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654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包括:安装箱;进料孔,所述进料孔设置于安装箱的顶部;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安装箱左侧的顶部;安装竖板,所述安装竖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通过第四锥形齿的转动带动转动轴和出料片进行转动,通过出料片的转动将培养料输送出进行装袋,效率得到的有效的提高,避免了人工装袋辛苦的步骤,使培养料的搅拌与装袋形成一个生产链,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时间成本。度上节约了生产时间成本。度上节约了生产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灰树花培养领域,尤其涉及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夏秋季发生于栎树、板栗、栲树、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及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木质部成了灰树花的主要营养源。海拔800米以上,日降水量达200毫米的年份,灰树花发生较好。
[0003]灰树花一定要选用经生产验证,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的优良菌种。无论是引进的或自己分离的菌种,在大规模扩接前都应进行出菇试验。灰树花培养料的配方包括:硬杂木屑75%,麸皮10%,谷糠(非稻壳)10%,玉米面3%,糖1%,石膏、石灰各0.5%。
[0004]在相关技术中,传统灰树花培养料大多使用人工进行装袋,一手扶袋,一手装袋,边装边压,工作效率十分的低下且异常辛苦。并且,在使用机械装袋时,需要提前对培养料进行均匀混合,然后才能进行装袋,过程十分的繁琐,且十分浪费时间。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人工装袋异常辛苦且机械装袋的前提太过繁琐,浪费时间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包括:安装箱;
[0008]进料孔,所述进料孔设置于安装箱的顶部;
[0009]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安装箱左侧的顶部;
[0010]安装竖板,所述安装竖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
[0011]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放置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放置箱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放置箱的外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左端依次贯穿安装箱的左侧和安装竖板的左侧且延伸至安装竖板的右侧,所述搅拌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架;
[0012]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左端转动连接于安装箱的左侧;
[0013]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的左侧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右侧。
[0014]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与安装箱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周侧面且位于安装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周侧面套设有皮带。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锥形齿的左端转动连接安装箱的左侧,所述第一锥形齿的周侧面且位于安装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盘传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转动连接
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与第一锥形齿啮合,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
[0017]优选的,所述安装竖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第四锥形齿,所述第四锥形齿与第三锥形齿啮合。
[0018]优选的,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贯穿安装竖板的右侧且延伸至安装竖板的左侧,所述转动轴的左端与第四锥形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周侧面且位于安装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片。
[0019]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壁的右侧与安装竖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与安装箱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
[00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的转动带动搅拌架进行转动,结构简单实用,可以有效的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第三锥形齿的转动带动第四锥形齿进行转动,第四锥形齿的转动带动转动轴和出料片进行转动,通过出料片的转动将培养料输送出进行装袋,效率得到的有效的提高,避免了人工装袋辛苦的步骤,使培养料的搅拌与装袋形成一个生产链,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电机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抽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安装箱;2、进料孔;3、安装板;4、安装竖板;5、搅拌组件;51、放置箱;52、电机;53、搅拌杆;54、搅拌架;55、第一转动盘;6、驱动组件;61、第一锥形齿;62、第二转动盘;63、固定架;64、转动杆;65、第二锥形齿;66、第三锥形齿;67、第四锥形齿;7、出料组件;71、转动轴;72、出料片;8、皮带;9、支撑架;10、抽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机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抽拉板的结构示意图,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
[0028]进料孔2,进料孔2设置于安装箱1的顶部;
[0029]安装板3,安装板3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安装箱1左侧的顶部;
[0030]安装竖板4,安装竖板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
[0031]搅拌组件5,搅拌组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的底部,搅拌组件5包括放置箱51,放置箱5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的底部,放置箱5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轴贯穿放置箱51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放置箱51的外部,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
连接有搅拌杆53,搅拌杆53的左端依次贯穿安装箱1的左侧和安装竖板4的左侧且延伸至安装竖板4的右侧,搅拌杆53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架54,电机52为三相异步电机,且外接有电源;
[0032]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的左端转动连接于安装箱1的左侧;
[0033]出料组件7,出料组件7的左侧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6的右侧。
[0034]搅拌杆53与安装箱1转动连接,搅拌杆53的周侧面且位于安装箱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55,第一转动盘55的周侧面套设有皮带8。
[0035]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锥形齿61,第一锥形齿61的左端转动连接安装箱1的左侧,第一锥形齿61的周侧面且位于安装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盘62,第二转动盘62通过皮带8与第一转动盘55传动连接。
[0036]安装箱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3,固定架6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4,转动杆6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65,第二锥形齿65与第一锥形齿61啮合,转动杆6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66。
[0037]安装竖板4底部的左侧设置有第四锥形齿67,第四锥形齿67与第三锥形齿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进料孔(2),所述进料孔(2)设置于安装箱(1)的顶部;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安装箱(1)左侧的顶部;安装竖板(4),所述安装竖板(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搅拌组件(5),所述搅拌组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的底部,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放置箱(51),所述放置箱(5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的底部,所述放置箱(5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2),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贯穿放置箱(51)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放置箱(51)的外部,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53),所述搅拌杆(53)的左端依次贯穿安装箱(1)的左侧和安装竖板(4)的左侧且延伸至安装竖板(4)的右侧,所述搅拌杆(53)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架(54);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的左端转动连接于安装箱(1)的左侧;出料组件(7),所述出料组件(7)的左侧固定连接于驱动组件(6)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3)与安装箱(1)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53)的周侧面且位于安装箱(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55),所述第一转动盘(55)的周侧面套设有皮带(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树花培养料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锥形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厚鹏杨善银张以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