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20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安装板,支撑板转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左侧,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均活动接触有竖板,竖板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安装板上设有与支撑板相配合的倾斜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顶部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外螺纹套管,外螺纹套管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根据山体斜坡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对支撑板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达到能够对不同高度和不同倾斜度的山体斜坡进行支撑,提高其适用范围,降低山体倾斜滑坡的风险,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山体防倾斜支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体倾斜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或破裂面分割的岩石体块,经强烈风化,在重力或山体滑坡震动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山体倾斜导致的滑坡和崩塌都是丘陵山区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可造成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了降低山体滑坡的风险,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山体的斜坡进行支撑;
[0003]现有的山体斜坡支撑装置,大多由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架组成,通过支撑板和支撑架配合对山体斜坡进行支撑,现有的山体斜坡支撑装置,其存在不便于根据斜坡的倾斜角度和高度对支撑板倾斜角度和高度进行调节的缺点,进而造成其适用范围较局限,不同倾斜度的斜坡需要使用不同的支撑装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安装板,支撑板转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左侧,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均活动接触有竖板,竖板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安装板上设有与支撑板相配合的倾斜角度调节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顶部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外螺纹套管,外螺纹套管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右侧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移动块滑动安装在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外螺纹套管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移动块左侧的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的左侧底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转轴,T形转轴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板转动套设在T形转轴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倾斜角度调节机构相配合的高度调节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安装板两侧的第一槽,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竖板螺纹套设对应的螺杆上,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竖板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板上,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对应的第一槽内的第三伞形齿轮,第三伞形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四伞形齿轮,两个第四伞形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位于外螺纹套管内,连接轴的右端延伸至安装板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摇盘,安装板转动套设在连接轴上。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片,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均
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固定套设有销轴,安装片固定套设在对应的销轴上,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尖块。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外螺纹套管的外侧固定连接,移动块的右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外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两个转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与对应的第一槽相连通,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与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T形滑轨,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与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竖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和矩形槽,螺纹槽与对应的螺杆螺纹连接,矩形槽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板的外侧滑动连接,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定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孔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形孔,第三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五轴承,第五轴承的内圈内侧与T形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支撑板、安装板、竖板、安装槽、移动块、连接杆、外螺纹套管、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T形转轴、连接轴、第一槽、第三伞形齿轮、第四伞形齿轮、螺杆、定位板与摇盘相配合,将两个竖板插入到地面内,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当根据斜坡的位置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摇盘通过连接轴带动两个第四伞形齿轮转动,第四伞形齿轮通过对应的第三伞形齿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并向上移动,螺杆通过对应的第四轴承带动安装板向上移动,安装板通过两个安装片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时,停止转动摇盘,调节完成;
[0017]紧接着根据山体斜坡的倾斜角度对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正向转动T形转轴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第二伞形齿轮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带动外螺纹套管转动,外螺纹套管带动移动块向左移动并对两个连接杆进行挤压,挤压的力带动连接杆位置移动并转动,连接杆挤压着支撑板向左转动至与山体斜坡的倾斜面相接触,支撑板带动多个防滑尖块与山体斜坡的倾斜面紧密接触,停止转动T形转轴,调节完成,此时支撑板对山体斜坡的倾斜面进行支撑。
[0018]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根据山体斜坡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对支撑板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达到能够对不同高度和不同倾斜度的山体斜坡进行支撑,提高其适用范围,降低山体倾斜滑坡的风险,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板、2安装板、3竖板、4安装槽、5移动块、6连接杆、7外螺纹套管、8第一伞形齿轮、9第二伞形齿轮、10T形转轴、11连接轴、12第一槽、13第三伞形齿轮、14第四伞形齿轮、15螺杆、16定位板、17摇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3,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方设有安装板2,支撑板1转动安装在安装板2的顶部左侧,安装板2的底部两侧均活动接触有竖板3,竖板3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安装板2上设有与支撑板1相配合的倾斜角度调节机构;
[0025]倾斜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2顶部的安装槽4,安装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外螺纹套管7,外螺纹套管7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顶部与支撑板1的右侧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6,移动块5滑动安装在安装槽4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下方设有安装板(2),支撑板(1)转动安装在安装板(2)的顶部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两侧均活动接触有竖板(3),竖板(3)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安装板(2)上设有与支撑板(1)相配合的倾斜角度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2)顶部的安装槽(4),安装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外螺纹套管(7),外螺纹套管(7)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顶部与支撑板(1)的右侧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6),移动块(5)滑动安装在安装槽(4)的底部内壁上,外螺纹套管(7)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移动块(5)左侧的第一伞形齿轮(8),第一伞形齿轮(8)的左侧底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9),第二伞形齿轮(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转轴(10),T形转轴(10)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2)的下方,安装板(2)转动套设在T形转轴(10)上,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与倾斜角度调节机构相配合的高度调节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倾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开设在安装板(2)两侧的第一槽(12),第一槽(12)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15),螺杆(15)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板(2)的下方,竖板(3)螺纹套设对应的螺杆(15)上,安装板(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6),竖板(3)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板(16)上,螺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对应的第一槽(12)内的第三伞形齿轮(13),第三伞形齿轮(13)的右侧啮合有第四伞形齿轮(14),两个第四伞形齿轮(1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11),连接轴(11)位于外螺纹套管(7)内,连接轴(11)的右端延伸至安装板(2)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摇盘(17),安装板(2)转动套设在连接轴(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恺宋维刚李生福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