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块和连接组件,所述电池块设置在连接组件上,所述电池块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电源接口,各组所述电源接口均包括一个正极接口和一个负极接口,所述电池块上的任一组电源接口与连接组件电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将电池块设置在连接组件上,通过在电池块上设置至少两组电源接口,并且利用连接组件中的导电部与任意一组电源接口电连接,而其余组电源接口处于待工作状态,当工作状态下的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通过拔动连接线与新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的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当电池任一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电池还能正常工作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用于模块化绿色电池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的功能在于把活性物质中的化学能,经由电化学反应转换成电能; 拉克兰奇[LeClanche]在1860年首先以锌汞合金为阳极接于负端,以涂在炭棒上的二氧化锰为阴极接于正端,并以氯化铵溶液为电解液,制成了第一个实用的电池,俗称拉克兰奇电池[Leclanchecell],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仍然是同样原理的拉氏干电池。
[0003]随着科技的进展,电子仪器、武器系统、太空探险等的发展都朝着更精细及超高功能的方向猛进,系统负责人绝对不希望昂贵的设备因为使用便宜的电池而失效,也不会希望电池占去太多的宝贵空间及重量。因此寻找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而高放电电流密度也是需求目标之一,锂电池的研发也因应而生。
[0004]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锂电池研发成果已经相当辉煌,由早期不可充电的一次电池发展到已经商业化可充放电的二次锂电池,甚至往大动力的电动车研发,锂电池的发展有如电子产业般日新月异。
[0005]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一般只设置有一个放电或充电接口,这一设计虽然实现了对电池内存储的电量进行使用的目的,但是这一设计存在若电池的其中一接口损坏或烧毁时,该电池就不能正常使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电池的其中一接口被损坏或烧毁时,该电池就不能正常使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池块和连接组件等结构,将电池块设置在连接组件上,通过在电池块上设置至少两组电源接口,并且利用连接组件中的导电部与任意一组电源接口电连接,而其余组电源接口处于待工作状态,当工作状态下的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通过拔动连接线与新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的方法,使得本技术实现了当电池任一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电池还能正常工作的目的。采用本技术后可以有效实现当电池任一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电池还能正常工作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块和连接组件,所述电池块设置在连接组件上,所述电池块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电源接口,各组所述电源接口均包括一个正极接口和一个负极接口,所述电池块上的任一组电源接口与连接组件电连接;
[0009]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箱和导电部,所述外箱内放置有电池块,所述外箱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孔洞,各组所述孔洞内均安装有一组电源接口,所述导电部设置在外箱上,所述导电部与电池块的任一电源接口电连接;
[0010]所述导电部包括连接柱、转轴和连接线,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外箱的外壁上,所述转轴具有两根,两根所述转轴对称且绝缘设置在连接柱上,所述转轴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
[00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箱为方体结构,所述外箱的各侧面上均设置有连接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箱包括钢板箱和绝缘橡胶,所述绝缘橡胶设置在钢板箱内,所述绝缘橡胶内固定放置有电池块。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板箱上的各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风孔。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池块包括电池和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具有至少两个端头,所述导电片具有两个,所述电池的正极和分级分别连接有一个导电片。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线包括导线和金属转环,所述金属转环与转轴转动且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与金属转环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口电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片未连接导线的端头上均设置有绝缘帽。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池块和连接组件等结构,将电池块设置在连接组件上,通过在电池块上设置至少两组电源接口,并且利用连接组件中的导电部与任意一组电源接口电连接,而其余组电源接口处于待工作状态,当工作状态下的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通过拔动连接线与新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的方法,使得本技术实现了当电池任一电源接口发生损坏或烧毁时,电池还能正常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细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导电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1
‑
电池块,2
‑
连接组件,11
‑
电池,12
‑
导电片,21
‑
外箱,22
‑
导电部,211
‑
钢板箱,212
‑
绝缘橡胶,221
‑
连接柱,222
‑
转轴,223
‑
连接线,2231
‑
导线,2232
‑
金属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准确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块(1)和连接组件(2),所述电池块(1)设置在连接组件(2)上,所述电池块(1)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电源接口,各组所述电源接口均包括一个正极接口和一个负极接口,所述电池块(1)上的任一组电源接口与连接组件(2)电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外箱(21)和导电部(22),所述外箱(21)内放置有电池块(1),所述外箱(21)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孔洞,各组所述孔洞内均安装有一组电源接口,所述导电部(22)设置在外箱(21)上,所述导电部(22)与电池块(1)的任一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导电部(22)包括连接柱(221)、转轴(222)和连接线(223),所述连接柱(221)设置在外箱(21)的外壁上,所述转轴(222)具有两根,两根所述转轴(222)对称且绝缘设置在连接柱(221)上,所述转轴(222)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线(223),所述连接线(223)的另一端与电源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绿色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21)为方体结构,所述外箱(21)的各侧面上均设置有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特能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