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旋转阳极及X射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93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1
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包括固定座(10)、内转轴(20)、第二滚动轴承(40)以及数个第一滚动轴承(30)。转轴穿设于固定座的容纳腔。第二滚动轴承包括第二外环(42)、第二内环(44)和一组第二滚动体(46)。第二外环设置于容纳腔内对应内转轴的端部处。第二内环固定于内转轴。第二滚动体设置于第二外环和第二内环之间。第一滚动轴承包括第一外环(32)、第一内环(34)和一组第一滚动体(36)。两个第一外环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开口处。第一内环固定于内转轴。第一滚动体设置于第一外环和第一内环之间。轴承组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应对大负载的阳极靶盘以及高转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轴承组件的旋转阳极及X射线管。旋转阳极及X射线管。旋转阳极及X射线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旋转阳极及X射线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本技术还涉及具有上述轴承组件的旋转阳极及X射线管。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管在工作状态时,轴承组件带动阳极靶盘做高速旋转运动,阳极靶盘以此承受来自阴极组件的电子束轰击从而产生X射线。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为了提高X射线管的使用性能,轴承组件需要应对大负载的阳极靶盘以及高转速。目前常选用液态金属作为轴承转动部件的填充剂,替代了传统轴承的滚动摩擦,不仅噪声低,而且耐热性能好。但液态金属轴承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高,轴承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应对大负载的阳极靶盘以及高转速。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阳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应对大负载的阳极靶盘以及高转速。
[0005]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管,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应对大负载的阳极靶盘以及高转速。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旋转阳极包括一个阳极靶盘、一个连接轴以及一个转子铜套。轴承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座、一个内转轴、一个第二滚动轴承以及数个第一滚动轴承。固定座形成有一个圆柱状的容纳腔,容纳腔在其轴向上的一端具有一个连通固定座表面的开口。内转轴的轴向上的一端同轴地穿设于容纳腔,内转轴能够连接连接轴、阳极靶盘和转子铜套,并且在连接之后整体的重心位于内转轴在容纳腔外接近开口的位置。第二滚动轴承包括一个第二外环、一个第二内环和一组第二滚动体。第二外环同轴地设置于容纳腔内对应内转轴的端部的位置。第二内环同轴地固定于内转轴。一组第二滚动体可滚动地设置于第二外环和第二内环之间。第一滚动轴承的数量大于第二滚动轴承的数量。各第一滚动轴承包括一个第一外环、一个第一内环和一组第一滚动体。第一外环同轴地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开口的位置,数个第一外环沿容纳腔的轴向并列设置。第一内环同轴地固定于内转轴。一组第一滚动体可滚动地设置于第一外环和第一内环之间,并且各组第一滚动体的数量与一组第二滚动体的数量相同。
[0007]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内转轴在使用时能够连接连接轴、阳极靶盘和转子铜套并组合成阳极转动组件,并且在连接之后整体的重心位于内转轴在容纳腔外接近开口的位置,在容纳腔内接近阳极转动组件的重心位置设置数个第一滚动轴承,使数个第一滚动轴承共同承担阳极转动组件高速旋转所带来的较大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在容纳腔内远离阳极转动组件的重心位置设置一个第二滚动轴承,使一个第二滚动轴承承担阳极转动组件高速旋转所带来的较小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
轴承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数个第一滚动轴承使第一滚动体的数量增多,承载区域内接触点随之变多,各第一滚动体的接触应力降低,整体承载能力增加,使阳极转动组件旋转更加稳定。轴承组件在不改变滚动轴承结构的基础上极大提升轴承组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能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应对大负载的阳极靶盘以及高转速。
[0008]在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环的外表面形成有形状对应第一滚动体的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内环的内表面形成有形状对应第二滚动体的第二定位凹槽。借此能够防止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相对于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滑动。
[0009]在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外环的内表面凸起形成一个沿容纳腔的轴向抵靠第一滚动体的第一凸环。第二外环的内表面凸起形成一个沿容纳腔的轴向抵靠第二滚动体的第二凸环。轴承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撑卡环,其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支撑卡环能够通过缺口沿内转轴的径向套设于内转轴上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之间的部分,并且沿内转轴的轴向支撑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借此将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定位于内转轴。
[0010]在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承组件还包括一个卡簧以及一个弹性件。卡簧设置于容纳腔的开口处并能够阻挡第一外环向容纳腔的外部移动。弹性件设置于容纳腔,弹性件作用于容纳腔的内表面和第二外环,以提供使第二外环朝向第一外环运动的弹性力。借此便于内转轴、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的安装,并且在安装后定位。
[0011]在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形成于内转轴。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0012]在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为球形。借此使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具有更好的滚动特性。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旋转阳极,包括一个上述的轴承组件、一个连接轴、一个阳极靶盘以及一个转子铜套。连接轴的一端同轴地连接内转轴位于容纳腔外的一端。阳极靶盘同轴地固定于连接轴的另一端。转子铜套套设于固定座并且轴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轴。其中,内转轴、连接轴、阳极靶盘和转子铜套的整体的重心位于内转轴在容纳腔外接近开口的部分。
[0014]在旋转阳极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接轴在固定连接内转轴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内转轴在固定连接连接轴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旋转阳极还包括数个固定螺栓,各固定螺栓沿平行于连接轴的轴向的方向穿设于第一连接部并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二连接部。借此便于连接轴和内转轴的连接组装。
[0015]在旋转阳极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接轴和转子铜套为一体结构。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包括上述的旋转阳极。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8]图1是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用于说明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在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III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时图2中IV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10 固定座
[0024]11 容纳腔
[0025]12 开口
[0026]20 内转轴
[0027]22 第二连接部
[0028]30 第一滚动轴承
[0029]32 第一外环
[0030]33 第一凸环
[0031]34 第一内环
[0032]35 第一定位凹槽
[0033]36 第一滚动体
[0034]40 第二滚动轴承
[0035]42 第二外环
[0036]43 第二凸环
[0037]44 第二内环
[0038]45 第二定位凹槽
[0039]46 第二滚动体
[0040]51 卡簧
[0041]52 支撑卡环
[0042]53 弹性件
[0043]6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所述旋转阳极包括一个阳极靶盘、一个连接轴以及一个转子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座(10),其形成有一个圆柱状的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在其轴向上的一端具有一个连通所述固定座(10)表面的开口(12);一个内转轴(20),其轴向上的一端同轴地穿设于所述容纳腔(11),所述内转轴(20)能够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阳极靶盘和所述转子铜套,并且在连接之后整体的重心位于所述内转轴(20)在所述容纳腔(11)外接近所述开口(12)的位置;一个第二滚动轴承(40),其包括:一个第二外环(42),其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对应所述内转轴(20)的端部的位置,一个第二内环(44),其同轴地固定于所述内转轴(20),和一组第二滚动体(46),一组所述第二滚动体(46)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42)和所述第二内环(44)之间;以及数个第一滚动轴承(30),所述第一滚动轴承(30)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滚动轴承(40)的数量,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30)包括:一个第一外环(32),其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靠近所述开口(12)的位置,数个所述第一外环(32)沿所述容纳腔(11)的轴向并列设置,一个第一内环(34),其同轴地固定于所述内转轴(20),和一组第一滚动体(36),一组所述第一滚动体(36)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32)和所述第一内环(34)之间,并且各组所述第一滚动体(36)的数量与一组所述第二滚动体(46)的数量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34)的外表面形成有形状对应所述第一滚动体(36)的第一定位凹槽(35),所述第二内环(44)的内表面形成有形状对应所述第二滚动体(46)的第二定位凹槽(4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阳极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外环(32)的内表面凸起形成一个沿所述容纳腔(11)的轴向抵靠所述第一滚动体(36)的第一凸环(33);所述第二外环(42)的内表面凸起形成一个沿所述容纳腔(11)的轴向抵靠所述第二滚动体(46)的第二凸环(43);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撑卡环(52),其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所述支撑卡环(52)能够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灿彬聂西鹏刘羽桐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爱克斯射线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