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06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红薯根植技术领域的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中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顶部与第一空腔的顶部腔壁固定连接,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盒转动连接,固定盒的内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齿轮、锥齿轮、第一转盘、气缸、双向螺纹杆、伸缩杆和弧形板的配合,实现代替人工对砂质土壤进行挖坑,提高了红薯移栽挖坑的工作效率,且在挖坑的同时能够将红薯苗带入土坑中,并在不损伤红薯苗的情况下弧形板向上移动,完成红薯苗的移栽,降低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红薯移栽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红薯移栽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红薯移栽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薯根植
,具体为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萌番薯等。
[0003]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

13厘米,宽3

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

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0004]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

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0005]由于红薯种植的土壤大多为砂质土壤,故在对红薯移栽时,需要种植人员手动操作铁锹对土壤进行挖坑处理,而砂质土壤的土质较为松散,导致在挖坑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手动将红薯苗分散完毕后放置于土坑中,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不断的弯腰,过程耗时费力,使得红薯移栽的工作效率较低,长期以往还容易造成种植人员的腰肌劳损。
[0006]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红薯种植的土壤大多为砂质土壤,故在对红薯移栽时,需要种植人员手动操作铁锹对土壤进行挖坑处理,而砂质土壤的土质较为松散,导致在挖坑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手动将红薯苗分散完毕后放置于土坑中,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不断的弯腰,过程耗时费力,使得红薯移栽的工作效率较低,长期以往还容易造成种植人员的腰肌劳损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中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部均匀固定安装有齿牙,所述第一转盘的中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右端顶部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腔壁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转盘外壁设置的齿牙啮合,所述第一转盘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并嵌入所述固定盒的顶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
述固定盒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杆体左右两端均匀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双向螺纹杆的杆体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贯穿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端上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的右端位于把手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右端下部设置有防尘盖。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端腰线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行走滚轮,行走滚轮共设置有四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外壁均匀开设有齿牙。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锥齿轮贯穿所述固定盒顶部的环形槽,所述固定盒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板贯穿所述固定盒底部的矩形槽。
[0014]优选的,所述的内部均安装有于所述双向螺纹杆相对应的螺纹套,螺纹套与所述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齿轮、锥齿轮、第一转盘、气缸、双向螺纹杆、伸缩杆和弧形板的配合,实现代替人工对砂质土壤进行挖坑,提高了红薯移栽挖坑的工作效率,且在挖坑的同时能够将红薯苗带入土坑中,并在不损伤红薯苗的情况下弧形板向上移动,完成红薯苗的移栽,降低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红薯移栽的工作效率。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
箱体,001

第一空腔,101

出料口,102

进料口,2

电机,3
‑ꢀ
控制面板,4

齿轮,41

短杆,5

弧形板,6

固定盒,7

伸缩杆,8

第一转盘,9

气缸,10

第一锥齿轮,110

第二锥齿轮,12

双向螺纹杆, 13

移动块,14

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中固定安装有电机2,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001,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的外部均匀固定安装有齿牙,第一转盘8的中部安装有气缸9,气缸9的顶部与第一空腔001 的顶部腔壁固定连接,第一转盘8的顶部与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腔壁转动连接,第一空腔001的右端顶部设置有短杆41,短杆41的顶部贯穿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腔壁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短杆41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4,齿轮4与第一转盘8外壁设置的齿牙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薯苗移栽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中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001),所述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转盘(8),所述第一转盘(8)的外部均匀固定安装有齿牙,所述第一转盘(8)的中部安装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腔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8)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001)的右端顶部设置有短杆(41),所述短杆(41)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空腔(001)的顶部腔壁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4),所述齿轮(4)与所述第一转盘(8)外壁设置的齿牙啮合,所述第一转盘(8)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6),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并嵌入所述固定盒(6)的顶部,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盒(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2),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杆体左右两端均匀安装有移动块(13),所述移动块(13)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弧形板(5),所述双向螺纹杆(12)的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新禾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