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控渔业水体污染的蚌类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088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防控渔业水体污染的蚌类养殖装置,属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PP管、第二PP管及蚌笼,所述第一PP管及第二PP管组成矩形框架,在框架上通过橡皮筋连接设有若干个蚌笼,所述第一PP管及第二PP管各有两根,所述第一PP管的一端设有膨胀口,另一端焊接设置有螺母;所述第二PP管的一端设有收缩口,另一端设有槽口,膨胀口与收缩口相连接,螺母与槽口相连接,通过螺钉将第一PP管在槽口上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槽口移动至适宜的宽度,其高度可根据水深的变化通过浮子的浮力和橡皮筋的伸缩性进行自动调节,蚌笼通过橡皮筋的伸缩性始终均匀分布于水体,不仅便携,还大幅提高了蚌类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防控渔业水体污染的蚌类养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防控渔业水体污染(包括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蚌类养殖装置,属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技术介绍

[0002]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渔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目前我国淡水渔业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江河重要渔业水域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和铜(Cu)的超标率分别高达96.0%、39.1%、42.0%和13.7%;湖泊和水库重要渔业水域TN、TP、COD
Mn
和Cu的超标率分别高达91.2%、85.4%、65.2%和8.1%;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陆)TN、TP、COD
Mn
和Cu的超标率分别为99.1%、1.8%、6.1%和2.4%。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淡水渔业水体污染进行有效防控。
[0003]蚌类(如背角无齿蚌)作为“不投饵滤食性”代表性水产生物之一,具有强大的不间断滤水功能,以水环境中的藻类、细菌、浮游动物、有机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防控渔业水体污染的蚌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P管(1

1)、第二PP管(1

3)及蚌笼(4

1),所述第一PP管(1

1)及第二PP管(1

3)组成矩形的框架(1),在框架(1)上通过橡皮筋(4

2)连接设有若干个蚌笼(4

1),所述蚌笼(4

1)为竖直并排设于框架(1)上;所述第一PP管(1

1)的一端设有膨胀口(1

2),第一PP管(1

1)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不锈钢材料的螺母(3),所述第二PP管(1

3)的一端设有收缩口(1

4),第二PP管(1

3)的另一端设有槽口(1

5),其中膨胀口(1

2)与收缩口(1

4)相连接,螺母(3)与槽口(1

5)相连接,通过螺钉(2)将第一PP管(1

1)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报杨健刘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