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润线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81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润线观测装置,用于实现观测尾矿库内浸润线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润线观测装置,包括在尾矿库打出的垂直观测孔,观测孔内从底部至顶部贯通安装观测管,观测管体上交错设置有透水孔,观测管上包裹土工布,观测管与观测孔之间的间隙填充砂石。该装置有效的实现了尾矿库内的渗流有效的传递到观测装置内,从而可以真实的测量尾矿库内的浸润线。矿库内的浸润线。矿库内的浸润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润线观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浸润线观测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尾矿库的浸润线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尾矿坝坝体稳定是尾矿库安全的最重要方面,浸润线数值是反映尾矿坝稳定的最重要指标。准确观测尾矿坝浸润线数值对于尾矿库安全度的判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插孔法人工观测是监测坝体浸润线的重要手段。浸润线观测孔设置的合不合理,对于真实反映坝体浸润线变化情况尤为重要。
[0003]浸润线即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其变化受坝体尾矿组成特性、库内水位高低等的影响。观测管在放入钻孔后,观测管外部易被渗透的泥土糊住,渗透水无法进入观测管,造成观测管内水位不能真实反映坝体浸润线的变化。
[0004]设计一种能够符合尾矿库需求的浸润线观测装置,是检测矿场尾矿库坝体稳定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浸润线观测装置,用于观测尾矿库浸润线变化,保证尾矿坝坝体稳定。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润线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尾矿库打出的垂直观测孔,观测孔内从底部至顶部贯通安装观测管,观测管体上交错设置有透水孔,观测管上包裹土工布,观测管与观测孔之间的间隙填充砂石。
[0007]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观测管与观测孔之间的间隙填充的砂石为卵石和粗砂的混合物。
[0008]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透水孔为梅花形。
[0009]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观测孔直径为110毫米至140毫米,观测管直径为63毫米至75毫米之间。
[0010]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观测管高出地面。
[0011]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观测孔的深度穿过尾粉质黏土层,使的透水性极差的尾粉质黏土层无法阻断渗流。
[0012]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观测管外包裹的土工布和与观测孔间隙周边填充的砂石起到了反滤作用,观测管内水位随渗流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观测孔的深度穿过尾粉质黏土层,不会形成渗流分层,真实体现浸润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浸润线观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浸润线观测装置,包括在尾矿库4打出的垂直观测孔3,观测孔3内从底部至顶部贯通安装观测管1,观测管1管体上交错设置有透水孔5,观测管1上包裹土工布,观测管与观测孔之间的间隙2填充砂石。观测管1外包裹的土工布和与观测孔3间隙周边填充的砂石起到了反滤作用,观测管1内水位随渗流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0016]观测管与观测孔之间的间隙填充的砂石为卵石和粗砂的混合物;透水孔为梅花形,交错设置在观测管上,保证渗流能够进出观测管,与尾矿库的浸润线一致;观测孔直径为110毫米至140毫米,观测管直径为63毫米至75毫米之间,保证砂石厚度,实现反滤作用,同时方便施工;观测管高出地面;观测孔的深度穿过尾粉质黏土层,使的透水性极差的尾粉质黏土层无法阻断渗流。
[0017]在尾矿库设置浸润线观测装置的施工步骤为:1.在尾矿库钻孔,形成观测孔;2.观测孔成孔后,将已钻好透水孔并包扎好土工布的观测管放到观测孔底,观测管高出地面0.1米;3.将粒径、级配合适的粗砂放入观测管外围,直至观测孔口,防止外包土工布被泥浆糊住而不透水。钻孔直径125毫米,埋设直径75毫米的U

PVC观测管。
[0018]本技术实施例的浸润线观测装置,观测管外包裹的土工布和与观测孔间隙周边填充的砂石起到了反滤作用,观测管内水位随渗流水位的变化而变化,真实的反映尾矿库的浸润线。
[001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润线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尾矿库打出的垂直观测孔,所述观测孔内从底部至顶部贯通安装观测管,所述观测管体上交错设置有透水孔,所述观测管上包裹土工布,所述观测管与所述观测孔之间的间隙填充砂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管与所述观测孔之间的间隙填充的砂石为卵石和粗砂的混合物。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生温定斌
申请(专利权)人:贵溪鲍家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