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81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包括面板、进料道、驱动板、限料块,进料道固定安装在面板上,面板上设置有与轴承套圈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一磁极口圆,面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使驱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板与面板之间形成供轴承套圈进出的通道,限料块固定设置在面板上,其位于通道的出口端,当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板向第一磁极口圆的方向移动时,通道与进料道相错开,通道内的轴承套圈落入到第一磁极口圆中,当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板复位时,驱动板将第一磁极口圆中的轴承套圈带回通道中,且通道与进料道相对接。优点是结构简单,拆卸容易,维修方便;在下料时产品表面不容易划伤;同时提高产品上下料的速度,且换型方便。且换型方便。且换型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磨床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磨床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外圈磨削加工是在轴承数控磨床上进行的,将待加工的轴承外圈送至磨床内的加工工位时,需要对应的送料机构。轴承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是全自动磨床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将待磨轴承由料道输送到加工位置,磨削完毕后,再输送到下料道,完成上下料过程。
[0003]目前传统的轴承磨床中的上下料机构在使用时,当第一个轴承套圈完成内孔磨削后,通过推料机构推动第二个套圈,将第一个套圈从磨削部位挤出去,这时第二个套圈被推到第一个套圈的磨削区,在此过程中,套圈之间碰撞厉害,导致加工好的套圈外表面容易出现划伤,影响轴承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解决了轴承套圈在上、下料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造成套圈产品划伤,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同时提高了上、下料的速度及轴承外圈磨削的生产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包括面板、进料道、驱动板、限料块,所述进料道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与轴承套圈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一磁极口圆,所述面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供轴承套圈进出的通道,所述限料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其位于所述通道的出口端,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板向第一磁极口圆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通道与所述进料道相错开,通道内的轴承套圈落入到所述第一磁极口圆中,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板复位时,所述驱动板将第一磁极口圆中的轴承套圈带回通道中,且所述通道与所述进料道相对接。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连接块,所述的气缸固定在所述的面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板靠近所述第一磁极口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驱动板位于通道出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挡块。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位置调节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第二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第一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与所述连接块螺接固定,使得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连接块相固定,且所述调节板的位置可调。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位置调节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板上的第二调节槽,第二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与所述连接块螺接固定,使得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连接块相固
定,且保证所述驱动板的位置可调。
[0012]优选的,所述面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板移动行程的限位机构。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行程挡块和限位块,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行程挡块固定在所述的面板上,所述的行程挡块上设置有移动槽,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行程挡块的移动槽内。
[0014]优选的,所述面板上固定设置有磁极挡板,所述磁极挡板上开设有第二磁极口圆,且所述第二磁极口圆与所述面板上的第一磁极口圆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二磁极口圆的直径与轴承套圈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的第一磁极口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二磁极口圆的直径。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1)、结构简单,拆卸容易,维修方便;
[0017](2)、在产品上、下料的过程轴承套圈的外表面不容易出现划伤;
[0018](3)、且轴承产品上下料由气缸控制,更加稳定且能够提高产品上下料的速度;
[0019](4)、换型方便,更换不同型号的产品只需更换进料道和磁极挡板即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轴承套圈下料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轴承套圈上料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面板与磁极挡板的分解示意图。
[0024]1‑
面板,2

进料道,3

驱动板,4

限料块,5

第一磁极口圆,6

气缸,7

连接块, 8

第一挡块,9

第二挡块,10

调节板,11

第一调节槽,12

第二调节槽,13

行程挡块,14

限位块,15

第一固定螺钉,16

第二固定螺钉,17

磁极挡板,18

第二磁极口圆,19

轴承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如图1~4所示,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包括面板1、进料道2、驱动板3、限料块4,进料道2固定安装在面板1上,面板1上设置有第一磁极口圆5,面板1上固定设置有磁极挡板17,磁极挡板17上开设有与轴承套圈19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二磁极口圆18,且第二磁极口圆18与面板1上的第一磁极口圆5同轴设置,第一磁极口圆5的直径大于第二磁极口圆18的直径,面板1上固定设置有气缸6,气缸6固定在面板1上,气缸6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与驱动板3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驱动板3移动,面板1上固定设置有行程挡块13,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行程挡块13上设置有移动槽,限位块14位于行程挡块13的移动槽内,用于限制驱动板3的移动行程。驱动板3与面板1之间形成供轴承套圈19进出的通道,驱动板3靠近第一磁极口圆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挡块8,调节板10位于通道出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挡块9,调节板10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11,第一固定螺钉15穿过第一调节槽11与连接块7螺接固定,使得调节板10与连接块7相螺接,且调节板10的位置可调。驱动板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槽12,第二固定螺钉16穿过第二调节槽12与连接块7螺接固定,使得驱动板3与连接块7相螺接,且驱动板3的位置可调。限料块4固定设置在面板1上,其位于通道的出口端,当气缸6带动驱动板3向第一磁极口圆5的方向移动时,通道与进
料道2相错开,通道内的轴承套圈19落入到第一磁极口圆5中,当气缸6带动驱动板3复位时,驱动板3将第一磁极口圆5中的轴承套圈19带回通道中,且通道与进料道2相对接连通。
[0027]本技术的上下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面板1竖直设置,当轴承套圈19从进料道2的入口端开始上料时,通道与进料道2相对接连通,调节板10上的第二挡块9位于通道的出口端,用于挡住从进料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进料道、驱动板、限料块,所述进料道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与轴承套圈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一磁极口圆,所述面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供轴承套圈进出的通道,所述限料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其位于所述通道的出口端,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板向第一磁极口圆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通道与所述进料道相错开,通道内的轴承套圈落入到所述第一磁极口圆中,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板复位时,所述驱动板将第一磁极口圆中的轴承套圈带回通道中,且所述通道与所述进料道相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连接块,所述的气缸固定在所述的面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靠近所述第一磁极口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驱动板位于通道出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磨床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第二挡块固定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赵文瑛陈毅博
申请(专利权)人:慈兴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