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615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包括:用户终端、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生成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将该数据传输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将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传输至神经计算模块,神经计算模块根据该数据得到手势三维视频图像,并回传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将手势三维视频图像传输至虚拟视觉模块进行三维虚拟展现;用户终端将手势三维视频图像通过无线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远程在线存储并显示手势三维视频图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成本低,用户体验真实。用户体验真实。用户体验真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新型通信领域与虚拟视觉交叉融合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5G和云计算是新一个十年的发展风口,加速发展5G和云计算技术是我国新一个十年的经济和战略布局,掌握5G通信核心科技相当于抓住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的王牌,是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总趋势。
[0003]目前VR和AR技术尚未普及,而且数据实时渲染的所需的运算力极高。VR需要超高分辨率屏幕和笨重的光学系统,AR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是基于LiDAR摄像头的TOF方案,第一款搭载LiDAR的设备是2020款iPad Pro,硬件普及遥遥无期。
[0004]5G通信技术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发展布局,未来科技的风口必定是数据云处理:日后的“手机”只充当显示和交互设备,利用5G传输待处理数据到云端服务器再返回数据,5G能够为我们实现“零延迟”,而云端计算必定为用户以更低的资费提供更高的性能,更好的服务。
[0005]而伴随着5G技术的到来,VR应用也必将得到推广。当下VR设备的交互局限于无线手柄,未能为消费者市场带来质的突破,而手势交互被认为是VR最合理、最便利的交互方式,因此手势识别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0006]对此项目并不局限于“全息演示”平台,伴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出现,人们的移动设备也将迎来革新。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技术让生活越来越方便,依靠5G的低延迟性和云端计算的强大性能和低成本,本技术目的为此项目发展成为一种用户
‑<br/>云端

用户模式的便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以手势控制、三维显示、5G云通信的方式,以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交互便携系统为代表,拓展现有便携设备的交互方式,以更便携、方便的方式用较低成本地为5G技术探索一种新用途。
[0008]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
[0009]所述用户终端分别与所述的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依次连接;所述5G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0010]所述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用于生成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用户终端;
[0011]所述用户终端将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传输至所述神经计算模块,所述神经计
算模块根据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得到手势三维视频图像,并回传至所述用户终端;
[0012]所述用户终端将手势三维视频图像传输至所述虚拟视觉模块进行三维虚拟展现;
[0013]所述用户终端将手势三维视频图像通过所述5G通信模块无线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远程在线存储并显示手势三维视频图像。
[0014]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5]用户可以通过简明的手势,如滑动、点击、输入字符等方式操控定制的Android系统,搭配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目标追踪与人脸识别解锁,相较于传统手机,“零”学习成本。搭配5G云计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和游戏体验。可以加配Intel Movidius神经计算棒实现边缘计算,部分数据以5G网络发送到云端,云端将数据处理并存储后,再以5G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用户设备并进行可视化,通过显示设备以VR虚拟视觉形式向用户显示内容,革新了现有VR的操作方式。
[0016]以手势交互VR系统为例,云服务器部分运行CentOS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备的操作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并以5G通信反馈到用户端,由于5G的低延时性,用户将察觉不到明显延迟。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技术系统框图;
[0018]图2:本技术作为手势交互VR系统的案例信息处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与附图2介绍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
[0021]所述用户终端分别与所述的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依次连接;所述5G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0022]所述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用于生成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用户终端;
[0023]所述用户终端将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传输至所述神经计算模块,所述神经计算模块根据空间与手势三维点云数据得到手势三维视频图像,并回传至所述用户终端;
[0024]所述用户终端将手势三维视频图像传输至所述虚拟视觉模块进行三维虚拟展现;
[0025]所述用户终端将手势三维视频图像通过所述5G通信模块无线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远程在线存储并显示手势三维视频图像。
[0026]所述用户终端的型号为:树莓派4b
[0027]所述虚拟视觉模块的型号为:HTC VIVE PRO
[0028]所述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的型号为:TI IWR1642
[0029]所述神经计算模块的型号为:Intel Movidius II
[0030]所述5G通信模块的型号为:中国移动F03X
[0031]云端服务器
[0032]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如下:
[0033]由于该技术具有标准显示、输入、输出设备,具备USB总线的模块拓展功能,故可以拓展为手势交互便携系统、云电脑。本技术商业化后可用作互动广告系统、博物馆文物复刻展示系统。
[0034]附图2以手势交互便携系统为例,用户端系统采用5V DC供电。用户终端采用树莓派4B。下述模块与树莓派均采用USB总线方式连接。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采用TI公司的IWR1642,5G通信模块采用中国移动F03X,神经计算模块采用英特尔MovidiusII神经计算棒。其中虚拟视觉模块采用HTC VIVE PRO,包括显示模块与VR光学模块,能够实现VR显示功能,5G通信模块采用中国移动F03X,能够以5G方式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
[0035]附图2以手势交互便携VR系统为例,用户端毫米波雷达可以捕捉到用户的手势,如滑动、点击、输入字符等操作。毫米波雷达将操作信息通过USB总线输入到树莓派内运行定制的Android系统并对应相对进程进行处理后,通过USB总线将数据传输到MovidiusII神经计算棒进行图像处理,部分数据通过USB总线传输到5G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云服务器处理完毕相应数据并存储后再以5G通信返回到用户端。由于5G的低延时性,用户将感受不到任何延时。同时由毫米波手势感应模块搭载的毫米波雷达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采集后通过USB总线传输到树莓派,再通过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分别与所述的虚拟视觉模块、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神经计算模块、5G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依次连接;所述5G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云服务的手势感应三维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手势检测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至钊张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