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的致密岩心气体驱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09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致密岩心气体驱替装置,包括:恒温箱,恒温箱内设置有岩心夹持筒和孔隙度测试组件;恒温箱外设置有液体注入组件、气体注入组件、抽真空组件和回压组件;岩心夹持筒的左端分别连接液体注入组件和气体注入组件,岩心夹持筒的右端分别连接回压组件和抽真空组件,岩心夹持筒的侧部还设置有环压组件;孔隙度测试组件的左端分别连接液体注入组件和气体注入组件,孔隙度测试组件的右端分别连接回压组件和抽真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一个装置上完成岩心孔隙度、渗透率测试以及超临界CO2驱替实验多种实验,避免了反复的装卸岩心,提高了实验的测试效率及准确性,具有安装空间小、实验功能强等优点。实验功能强等优点。实验功能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致密岩心气体驱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驱替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致密岩心气体驱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CO2排放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致力于寻找各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案,目前实施CO2地质封存被视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减排方式。CO2地质封存是将CO2注入到地下深度达到800m以上且具有适当封闭条件的地层中进行埋存,此处地层的压力和温度都超过了CO2的超临界状态(7.38MPa,31.1℃)。为了确保CO2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针对致密岩心开展一系列的室内模拟实验,包括岩心孔隙度、渗透率测试以及超临界CO2驱替实验等,以期为储盖层的优选和盖层密封性的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然而目前的实验装置一般不能同时满足以上需求,为了得到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超临界CO2突破压力等数据,需要采用多个装置进行实验且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反复的装卸岩心。这不仅会对岩心造成损坏,破坏实验环境的一致性,导致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降低;还会增加实验操作空间和时间,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致密岩心气体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注入组件(1),所述液体注入组件(1)的输出端包含串接有第一阀门(101)的第一连接管(102)和串接有第二阀门(103)的第二连接管(104);气体注入组件(2),所述气体注入组件(2)的输出端包含串接有第三阀门(201)的第三连接管(202)和串接有第四阀门(203)的第四连接管(204);回压组件(3),所述回压组件(3)的输出端包含串接有第五阀门(301)的第五连接管(302)和串接有第六阀门(303)的第六连接管(304);抽真空组件(4),所述抽真空组件(4)的输出端包含串接有第七阀门(401)的第七连接管(402)和串接有第八阀门(403)的第八连接管(404);恒温箱(5),所述恒温箱(5)内设置有岩心夹持筒(6),所述岩心夹持筒(6)的左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三连接管(202),所述岩心夹持筒(6)的右端分别连接第五连接管(302)和第七连接管(402);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3);所述第五连接管(302)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表(14);所述岩心夹持筒(6)的侧部设置有环压组件(7),所述环压组件(7)包含环压泵(701),所述环压泵与岩心夹持筒(6)的侧部通过第九连接管(702)连接,所述第九连接管(702)上设置有第九阀门(703)和第七压力表(704);所述恒温箱(5)内还设置有孔隙度测试组件(8),所述孔隙度测试组件(8)的左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管(104)和第四连接管(204),所述孔隙度测试组件的右端分别连接第六连接管(304)和第八连接管(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致密岩心气体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度测试组件(8)包含参考缸(801)和样品缸(802),所述参考缸(801)和样品缸(802)之间通过第十连接管(807)连接,所述第十连接管(807)上设置有第十阀门(803);所述参考缸(801)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表(804);所述样品缸(802)上设置有第四压力表(805);所述样品缸(802)与第十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奚茹茹桂绪阴冬旭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