处理量小。而微波干燥则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内部加热的方法。湿物料处于振荡周期极短的微波高频电场内,其内部的水分子会发生极化并沿着微波电场的方向整齐排列,而后迅速随高频交变电场方向的交互变化而转动,并产生剧烈的碰撞和摩擦(每秒钟可达上亿次),结果一部分微波能转化为分子运动能,并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水的温度升高而离开物料,从而使物料得到干燥。也就是说,微波进入物料并被吸收后,其能量在物料电介质内部转换成热能。因此,微波干燥是利用电磁波作为加热源、被干燥物料本身为发热体的一种干燥方式。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干燥技术和微波干燥器已在轻工业、化工材料工业、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微波干燥无疑是适应新产品要求的一项新技术。
[0004]微波干燥不同于传统干燥方式,其热传导方向与水分扩散方向相同。与传统干燥方式相比,具有干燥速率大、节能、生产效率高、干燥均匀、清洁生产、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因而在干燥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对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和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251319公布了用于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板的干燥器及其控制方法。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可知包括极板干燥器、极板加热器、热电偶以及控制器,根据热电偶的测量温度信号控制板加热器的热容量,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仍然是热电偶加热方式。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744797公布了一种极板干燥设备,包括用于对极板进行干燥处理的烤箱、与所述烤箱输入端连接的传送装置、并依次输送到所述传送装置的吸片机。进行烤箱烘干,本专利也属于传统的极板干燥法。
[0007]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224263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电极板干燥装置,在所述的技术方案设置有热风入口,在于热风入口相对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通过使电极板在运动的同时对其采用热风对其进行加热烘干。上述两种常规的电池电极板的干燥方法,其存在升温速率慢,温度梯度差大,导致产品的一致性较差。现有的微波加热窑中的微波加热箱对极板进行加热时存在一下不足:抽风管装在微波加热箱顶部,当蓄电池极板依次纵横交叉堆叠起来时产生的水蒸气淤积在蓄电池极板之间来不及散掉从而极大地影响干燥效果;驱动传动辊的电机坏后传输带不能够转动会导致正在加热箱内的电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解决微波加热箱输送带的传动辊的电机损坏后传输带不能够转动而导致的加热过程中的电极报废的问题。
[0009]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包括微波加热箱和穿过所述微波加热箱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首位连接在一起形成环形的传输带、穿设在传输带内将传输带张紧的传动辊和驱动传动辊的驱动电机;所述传输带内穿设有托持住传输带的承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套上的第一轴头、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套上的第二轴头,所述第二轴头通过离合器同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方案在第一驱动电机损坏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并通过离合器时第二启动电机同支撑辊连接上,从而对传输带进行驱动,避免传输带停止。
[0010]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两个按压滚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辊的两端的一一对应地位于两个按压滚轮下方的增阻环和驱动所述两个按压滚轮下降使得两个按压轮一一对应地配合所述两个按压滚轮而夹持住所述传输带的两侧边缘的按压轮升降机构。当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时,按压滚轮配合增阻还夹持住传输带的两侧边缘,从而使得传输带能够可靠地被驱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微波加热箱装有对微波加热箱内进行抽风的侧通抽风管,所述侧通抽风管上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还装有出气管;所述抽风机同风机控制电源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承压辊包括传动辊和套设在传动辊上中部且突出传动辊周面的支撑轮,所述第一轴头内设有贯通第一轴头端面的轴头部通道,所述支撑轮内设有沿支撑轮周向延伸的承压腔,所述承压腔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支撑轮凸出所述传动辊周面的部分为柔性结构,所述液压油填充满所述承压腔,所述承压腔通过设置在传动辊内的传动辊部通道连通所述轴头部通道;所述轴头部通道内装有导杆,所述导杆一端装有滑动密封连接在轴头部通道内的活塞、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轴头且装有第一铜柱,所述第一铜柱远离导杆的一端装有硅胶球,所述硅胶球表面包覆有柔性导电片,所述硅胶球内部装有磁石,所述柔性导电片的一端同第一铜柱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延伸过硅胶球远离第一铜柱的一端;第一支撑套同位于硅胶球远离第一铜柱且正对柔性导电片的铁片相对固定在一起,所述铁片上焊接有第二铜柱;所述抽风机和风机控制电源依次串联形成风机电源组,所述风机电源组的一端通过导线连通第二铜柱,所述风机电源组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导电刷片,所述导电刷片持续抵触在所述第一铜柱上。使用时,当摆放在传输带上的交叉堆叠的蓄电池极板经过承压辊,其持续地挤压支撑轮,进而使得导杆向外侧伸出,使得硅胶球挤压至柔性导电片同铁片连接在一起,使得抽风机、风机控制电源、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组成闭合的导电回路,抽风机开始工作,并通过侧通抽风管持续将微波加热箱水蒸气经由出风口排出。现有仅在在微波加热箱顶部设置抽风管装,而目前的蓄电池极板为依次横竖交叉堆叠起来进行干燥,其横向间隙中蓄电池迅速加热产生水蒸气,但是产生的水蒸气淤积在蓄电池极板之间来不及散掉,这样较大影响了干燥效果。本技术通过摆放在传输带上的交叉堆叠的蓄电池极板经过承压辊,其持续地挤压支撑轮,进而使得导杆向外侧伸出,使得硅胶球挤压柔性导电片至铁片上,使得抽风机、风机控制电源、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组成闭合的导电回路,抽风机开始工作,并通过侧通抽风管持续将微波加热箱水蒸气经由出风口排;其实现了只有交叉堆叠的蓄电池极板经过承压辊时,抽风机才会开启,进行侧向抽风,将其横向间隙中蓄电池
迅速加热产生淤积的水蒸气,迅速地抽走,而且当堆叠的蓄电池越多,其导杆向外移动的距离越大,使得被挤压形变的柔性导电片与铁片接触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恒定电压下流经抽风机的电流越大,抽风功率越大;同时通过磁石吸附铁片,使得柔性导电片紧贴铁片,不会因为承压辊转动产生的震动而脱落。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轴头部通道内还装有限位环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限位环,另一端连接活塞,所述弹簧用于提供驱使导杆向轴头部通道内收缩的弹力。能够使得支撑环收到的压力降低时支撑轮自动鼓起复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包括微波加热箱和穿过所述微波加热箱本体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首位连接在一起形成环形的传输带、穿设在传输带内将传输带张紧的传动辊和驱动传动辊的驱动电机;所述传输带内穿设有托持住传输带的承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套上的第一轴头、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套上的第二轴头,所述第二轴头通过离合器同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按压滚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辊的两端的一一对应地位于两个按压滚轮下方的增阻环和驱动所述两个按压滚轮下降使得两个按压轮一一对应地配合所述两个按压滚轮而夹持住所述传输带的两侧边缘的按压轮升降机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双动力源输送带的微波加热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箱装有对微波加热箱内进行抽风的侧通抽风管,所述侧通抽风管上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还装有出气管;所述抽风机同风机控制电源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承压辊包括传动辊和套设在传动辊上中部且突出传动辊周面的支撑轮,所述第一轴头内设有贯通第一轴头端面的轴头部通道,所述支撑轮内设有沿支撑轮周向延伸的承压腔,所述承压腔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支撑轮凸出所述传动辊周面的部分为柔性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勇何茂颐李耀祥易清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春兴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