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及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54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及坐便器,其中进水阀包括进水阀本体、安装于进水阀本体上的第一控制阀组件、第二控制阀组件和一防虹吸组件,所述防虹吸组件包括防虹吸单向阀和设置于进水阀本体上的补气孔,所进水阀本体内具有一过水通道,所述防虹吸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过水通道内,且所述防虹吸单向阀在防虹吸状态下将所述过水通道分为位于其前端的进水通道和位于其后端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启闭,以解决现有两个进水阀都安装防虹吸结构后导致结构不紧凑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及坐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及坐便器。

技术介绍

[0002]自来水管路在停水时管路内可能会形成负压,因此坐便器水箱内的水就会通过进水阀进入自来水管道中而形成虹吸,而目前饮用水和洁具用水通常共用一套自来水管路,这会导致对饮用水的污染,因此,马桶水箱的进水阀通常具有防虹吸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的进水阀防虹吸结构一般设置于控制水路的阀门之后。但是,随着智能马桶的盛行,低水箱马桶逐渐走向市场,由于低水箱的工作水位低于陶瓷座圈面,因此常常需要再引一股水用于洗刷陶瓷马桶落便池锅面,水箱内就会存在两股水,一股用于补给水箱的水,一股用于洗刷陶瓷马桶落便池锅面,两股水都需要用到防虹吸结构。现有的设计是在两个进水阀上都分别安装一个防虹吸结构,这导致现有坐便器水箱内进水阀的结构很不紧凑,占据过多的物理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以解决现有两个进水阀都安装防虹吸结构后导致结构不紧凑的问题。
[0005]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包括进水阀本体、安装于进水阀本体上的第一控制阀组件、第二控制阀组件和一防虹吸组件,所述防虹吸组件包括防虹吸单向阀和设置于进水阀本体上的补气孔,所述进水阀本体内具有一过水通道,所述防虹吸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过水通道内,且所述防虹吸单向阀在防虹吸状态下将所述过水通道分为位于其前端的进水通道和位于其后端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启闭。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阀本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下端为进水口,所述防虹吸单向阀活动安装于内管上端的出水口内,并在所述内管的进水口至出水口之间形成所述进水通道;所述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并且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与内管出水口相连通设置的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外管在正对防虹吸单向阀的位置上设置有一补气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虹吸单向阀包括了单向阀主体,所述单向阀主体间隙配合的设置于内管中,所述单向阀主体的顶部固定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能够补气孔封堵的上顶面以及将内管的进水口封堵住的下底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和抬杆,所述第一阀体内具有一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背压腔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腔室,所述第一阀芯活动安装于第一背压腔的敞口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第一阀体内,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阀芯,以对所述第一阀芯产生将其推向水箱出水口的弹力;所述第一背压腔的密封
端上设置有一第一泄压孔,所述抬杆铰接安装在第一阀体上,且所述抬杆朝向泄压孔的端部上具有与第一泄压孔匹配设置且将所述第一泄压孔封堵和让第一泄压孔打开的第一泄压垫。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芯的头部上具有伸入至第一出水口内并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匹配设置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阀芯的底部上具有能够与第一背压腔活动密封的第一活塞部,且所述第一阀芯上具有连通第一背压腔和出水通道的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阀芯上还固定安装有能够将第一出水口密封封堵住的第一密封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阀体内具有一第二背压腔,所述第二背压腔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腔室,所述第二阀芯活动安装于第二背压腔的敞口端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于第二阀体内,并作用于第二阀芯,以对所述第二阀芯产生将其推向刷圈出水口的弹力;所述第二背压腔的密封端上设置有一第二泄压孔,所述第二泄压孔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设置的第二泄压垫,所述第二泄压垫能够将第二泄压孔封堵住和能够让第二泄压孔处于打开状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芯的头部上具有伸入至第二出水口内并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匹配设置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阀芯的底部上具有能够与第二背压腔活动密封接触的第二活塞部,所述第二阀芯上具有连通第二背压腔和出水通道的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二阀芯上还固定安装有能够将刷圈出水口密封封堵住的第二密封件。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包括具有一水箱的坐便器本体,所述坐便器本体的水箱内安装有如上任一所述的进水阀。
[0014]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进水阀将防虹吸组件设置于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进水口的前端,进入至进水阀本体内的水先经过防虹吸组件后,再分别从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对应的出水口流出,使得坐便器水箱中的水箱补水阀和刷圈出水阀可以共用相同的防虹吸组件,使得进水阀的结构更加紧凑,在水箱内占据的空间也更小。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了进水阀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了进水阀中的防虹吸组件在正常水压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示出了进水阀中的防虹吸组件在防虹吸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5示出了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6示出了进水阀中的第一控制阀组件在止水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7示出了图6中C处的放大图。
[0022]图8示出了进水阀中的第二控制阀组件在通水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9示出了图8中C处的放大图。
[0024]图10示出了进水阀中的第二控制阀组件在止水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11示出了图10中D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包括进水阀本体1、安装于进水阀本体1上的第一控制阀组件2、第二控制阀组件3和一防虹吸组件4。
[00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组件2用于控制水箱的补水,因此也将其称作水箱补水阀,第二控制阀组件3则用于控制刷圈水的流出,因此也将其称作刷圈出水阀。防虹吸组件4包括防虹吸单向阀41和设置于进水阀本体1上的补气孔42,其中防虹吸组件4设置于第一控制阀组件2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进水口的前端,进入至进水阀本体1内的水先经过防虹吸组件4后,再分别从第一控制阀组件2和第二控制阀组件3对应的出水口流出,坐便器水箱中的水箱补水阀和刷圈出水阀可以共用相同的防虹吸组件,使得进水阀的结构更加紧凑,在水箱内占据的空间也更小。
[0030]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阀本体、安装于进水阀本体上的第一控制阀组件、第二控制阀组件和一防虹吸组件,所述防虹吸组件包括防虹吸单向阀和设置于进水阀本体上的补气孔,所述进水阀本体内具有一过水通道,所述防虹吸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过水通道内,且所述防虹吸单向阀在防虹吸状态下将所述过水通道分为位于其前端的进水通道和位于其后端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本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下端为进水口,所述防虹吸单向阀活动安装于内管上端的出水口内,并在所述内管的进水口至出水口之间形成所述进水通道;所述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并且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与内管出水口相连通设置的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外管在正对防虹吸单向阀的位置上设置有一补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虹吸单向阀包括了单向阀主体,所述单向阀主体间隙配合的设置于内管中,所述单向阀主体的顶部固定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能够补气孔封堵的上顶面以及将内管的进水口封堵住的下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第一弹性件和抬杆,所述第一阀体内具有一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背压腔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腔室,所述第一阀芯活动安装于第一背压腔的敞口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第一阀体内,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阀芯,以对所述第一阀芯产生将其推向水箱出水口的弹力;所述第一背压腔的密封端上设置有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秒易净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