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9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包括壶体、壶盖、茶斗,所述茶斗具有上大下小的锥斗结构,茶斗上部设有开口,茶斗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嵌块,茶斗的壁面上开设若干贯穿内外的导流孔,所述壶体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茶斗通过嵌块插入支撑柱的嵌槽内,使茶斗设于壶体内,所述壶盖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壶盖关闭壶体时,压块由茶斗的开口置入茶斗内。锥形结构的茶斗可对小青柑下部提供支撑,壶盖的压块可限制小青柑上部位置,进而保证了倒茶过程中小青柑不会发生滚动,保持小青柑的开口朝上,该工夫茶具非常适合小青柑茶的泡制。合小青柑茶的泡制。合小青柑茶的泡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茶具
,特别涉及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茶叶的消费大国也有着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喝茶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工夫茶是茶道中品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青柑茶是将小青柑开口并掏空后装填入普洱茶而制作出的一种风味茶,由于其具有果香风味深受品茶人喜爱,小青柑茶的泡制需要将沸水从小青柑开口注入,普洱茶的茶水透过小青柑的橘皮后流出,以形成带有陈皮风味的普洱茶。由于小青柑较尺寸较小且较为圆润,现有的茶具壶体较大,小青柑在壶体内容易滚动,因此冲泡前都需要重新调整小青柑位置,使其开口朝上。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小青柑泡制的工夫茶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泡制小青柑茶的羊脂白玉工夫茶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包括壶体、壶盖,所述壶盖可开闭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斗,所述茶斗具有上大下小的锥斗结构,茶斗上部设有开口,茶斗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嵌块,茶斗的壁面上开设若干贯穿内外的导流孔,所述壶体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茶斗通过嵌块插入支撑柱的嵌槽内,使茶斗设于壶体内,所述壶盖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壶盖关闭壶体时,压块由茶斗的开口置入茶斗内。
[0005]进一步的,壶体内设有环绕内壁且向内凸出的支撑沿,壶盖可放置于支撑沿上,所述壶体上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由壶体开口处的外壁向内延伸,且限位板与支撑沿间具有容纳壶盖放置的间隙,所述壶盖上开设有缺口槽,壶盖可通过缺口槽穿过限位板的放置于支撑沿上,并通过转动壶盖使壶盖限位于限位板与支撑沿之间。
[0006]进一步的,限位板设有两块,两块限位板对称布置,所述缺口槽设有两个且与两块限位板位置对应。
[0007]进一步的,缺口槽截面尺寸大于限位板截面尺寸。
[0008]进一步的,壶体还包括出水嘴,支撑沿在出水嘴处形成缺省部。
[0009]进一步的,支撑沿顶部设有支撑平面,底部设有倾斜朝向壶体内壁的第一倾斜过渡面,支撑沿在缺省部的两端形成有倾斜朝向缺省部方向的第二倾斜过渡面。
[0010]进一步的,嵌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块,所述嵌槽为与嵌块配合的上大下小的锥形槽。
[0011]进一步的,壶体外壁两侧设有分别朝外凸出的握柄。
[0012]进一步的,壶盖上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把手。
[0013]进一步的,壶体、壶盖、茶斗采用羊脂白玉瓷制作。
[0014]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锥形结构的茶斗可对小青柑下部提供支撑,壶盖的压块可限制小青柑上部位置,进而保证了倒茶过程中小青柑不会发生滚动,保持小青柑的开口朝上,该工夫茶具非常适合小青柑茶的泡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使用状态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壶盖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茶斗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壶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壶体、11.支撑柱、12.嵌槽、13.支撑沿、131.支撑平面、132.第一倾斜过渡面、133.第二倾斜过渡面、14.限位板、15.出水嘴、 16.握柄、2.壶盖、21.压块、22.缺口槽、23.把手、3.茶斗、31.嵌块、32.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包括壶体1、壶盖2、茶斗3。
[0023]壶盖2可开闭壶体1,茶斗3具有上大下小的锥斗结构,茶斗3上部设有开口,茶斗3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嵌块31,茶斗3的壁面上开设若干贯穿内外的导流孔32,壶体1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支撑柱11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12,嵌块3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块,嵌槽12为与嵌块31配合的上大下小的锥形槽,茶斗3通过嵌块31插入支撑柱11的嵌槽12内,使茶斗3设于壶体1内,壶盖2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21,壶盖2关闭壶体1时,压块21由茶斗3的开口置入茶斗3 内。
[0024]壶体1内设有环绕内壁且向内凸出的支撑沿13,壶盖2可放置于支撑沿13上,壶体1上还设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由壶体1开口处的外壁向内延伸,且限位板 14与支撑沿13间具有容纳壶盖2放置的间隙,壶盖2上开设有缺口槽22,壶盖2可通过缺口槽22穿过限位板14的放置于支撑沿13上,并通过转动壶盖2使壶盖2限位于限位板14与支撑沿13之间。限位板14设有两块,两块限位板14对称布置,缺口槽22设有两个且与两块限位板14位置对应。缺口槽22截面尺寸大于限位板 14截面尺寸。
[0025]壶体1还包括出水嘴15,支撑沿13在出水嘴15处形成缺省部。支撑沿13顶部设有支撑平面131,底部设有倾斜朝向壶体1内壁的第一倾斜过渡面132,支撑沿 131在缺省部的两端形成有倾斜朝向缺省部方向的第二倾斜过渡面133。壶体1外壁两侧设有分别朝外凸出的握柄16。壶盖2上部设有向上凸出的把手23。壶体1、壶盖2、茶斗3采用羊脂白玉瓷制作。
[0026]该种羊脂白玉工夫茶具使用原理如下:
[0027]以泡制小青柑茶为例,将茶斗3通过嵌块31插入嵌槽12的置于壶体1内,将小青柑茶开口朝上的放置于茶斗3内,由于茶斗3为锥斗结构,因此近球形的小青柑可相对固定的设于茶斗3内;往小青柑开口倒入热水,热水将小青柑内的普洱茶浸泡出味,而后茶水透过小青柑皮流出,形成带有陈皮风味的茶水,茶水穿过茶斗3的导流孔32进入到壶体1内;盖上
壶盖2,壶盖2以缺口槽22对应限位板14的位置放置入支撑沿13的支撑平面131上,将壶盖2转动一定角度,使缺口槽22与限位板14位置错开,此时壶盖2被限位于限位板14与支撑沿13之间,即避免倒茶时壶盖2掉落;通过握柄16带动抓取壶体1使茶水从出水嘴15流出,由于壶盖2关闭壶体1时,压块21进入茶斗3内,压块21减小的茶斗3内的容积,限制了小青柑上方位置,即起到在倒茶时阻挡小青柑滚动的作用,使小青柑始终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以方便下一次冲茶动作。
[0028]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包括壶体、壶盖,所述壶盖可开闭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茶斗,所述茶斗具有上大下小的锥斗结构,茶斗上部设有开口,茶斗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嵌块,茶斗的壁面上开设若干贯穿内外的导流孔,所述壶体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茶斗通过嵌块插入支撑柱的嵌槽内,使茶斗设于壶体内,所述壶盖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壶盖关闭壶体时,压块由茶斗的开口置入茶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设有环绕内壁且向内凸出的支撑沿,壶盖可放置于支撑沿上,所述壶体上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由壶体开口处的外壁向内延伸,且限位板与支撑沿间具有容纳壶盖放置的间隙,所述壶盖上开设有缺口槽,壶盖可通过缺口槽穿过限位板的放置于支撑沿上,并通过转动壶盖使壶盖限位于限位板与支撑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羊脂白玉瓷工夫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设有两块,两块限位板对称布置,所述缺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御泉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