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69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透光面板、加热件、红外测温装置和隔热件。其中,透光面板用于承载待加热器具;加热件设于透光面板下方,用于加热待加热器具;红外测温装置设于透光面板下方,用于检测待加热器具的温度;隔热件设置于红外测温装置和加热件之间,形成有包围红外测温装置的隔热风道,隔热风道用于隔离加热件加热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利用隔热风道内的气流达到隔离加热件加热时产生的热量的效果,另一方面减少红外测温装置本身温度的升高,提高红外测温装置的测温准确性。温准确性。温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家用电器中的烹饪装置,例如电磁加热装置、燃气灶等,常常需要利用红外测温装置对待加热器具进行温度测量。但在上述烹饪装置中,若长时间且大功率地利用加热件对待加热器具进行加热,此时加热件产生的热量会使得周围温度升高,甚至高于待加热器具自身的温度,造成测温时背景信号远大于待加热器具本身的红外信号,进而影响待加热器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0003]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提供一种新的烹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透光面板,用于承载待加热器具;加热件,设于所述透光面板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待加热器具;红外测温装置,设于透光面板下方,用于检测所述待加热器具的温度;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和所述加热件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隔热风道,所述隔热风道用于隔离所述加热件加热时产生的热量。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风道的出风口正对所述透光面板。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风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红外测温装置位于所述隔热风道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件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与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构成所述隔热风道;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靠近所述透光面板的一端;所述红外测温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与所述透光面板之间的间隔区域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件还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出风侧面对所述隔热风道的所述出风口,所述红外测温装置位于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出风部扰动所述隔热风道内的气流自下而上流动至所述出风口。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烹饪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产生电磁场以加热所述待加热器具;所述加热件围设形成对应所述待加热器具底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槽,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和所述隔热风道均位于所述中心槽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面板能被第二波长范围及第三波长范围的红外线穿透;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透光面板下方的第二红外探测器,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波长范围为第二波长范围,用于接收所述透光面板和所述待加热器具发出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的第二红外线;发热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
述透光面板下方的红外发射件和第三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发射件用于向所述待加热器具发射所述第三波长范围的第三红外线,所述第三红外探测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红外线经所述待加热器具反射的第三反射线。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面板不能被第一波长范围的红外线穿透;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光面板下方的第一红外探测器,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波长范围为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用于接收所述透光面板发出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第一红外线。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和所述发热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器接收所述第一红外线测出的第一红外信号,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接收所述第二红外线测出的第二红外信号,所述第三红外线的第三红外信号,所述第三红外探测器接收所述第三反射线测出的第三反射信号;以根据所述第三红外信号和所述第三反射信号计算所述待加热器具的反射率,并根据所述反射率、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和所述第二红外信号计算所述待加热器具的温度。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面板上对应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器的第一探测区域与所述透光面板上对应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的第二探测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透光面板、加热件及红外测温装置,由于加热件长时间大功率加热时会造成红外测温装置周围环境及红外测温装置本身温度升高,影响红外测温装置的测温准确性,因此在红外测温装置和加热件之间设置隔热件,并通过隔热件形成包围红外测温装置的隔热风道,一方面利用隔热风道内的气流达到隔离加热件加热时产生的热量的效果,另一方面减少红外测温装置本身温度的升高,提高红外测温装置的测温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烹饪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烹饪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100

烹饪装置;1

透光面板;2

加热件;3

红外测温装置;4

待加热器具;5

隔热件;51

隔热风道;511

出风口;512

第一风道;513

第二风道;514

第三风道;6

第二红外探测器;7

红外发射件;8

第三红外探测器;9

第一红外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2]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3]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100)包括:透光面板(1),用于承载待加热器具(4);加热件(2),设于所述透光面板(1)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待加热器具(4);红外测温装置(3),设于透光面板(1)下方,用于检测所述待加热器具(4)的温度;隔热件(5),设置于所述红外测温装置(3)和所述加热件(2)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红外测温装置(3)的隔热风道(51),所述隔热风道(51)用于隔离所述加热件(2)加热时产生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风道(51)的出风口(511)正对所述透光面板(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风道(51)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红外测温装置(3)位于所述隔热风道(5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5)形成有第一风道(512)、第二风道(513)和第三风道(514),所述第一风道(512)和所述第二风道(51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风道(514)连通所述第一风道(512)和第二风道(513),以与所述第一风道(512)、第二风道(513)构成所述隔热风道(51);所述出风口(511)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512)和所述第二风道(513)靠近所述透光面板(1)的一端;所述红外测温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风道(512)、第二风道(513)、第三风道(514)与所述透光面板(1)之间的间隔区域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还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出风侧面对所述隔热风道(51)的所述出风口(511),所述红外测温装置(3)位于所述出风部与所述出风口(511)之间,所述出风部扰动所述隔热风道(51)内的气流自下而上流动至所述出风口(5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100)为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加热件(2)为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产生电磁场以加热所述待加热器具(4);所述加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建张军歌刘传兰伍叔云侯俊峰王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