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66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包括:长力臂杆、短力臂杆、内丝套筒、上部对正套筒、下部对正套筒和销钉,所述长力臂杆一侧连接有所述内丝套筒,所述短力臂杆通过所述内丝套筒连接于所述长力臂杆,用于带动预制桩移动;所述上部对正套筒连接于上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侧面,所述下部对正套筒连接在下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侧面;所述销钉与所述上部对正套筒、所述下部对正套筒配合,用于固定上节所述预制桩和下节所述预制桩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效果明显,提高接桩对正效率;加工方便,用料省,便于随桩机携带,并可重复循环使用;适用于多种桩径的混凝土预制桩。适用于多种桩径的混凝土预制桩。适用于多种桩径的混凝土预制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
,经常会遇到沉桩深度较深,需要多节预制桩对接的情况,而桩间对接错位导致焊缝质量较差的问题时常发生,另外仅依靠预制桩自重或依靠钢丝绳拉拽方式进行找平、对正,施工周期较长,因此,桩头对正问题是接桩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接桩对正时利用钢丝绳通过卷扬机进行桩头移动,然后作业人员再用撬棍对桩头进行左右调整,这样在接桩对正时无法精准对正定位,在对正时不容易控制桩头移动的距离,对正时间较长,甚至未完全对正仍存在错位就开始进行焊接接桩。以上问题的存在,常造成接桩后两节桩纵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焊接的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存在质量隐患,情况严重的在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有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尤其适合采用锤击沉桩方式的混凝土预制桩的对正定位接桩。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包括:长力臂杆、短力臂杆、内丝套筒、上部对正套筒、下部对正套筒和销钉,所述长力臂杆一侧连接有所述内丝套筒,所述短力臂杆通过所述内丝套筒连接于所述长力臂杆,用于带动预制桩移动;
[0005]所述上部对正套筒连接于上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侧面,所述下部对正套筒连接在下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侧面;
[0006]所述销钉与所述上部对正套筒、所述下部对正套筒配合,用于固定上节所述预制桩和下节所述预制桩的位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对正套筒距离上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距离和所述下部对正套筒距离下节所述预制桩的端部的距离相等。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对正套筒和所述下部对正套筒距离所述预制桩一侧的距离相等。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销钉贯穿连接于所述上部对正套筒的内部和所述下部对正套筒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对正套筒底部封闭,用于防止所述销钉掉落。
[0011]进一步的,所述长力臂杆一侧设置有多组所述内丝套筒,所述内丝套筒与所述短力臂杆的一端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短力臂杆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所述短力臂杆之间的距离根据所
述预制桩截面宽度确定,用于限定所述预制桩的位置。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效果明显,提高接桩对正效率;
[0015]2.加工方便,用料省,便于随桩机携带,并可重复循环使用;
[0016]3.适用于多种桩径的混凝土预制桩;
[0017]4.提高接桩对正的精确度,减少因未对正导致焊接质量的风险隐患,保质增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施工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长力臂杆
ꢀꢀꢀꢀꢀꢀꢀꢀꢀꢀꢀ
2、短力臂杆
ꢀꢀꢀꢀꢀꢀꢀꢀ
3、内丝套筒
[0022]4、上部对正套筒
ꢀꢀꢀꢀꢀꢀꢀ
5、下部对正套筒
ꢀꢀꢀꢀ
6、销钉
[0023]7、预制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中,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包括:长力臂杆1、短力臂杆2、内丝套筒3、上部对正套筒4、下部对正套筒5和销钉6,长力臂杆1一侧焊接有内丝套筒3,短力臂杆2通过内丝套筒3连接于长力臂杆1;
[0026]上部对正套筒4连接于上节预制桩头部的侧面,下部对正套筒5连接在下节预制桩头部的侧面;销钉6与上部对正套筒4、下部对正套筒配合5,用于固定上节预制桩7和下节预制桩7的位置,达到了精准定位的作用。
[0027]如图1

2所示中,长力臂杆1为碳钢圆管,在本实施例中,长力臂杆1靠近中部的一侧焊接有内丝套筒3,其中内丝套筒3成对成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共计三对内丝套筒3,能同时满足多种桩径的混凝土预制桩7接桩对正定位使用。作为替换方案。可以增加内丝套筒3的个数,更加大范围的适配不同桩径的混凝土预制桩7。短力臂杆2与内丝套筒3螺纹连接,通过内丝套筒3连接在长力臂杆1上;其中短力臂杆2成对设置,根据预制桩截面宽度确定所需位置的内丝套筒3,短力臂杆2螺纹连接于该内丝套筒3,用于限定所需接桩的上节预制桩7的位置,使其正好卡在预制桩7的两侧。
[0028]如图2所示中,上部对正套筒4点焊在上节预制桩7头部的侧面,下部对正套筒5点焊在下节预制桩7头部的侧面,上部对正套筒4距离上节预制桩7端部的距离和下部对正套筒5距离下节预制桩7的端部的距离相等,上部对正套筒4和下部对正套筒5距离预制桩7的一侧的距离相等,可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的施工。
[0029]图2所示中的上部对正套筒4的内径、下部对正套筒5的内径与销钉6直径相匹配,销钉6贯穿连接于上部对正套筒4的内部和下部对正套筒5的内部,同时下部对正套筒5底部是封闭的,使销钉6正好卡紧与下部对正套筒5的内部,防止销钉6的掉落,通过将销钉6与部对正套筒4、下部对正套筒5配合,起到了良好的定位的作用,实现了将上节预制桩7与下节
预制桩7之间的连接,使上节预制桩7与下节预制桩7不会产生纵向的位移,只能通过销钉6进行旋转,在通过旋转即可实现上节预制桩7和下节预制桩7之间的对正接桩完成,实现接桩后两节预制桩7桩的纵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0030]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0031]1.将上部对正套筒4点焊在上节预制桩头部的侧面,下部对正套筒5点焊在下节预制桩头部的侧面,保证上部对正套筒4距离上节预制桩7端部的距离和下部对正套筒5距离下节预制桩7的端部的距离相等;上部对正套筒4和下部对正套筒5距离预制桩7一侧的距离相等;
[0032]2.根据施工的预制桩7截面宽度,确定成对设置的短力臂杆2之间的间距,将短力臂杆2与相应间距的内丝套筒3连接;
[0033]3.移动长力臂杆1将成对设置的短力臂杆2卡在待对正的上节预制桩的两侧;
[0034]4.转动长力臂杆1,使其上部对正套筒4、下部对正套筒5同轴,然后将销钉6插入上部对正套筒4、下部对正套筒5中;
[0035]5.以销钉6为转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长力臂杆1,直到上节预制桩7与下节预制桩7的桩边和桩角完全对正;
[0036]6.对预制桩7头部的钢板点焊固定,防止销钉6取出后因应力导致预制桩7移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力臂杆、短力臂杆、内丝套筒、上部对正套筒、下部对正套筒和销钉,所述长力臂杆一侧连接有所述内丝套筒,所述短力臂杆通过所述内丝套筒连接于所述长力臂杆,用于带动预制桩移动;所述上部对正套筒连接于上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侧面,所述下部对正套筒连接在下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侧面;所述销钉与所述上部对正套筒、所述下部对正套筒配合,用于固定上节所述预制桩和下节所述预制桩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对正套筒距离上节所述预制桩端部的距离和所述下部对正套筒距离下节所述预制桩的端部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接桩对正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涛赵浩东史大鹏郄贵峰胡春潮李进孙红岩李占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