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03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包括饲料搅拌箱、搅拌部件和驱动搅拌部件旋转的驱动电机,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第一转盘、从动搅拌杆以及与第一转盘固接的主动搅拌杆,从动搅拌杆与第一转盘转动连接,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设置在饲料搅拌箱内,搅拌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上,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上分别沿轴向分布有多个弧形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同时带动主动搅拌杆的弧形搅拌叶旋转,对饲料搅拌箱内的饲料进行搅拌;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设置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使得转动更加平稳。转动更加平稳。转动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牛羊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各大养殖场的规模日益增大,喂养牲畜的工作成为养殖场行业的重点,现有喂养牲畜的手段一般为精粮和粗粮混合,人工混合不能将精粮和粗粮混合均匀,饲料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猪、牛、羊的发育出现较大差异;机器混合精粮和粗粮虽能提高混合效率,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成本昂贵,还会耽误猪、牛、羊日常对饲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通过设置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从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用于对投放的饲料进行打散,便于主动搅拌杆上搅拌叶旋转用于对牲畜饲料进行充分搅拌。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包括饲料搅拌箱、搅拌部件和驱动搅拌部件旋转的驱动电机,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第一转盘、从动搅拌杆以及与第一转盘固接的主动搅拌杆,从动搅拌杆与第一转盘转动连接,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设置在饲料搅拌箱内,搅拌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上,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上分别沿轴向分布有多个弧形搅拌叶。
[0005]搅拌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同时带动主动搅拌杆的弧形搅拌叶旋转,对饲料搅拌箱内的饲料进行搅拌,第一转盘用于连接搅拌轴与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第一转盘起到载体作用,主动搅拌杆一端与第一转盘固接,便于搅拌轴带动主动搅拌杆平稳地转动,从动搅拌杆与第一转盘转动连接。
[0006]作为优选,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远离第一转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上固接有向远离第一转盘一侧延伸的转轴,转轴与饲料搅拌箱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7]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设置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较长,主动搅拌杆固接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从动搅拌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通过从动搅拌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利用从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对投放的饲料和调节剂进行打散,便于主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进行搅拌;通过在第二转盘设置转轴并与饲料搅拌箱的内壁转动连接,防止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长期使用因自重出现下垂的现象,同时使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得转动更加平稳。
[0008]作为优选,主动搅拌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的弧形搅拌叶交错分布。
[0009]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平行设置,且固接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的弧形搅拌叶交错分布,并与多角度多方位对饲料进行搅拌,减少搅拌不均的现象。
[0010]作为优选,弧形搅拌叶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均为弧形形状,且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的弧向相反。
[0011]通过设置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能够增大搅拌组件与饲料的接触面积,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的弧向相反,第一搅拌杆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固设在第一搅拌杆的两侧,第二搅拌杆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固设在第二搅拌杆的两侧,从动搅拌杆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固设在从动搅拌杆的两侧。
[0012]作为优选,第一转盘为圆形形状,第一转盘的外侧边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搅拌齿。
[0013]搅拌齿用于对搅拌箱一端搅拌组件接触不到的位置饲料的搅拌,也能破开结块的饲料。
[0014]作为优选,第二转盘为圆形形状,第二转盘的外侧边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搅拌齿。
[0015]搅拌齿用于对搅拌箱另一端搅拌组件接触不到的位置饲料的搅拌,同时也能破开结块的饲料。
[0016]作为优选,饲料搅拌箱的上端设有饲料投放口和进水口,饲料搅拌箱下端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开设有混合饲料出口,混合饲料出口上插设有插板。
[0017]饲料投放口用于投放精粮、粗粮以及其他添加剂,进水口用于添加水对饲料的搅拌,混合饲料出口用于倒出搅拌后的饲料,在搅拌时,将插板插设在混合饲料出口,防止未搅拌完成的饲料溢出。
[0018]作为优选,饲料搅拌箱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
[0019]观察窗为镶嵌在饲料搅拌箱一侧的钢化玻璃,观察窗便于对饲料搅拌箱内的粗粮和精粮以及其他添加剂混合情况的查看,有利于控制电机对饲料进行充分搅拌。
[0020]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搅拌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同时带动主动搅拌杆的弧形搅拌叶旋转,对饲料搅拌箱内的饲料进行搅拌;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设置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较长,通过在第二转盘设置转轴并与饲料搅拌箱的内壁转动连接,防止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长期使用因自重出现下垂的现象,同时使主动搅拌杆和从动搅拌杆得转动更加平稳;通过设置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能够增大搅拌组件与饲料的接触面积,使饲料搅拌地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
[0023]附图3为本技术搅拌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所示标号:1、饲料搅拌箱;101、饲料投放口;102、进水口;103、混合饲料出口;104、插板;105、观察窗;2、搅拌轴;3、第一转盘;301、搅拌齿;4、第二转盘;5、主动搅拌杆;501、第一搅拌杆;502、第二搅拌杆;6、从动搅拌杆;7、弧形搅拌叶;8、转轴;9、第一搅拌
叶片;10、第二搅拌叶片;11、驱动电机;12、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包括饲料搅拌箱1、搅拌部件和驱动搅拌部件旋转的驱动电机11。
[0026]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2、第一转盘3、第二转盘4、从动搅拌杆6,以及固接在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之间的主动搅拌杆5,搅拌轴2穿设在饲料搅拌箱1内,第一转盘3、第二转盘4、主动搅拌杆5和从动搅拌杆6设置在饲料搅拌箱1内,搅拌轴2一端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3上,主动搅拌杆5和从动搅拌杆6上分别沿轴向分布有多个弧形搅拌叶7,主动搅拌杆5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搅拌杆501和第二搅拌杆502,第一搅拌杆501和第二搅拌杆502上的弧形搅拌叶7交错分布,第一搅拌杆501和第二搅拌杆502平行设置,且固接于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杆501和第二搅拌杆502上的弧形搅拌叶7交错分布,并与多角度多方位对饲料进行搅拌,减少搅拌不均的现象,通过驱动电机11带动搅拌轴2旋转,同时带动主动搅拌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搅拌箱(1)、搅拌部件和驱动搅拌部件旋转的驱动电机(11),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2)、第一转盘(3)、从动搅拌杆(6)以及与第一转盘(3)固接的主动搅拌杆(5),所述从动搅拌杆(6)与第一转盘(3)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搅拌杆(5)和从动搅拌杆(6)设置在饲料搅拌箱(1)内,所述搅拌轴(2)一端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接,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转盘(3)上,所述主动搅拌杆(5)和从动搅拌杆(6)上分别沿轴向分布有多个弧形搅拌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搅拌杆(5)和从动搅拌杆(6)远离第一转盘(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盘(4),所述第二转盘(4)上固接有向远离第一转盘(3)一侧延伸的转轴(8),所述转轴(8)与饲料搅拌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混日粮饲料制备机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搅拌杆(5)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搅拌杆(501)和第二搅拌杆(502),所述第一搅拌杆(501)和第二搅拌杆(502)上的弧形搅拌叶(7)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诺姜学科姜云鹏张辉孙启伟王爱武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佳鑫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