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701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包括热水解沉石缓冲罐、进泥管路、冷却管路、排泥管路和PLC控制器,所述进泥管路、冷却管路和排泥管路均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连接,进泥管路上设有进泥阀和进泥流量计,冷却管路上设有冷却调节阀、冷却流量计和冷却手动阀,热水解沉石缓冲罐上设有测温单元,测温单元、冷却调节阀和冷却流量计均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热水解沉石缓冲罐上增加了进泥流量计、冷却流量计和冷却手动阀,对进泥量Q1和冷却水量Q2进行监控,解决了污泥含水率不可控的问题和热水解沉石缓冲罐污泥温度T2不可控的问题。温度T2不可控的问题。温度T2不可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泥处置行业中,热水解系统被应用得越来越多,有着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但都有着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热水解系统热水解罐排泥降温问题。
[0003]污泥处理的过程主要为:泥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及干化,前端工艺为料仓+ 浆化+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污泥进入料仓由柱塞泵打入浆化机,经过浆化后的污泥再进入热水解罐,热解后的污泥经过冷却降温到工艺指标温度(56℃左右)后再打入消化系统。热水解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热水解排泥问题。该项目(热水解系统)选择的排泥泵是一款耐池的螺杆泵,其万向节的保护套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损坏,严重影响热水解的运行。究其原因,是由于热水解罐排出的污泥温度过高(超过100℃)引起的。针对该现象,现有技术提出了解决了热水解排泥温度过高而导致排泥泵故障的结构。但是现有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打开冷却水阀往沉石缓冲冷却罐内加水,至于加多加少并没有控制。正因为冷却水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污泥含水率和温度都不可控,导致后期运行出现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热水解排泥温度不稳定以及含水率不可控问题的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包括热水解沉石缓冲罐、进泥管路、冷却管路、排泥管路和PLC控制器,所述进泥管路、冷却管路和排泥管路均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连接,所述进泥管路上设有进泥阀和进泥流量计,所述冷却管路上设有冷却调节阀、冷却流量计和冷却手动阀,所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上设有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冷却调节阀和冷却流量计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内设有搅拌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温控水系统还包括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连通,所述排气管路上设有排气阀。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管路和排气管路设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的上端,所述排泥管路设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的下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泥管路上设有排泥螺杆泵和排泥阀。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的底部设有排渣阀。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温单元为温度传感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该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在PLC控制器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冷却调节阀的开关来实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的控温和控水功能,在热水解沉石缓冲罐上增加了进泥流量计和冷却流量计,对进泥量Q1和冷却水量Q2进行监控。热水解沉石缓冲罐的进泥量Q1、冷却水量Q2、冷却手动阀和PLC控制系统之间的控制关系,解决了污泥含水率不可控的问题。热水解沉石缓冲罐的污泥温度T2、冷却调节阀和PLC控制器之间的控制关系,解决了热水解沉石缓冲罐污泥温度T2不可控的问题。运行人员只需要根据PLC控制器给出的热水解沉石缓冲罐污泥含水率的报警信号,调节冷却手动阀开度即可,在工艺指标没有大的变化下,经过调节好后的冷却手动阀开度在之后的运行过程中基本不用再调。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0017]图中各标号表示:
[0018]1、热水解沉石缓冲罐;2、进泥管路;3、冷却管路;4、排泥管路;5、进泥阀;6、进泥流量计;7、冷却调节阀;8、冷却流量计;9、冷却手动阀;10、测温单元;11、搅拌器; 12、排气管路;13、排气阀;14、排泥螺杆泵;15、排泥阀;16、排渣阀;17、污泥水解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包括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进泥管路2、冷却管路3、排泥管路4和PLC控制器,进泥管路2、冷却管路3和排泥管路4均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连接,进泥管路2上设有进泥阀5和进泥流量计6,冷却管路3上设有冷却调节阀7、冷却流量计8和冷却手动阀9,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上设有测温单元10,测温单元10、冷却调节阀7和冷却流量计8均与PLC控制器连接。进泥管路2 入口连接上游的污泥热水解罐17,出口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连接,冷却管路3与冷却水源连接。排泥管路4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排出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
[0021]工作时,进泥管路2上的进泥阀5打开,污泥热水解罐17内的热水解泥通过进泥管路2 输送至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内,同时,冷却管路3的冷却调节阀7和冷却手动阀9打开,冷却水进入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此时,冷却流量计8、进泥流量计和测温单元10监测到数据会反馈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相关数据给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 的目标温度为T1(T1可设定为90℃,该温度可根据需求来设定),当测温单元10监测的温度T2大于T1时,PLC控制器就会打开冷却调节阀7,并会根据T1和T2的差值大小给出冷却调节阀7的开度大小;T1和T2差值(T2

T1)越大,冷却调节阀7的开度越大,当T2温度等于或者大于95℃(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不能大于100℃)时,冷却调节阀7的开度为100%;当T2小于等于T1时,冷却调节阀7处于关闭状态。
[0022]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流量计8和进泥流量计6会实时监测冷却水和污泥的瞬时流量,并向PLC控制器发送用于计算累计的脉冲信号。PLC控制器根据冷却流量计8和进泥流量计6 的脉冲信号和每个污泥热水解罐17的排泥时间计算出每个污泥热水解罐17或者每一批次的排泥量Q1和冷却水量Q2,每个污泥热水解罐17的排泥时间为进泥阀5每次从开启到
关闭这段时间(因为每个污泥热水解罐17的实际排泥时间不一样);根据Q1、Q2和污泥热水解罐17热解后的污泥含水率(上游系统检测计算得出的)可算出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的污泥含水率W1,当W1大于工艺要求的污泥含水率W2时,PLC控制器发出警报,提醒运行人员手动调节冷却手动阀9,降低冷却水的管径流量(最大流量),整个过程中确保W1小于工艺要求的污泥含水率W2。
[0023]该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在PLC控制器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冷却调节阀7 的开关来实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的控温和控水功能,解决热水解排泥温度不稳定以及含水率不可控的问题。在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上增加了进泥流量计6和冷却流量计8,对进泥量 Q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进泥管路(2)、冷却管路(3)、排泥管路(4)和PLC控制器,所述进泥管路(2)、冷却管路(3)和排泥管路(4)均与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连接,所述进泥管路(2)上设有进泥阀(5)和进泥流量计(6),所述冷却管路(3)上设有冷却调节阀(7)、冷却流量计(8)和冷却手动阀(9),所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上设有测温单元(10),所述测温单元(10)、冷却调节阀(7)和冷却流量计(8)均与PLC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解沉石缓冲罐(1)内设有搅拌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解沉石缓冲冷却罐控温控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控水系统还包括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铁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