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81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包括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塑料袋的前侧中间开设有透明窗,所述塑料袋的前侧位于透明窗的左右上角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塑料袋的前后侧位于透明窗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一组所述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塑料袋、透明窗、透气孔、固定块、提手、侧袋身,使用者可以打开塑料袋,将物品分类放入前袋和后袋中,通过保温隔离板将不同的物品分离,通过透明窗可以观察前袋内的物品,方便拿取,透气孔可以使得前袋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物品被捂坏,通过固定块和提手使得使用者方便将塑料袋拎着行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不同物品可以分离。品可以分离。品可以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是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0003]现有的塑料袋不能够将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离,同时一些需要保温的物品也不能够很好的放置在塑料袋中,经常不能够满足现有的生活需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包括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塑料袋的前侧中间开设有透明窗,所述塑料袋的前侧位于透明窗的左右上角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塑料袋的前后侧位于透明窗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一组所述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提手。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料袋的侧面设置有侧袋身,所述塑料袋的前侧的背面设置有前袋,所述塑料袋的后侧的背面设置有后袋,所述塑料袋的中间设置有保温隔离板。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袋的前侧设置有保温袋。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袋包括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袋包括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隔离板位于前袋和后袋之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塑料袋、底板、透明窗、透气孔、固定块、提手、侧袋身、前袋、后袋、保温隔离板、保温袋,使用者可以打开塑料袋,将物品分类放入前袋和后袋中,通过保温隔离板将不同的物品分离,通过透明窗可以观察前袋内的物品,方便拿取,透气孔可以使得前袋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物品被捂坏,通过固定块和提手使得使用者方便将塑料袋拎着行动,大大方便
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不同物品可以分离。
[0014]2、通过后袋、第二防水层、保温棉、第二竹炭纤维层、第二耐磨层、前袋、第一防水层、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耐磨层,当使用者有需要保温的物品需要放置的话可以将物品放入后袋中,后袋中的保温棉可以对物品起到保温的作用,第二防水层可以避免内侧的物品中的水分将后袋浸湿,第二竹炭纤维层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易于分解,第二耐磨层可以避免外袋面摩擦受损,不需要保温的物品放入前袋中,第一防水层避免物品中的水分将前袋浸湿,第一竹炭纤维层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易于分解,第一耐磨层可以避免外袋面摩擦受损,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塑料袋可以多次使用,损坏后能够降解分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中后袋的剖面图;
[0017]图3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中前袋的剖面图。
[0018]图中:1、塑料袋;2、底板;3、透明窗;4、透气孔;5、固定块;6、提手;7、侧袋身;8、前袋;81、第一防水层;82、第一竹炭纤维层;83、第一耐磨层;9、后袋;91、第二防水层;92、保温棉;93、第二竹炭纤维层;94、第二耐磨层;10、保温隔离板;11、保温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包括塑料袋1,塑料袋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塑料袋1的前侧中间开设有透明窗3,塑料袋1的前侧位于透明窗3的左右上角均设置有透气孔4,塑料袋1的前后侧位于透明窗3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5,一组固定块5的上侧设置有提手6。
[0020]在图1中:塑料袋1的侧面设置有侧袋身7,塑料袋1的前侧的背面设置有前袋8,塑料袋1的后侧的背面设置有后袋9,塑料袋1的中间设置有保温隔离板10,后袋9的前侧设置有保温袋11,使用者可以打开塑料袋1,将物品分类放入前袋8和后袋9中,通过保温隔离板10将不同的物品分离,通过透明窗3可以观察前袋8内的物品,方便拿取,透气孔4可以使得前袋8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物品被捂坏,通过固定块5和提手6使得使用者方便将塑料袋1拎着行动,底板2和侧袋身7起到支撑作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不同物品可以分离。
[0021]在图2和3中:后袋9包括第二防水层91,第二防水层91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棉92,保温棉9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竹炭纤维层93,第二竹炭纤维层93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耐磨层94,前袋8包括第一防水层81,第一防水层8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竹炭纤维层82,第一竹炭纤维层8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耐磨层83,保温隔离板10位于前袋8和后袋9之间并将其分离,当使用者有需要保温的物品需要放置的话可以将物品放入后袋9中,后袋9中的保温棉92可以对物品起到保温的作用,第二防水层91可以避免内侧的物品中的水分将后袋9浸湿,第二竹炭纤维层93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易于分解,第二耐磨层94可以避免外袋面摩擦受损,不需要保温的物品放入前袋8中,第一防水层81避免物品中的水分将前袋8浸湿,第一竹炭纤维层82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易于分解,第一耐磨层83可以避免外袋面摩擦受损,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塑料袋1可以多次使用,损坏后能够降解分离。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可以打开塑料袋1,将物品分类放入前袋8和后袋9中,通过保温隔离板10将不同的物品分离,通过透明窗3可以观察前袋8内的物品,方便拿取,透气孔4可以使得前袋8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物品被捂坏,通过固定块5和提手6使得使用者方便将塑料袋1拎着行动,底板2和侧袋身7起到支撑作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不同物品可以分离,当使用者有需要保温的物品需要放置的话可以将物品放入后袋9中,后袋9中的保温棉92可以对物品起到保温的作用,第二防水层91可以避免内侧的物品中的水分将后袋9浸湿,第二竹炭纤维层93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易于分解,第二耐磨层94可以避免外袋面摩擦受损,部分小的物品可以放入保温袋11,不需要保温的物品放入前袋8中,第一防水层81避免物品中的水分将前袋8浸湿,第一竹炭纤维层82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时易于分解,第一耐磨层83可以避免外袋面摩擦受损,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得塑料袋1可以多次使用,损坏后能够降解分离。
[0023]以上所述的,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包括塑料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袋(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所述塑料袋(1)的前侧中间开设有透明窗(3),所述塑料袋(1)的前侧位于透明窗(3)的左右上角均设置有透气孔(4),所述塑料袋(1)的前后侧位于透明窗(3)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5),一组所述固定块(5)的上侧设置有提手(6),所述塑料袋(1)的侧面设置有侧袋身(7),所述塑料袋(1)的前侧的背面设置有前袋(8),所述塑料袋(1)的后侧的背面设置有后袋(9),所述塑料袋(1)的中间设置有保温隔离板(10),所述后袋(9)的前侧设置有保温袋(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