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组件、烹饪设备、锅具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736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烹饪设备、锅具和控制方法,其中,烹饪组件,包括:锅具;基座,与锅具对应设置,基座能够对锅具加热;运行调节组件,包括:感应件,与基座电连接,触碰件,与锅具活动连接,触碰件能够移动以使锅具发出与触碰件的移动方向对应的至少两种电参数信号;其中,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所有电参数信号,基座根据电参数信号控制对锅具加热的加热功率的增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触碰件在移动时发出多种参数变化,基座则可通过对所有参数变化进行综合获取,根据多种参数变化确定对加热功率的增减以及加热模式调节,以减少发生由于触碰件移动过快使得参数变化的区分度较低,无法准确调节的可能性,提高调节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组件、烹饪设备、锅具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组件、一种烹饪设备、一种锅具和一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电磁炉上多设有触控按键或旋钮,用于调节加热功率,但在烹饪过程中,特别是在炒菜过程中,用户的双手一般会分别握住锅具手柄和锅铲等烹饪工具,若要在烹饪过程中调节电磁炉的加热功率,需要一只手专门去操作电磁炉上的触控按键或旋钮,操作不便,且会影响对锅具或烹饪工具的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锅具;基座,与锅具对应设置,基座能够对锅具加热;运行调节组件,包括:感应件,与基座电连接,触碰件,与锅具活动连接,触碰件能够移动以发出与触碰件的移动方向对应的至少两种参数变化;其中,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所有参数变化并生成反馈信号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烹饪组件包括锅具、基座和运行调节组件,其中,锅具用于盛装食材,并通过锅具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通过与锅具对应设置有基座,以通过基座对锅具加热,进而通过锅具向食材传导热量。具体地,运行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与基座电连接的感应件以及与锅具活动连接的触碰件,由于触碰件和锅具活动连接,故而触碰件可相对于锅具发生移动,在触碰件与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导通时,即用户触摸到触碰件时,通过驱动触碰件移动,即可发生两种或更多种参数变化,需要强调的是,触碰件在移动时的参数变化的种类为多个,基座则可通过对所有参数变化进行综合获取,根据多种参数变化的变化确定对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具体地,可以为加热功率的增减调节以及加热模式的切换,以减少发生由于触碰件移动过快使得参数变化的区分度较低,无法准确调节加热功率的可能性,提高加热功率调节的准确性。
[0010]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方便,无需用户专门对基座进行手动操作调节功率,从而避免影响用户对锅具以及烹饪工具的把控。
[0011]其中,触碰件的移动可以为平移,也可以为转动。
[0012]需要说明的,触碰件被触发时,可以为用户直接接触触碰件,也可以是用户通过介质间接接触触碰件。
[0013]还需说明的是,外界电导体、触碰件和锅具三者导通时锅具会产生一种参数变化,
而触碰件和锅具之间的导通是通过触碰件的移动实现的,触碰件经移动断开上述导通关系后,锅具会产生另一种参数变化,例如高电平脉冲信号与低电平脉冲信号,故而在触碰件在移动过程中两种参数变化会互相切换。
[0014]其中,电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参数、电阻参数,而参数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由于电容参数发生变化向外发出的电平信号,或是由于电阻参数发生变化向外发出的电平信号。
[0015]其中,多种参数变化可以为同类参数,也可以为不同类参数。
[0016]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0017]可以理解,用户在进行烹饪操作时,通常会一只手操作锅具的手柄,另一只手操作烹饪工具(例如锅铲、汤勺等),使用现有的电磁炉设备时,用户如果需要调节加热功率必须一只手暂停对锅具或烹饪工具的操作,以对电磁炉上的触控按键或旋钮进行手动操作,影响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而本方案中的烹饪组件,可在烹饪操作过程中同时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操作更加便捷。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触碰件具体包括:转动组件,与锅具转动连接,转动组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通区域;触控片,设于锅具上,触控片能够与连通区域导通,其中,转动组件能够转动以锅具发出与转动方向对应的至少两种参数变化,基座根据参数变化控制加热功率的增减。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触碰件包括转动组件和触控片,转动组件与锅具转动连接,在转动组件上设有多个连通区域,锅具上设有能够与连通区域相导通的触控片,通过将多个连通区域间隔设置,在转动组件相对于锅具转动的过程中,可间断地将触控片与连通区域导通,从而锅具发出与导通规律相对应的参数变化,而发出的参数变化为多种,进而基座可根据多种参数变化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对加热功率的具体调节。
[0021]可以理解,转动组件在转动时,由于每个连通区域所设置的位置以及连通区域与触控片相接触的面积不同,转动组件在转动时可使得锅具自身具有不同的导通规律,从而产生不同种的参数变化,基座可根据参数变化确定对加热功率的控制,以提高加热功率控制的准确性。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连通区域沿转动组件的周向设置,且连通区域呈凸台结构。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呈凸台结构的连通区域沿转动组件的周向设置,便于转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实现触控片的间断导通,可以理解,相邻的两个连通区域之间向内凹陷,触控片无法与凹陷的区域相接触,即在转动组件转动至凹陷的区域时,外界电导体与锅具之间断开导通。
[0024]其中,连通区域可设于转动组件的轴向端面上。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组件包括:滚轮,滚轮通过滚轴实现与锅具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套设于滚轴上,且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分别设于滚轮的两端;第一电导片和第二电导片,第一电导片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相抵,第二电导片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板相抵,第一电导片对应的参数变化与第二电导片对应的参数变化不同,其中,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区域,滚轮转动至连通区域通过第一电导片与触控片导通,锅具发生对应的参数变化,滚轮转动至连通区域通过第二电导片与触控
片导通,锅具发生对应的参数变化。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组件包括有滚轮、以及设于滚轮两端的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其中,滚轮用于受外力滚动以实现与锅具的转动连接,具体地通过自身的转动减少由于平移所产生的空间占据,利于小型化的设计,同时也便于用户的操作,而位于滚轮两端的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上设有连通区域,还设有分别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相抵的第一电导片和第二电导片,便于通过不同转动板上的连通区域与对应的电导片之间的导通规律,综合确定转动组件的转动方向,便于锅体向外发出对应于不同电导片的不同参数变化,以根据不同的导通规律准确判断加热功率的增减。
[002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均随滚轮移动转动,而根据转动板上连通区域的位置的不同,以及分布不同,甚至电导片的抵接位置的不同,从而在转动时产生不同的参数变化。
[0028]其中,第一电导片的导通规律可与第二电导片的导通规律可存在部分相同,但二者之间一定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具;基座,与所述锅具对应设置,所述基座能够对所述锅具加热;运行调节组件,包括:感应件,与所述基座电连接;触碰件,与所述锅具活动连接,所述触碰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锅具移动以发生与所述触碰件的移动方向对应的至少两种参数变化;其中,所述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所有所述参数变化并生成反馈信号以调整所述基座的运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件具体包括:转动组件,与所述锅具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通区域;触控片,设于所述锅具上,所述触控片能够与所述连通区域导通,其中,所述转动组件能够转动以发出与转动方向对应的至少两种参数变化,所述基座根据与所有所述参数变化对应的反馈信号调整运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通区域沿所述转动组件的周向设置,且所述连通区域呈凸台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具体包括: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滚轴实现与所述锅具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套设于所述滚轴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分别设于所述滚轮的两端;第一电导片和第二电导片,所述第一电导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相抵,所述第二电导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板相抵,所述第一电导片对应的参数变化与所述第二电导片对应的参数变化不同,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连通区域,所述滚轮转动至所述连通区域通过所述第一电导片与所述触控片导通,所述触碰件发生对应的参数变化,所述滚轮转动至所述连通区域通过所述第二电导片与所述触控片导通,所述触碰件发生对应的参数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滚轮的两端的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连接形成容纳所述滚轮的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固定连接于所述锅具上,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上设有与所述滚轴相对应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以实现所述滚轮的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设有开口,至少部分所述滚轮设于所述开口外。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朝向所述滚轮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侧盖朝向所述滚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导杆,所述第一电导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滚轴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导杆的另一端能够随所述滚轮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
第二电导杆,所述第二电导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滚轴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导杆的另一端能够随所述滚轮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后继续转动,所述第一电导杆与所述第一电导片断开导通,所述触碰件根据所述第二电导杆与所述第二电导片的导通状态发生对应的参数变化;所述滚轮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角度后继续转动,所述第二电导杆与所述第二电导片断开导通,所述锅具根据所述第一电导杆与所述第一电导片的导通状态发生对应的参数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连通区域在所述转动组件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组件的周向,至少两个所述连通区域在所述转动组件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逐渐增大。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具体包括:锅体;手柄,连接于所述锅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手柄上至少外表面为绝缘体;其中,所述触碰件设于所述锅体和/或所述手柄上,且至少部分所述触碰件与外界空气相接触,所述触碰件能够使外界电导体与所述锅具导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电导体;或所述锅体的外表面喷涂有导电涂层。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体包括:面板,与所述锅具的底部对应设置;底座,设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锅具的一侧,且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过电磁作用对所述锅具加热;控制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感应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感应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件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感应件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集成于所述电路板上,并通过所述电路板实现与所述感应件之间的电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上设有通孔,所述线圈盘的一端与所述锅具的底部对应设置;电磁线圈,设于所述线圈盘朝向所述面板的一端,其中,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线圈盘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感应件的一端由所述通孔穿过所述线圈盘,向所述面板延伸。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包括:
感应弹簧,所述感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应弹簧的另一端由所述通孔穿过所述线圈盘,向所述面板延伸,其中,所述感应弹簧能够感应到所述触碰件的至少两种参数变化,并通过所述电路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与参数变化相对应的反馈信号。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盘向所述面板延伸;感应贴膜,连接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所述感应贴膜能够感应到所述触碰件的至少两种参数变化,其中,所述感应贴膜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路板向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绍生王帅江太阳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