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59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包括上部围框、下部前板本体以及两组辅助组件,所述上部围框底端两侧设有开口向内的竖型槽,且所述竖型槽上贯穿设有多组等距安装调节孔A,所述上部围框内底端两侧竖向焊接有两组上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部围框与下部前板本体之间可通过连接不同安装孔,实现总体高度在0~150mm变化范围,使得可以根据汽车底盘高度来灵活调节前板装置的整体高度,实现公告和法规的符合性,且在辅助组件的配合下,利用定位弹簧可保持上部围框的稳定,使得整体升高工作可单人进行操作完成,规避了传统在调节高度时上部围框极易在下部前板本体上坠落,需要额外配备工作人员对上部围框进行手动提升稳定的不足。动提升稳定的不足。动提升稳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组装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栏板车由于其顶部敞开的特性,在某些运输场景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散杂物运输业中应用极广,考虑到驾驶室乘员的安全性,国标中对其前板高度明确要求超出驾驶室高度≥75mm,同时车型公告中又对整车高度误差要求控制在1%以内,约30mm,但实际上由于受底盘装调误差、板簧刚性及轮胎气压等影响,底盘自身距地高误差已达20mm以上,故经常出现车箱安装后整车高度超标的情况,然后需测量底盘后方可启动设计、制造,生产周期影响极大。
[0003]基于上述,现在的汽车前板是一个整体,在底盘误差较大的时候,会出现车箱安装后整车高度超标的情况,需测量底盘后方可启动设计、制造,给生产加工带来不便。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围框(1)、下部前板本体(2)以及两组辅助组件(5),所述上部围框(1)底端两侧设有开口向内的竖型槽(101),且所述竖型槽(101)上贯穿设有多组等距安装调节孔A(102),所述上部围框(1)内底端两侧竖向焊接有两组上连接件(3),所述下部前板本体(2)顶部两端贯穿设有多组等距安装调节孔B(201),且所述下部前板本体(2)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两组下连接件(4),所述上连接件(3)与下连接件(4)对应设置,两组所述辅助组件(5)平行安装在上部围框(1)内下表面两侧,且所述辅助组件(5)输出端与下部前板本体(2)上表面贴合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围框(1)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且所述上部围框(1)两端拐角处均采用弧状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前板本体(2)顶部两端滑动卡装在竖型槽(101)中,且所述安装调节孔B(201)与安装调节孔A(102)通过固定螺栓锁合将上部围框(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栏板车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4)滑动卡装在上连接件(3)内部,所述上连接件(3)上贯穿设有多组等距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磊张永梅梁义春王涛陈程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