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15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光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底层、绝缘层、反光层和保护表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镀铝层、第一微棱镜树脂层、中薄膜层、第二微棱镜树脂层、变色纤维层,所述第一微棱镜树脂层和第二微棱镜树脂层均具有多个微棱镜椎体,各个所述微棱镜椎体的顶点均朝向中薄膜层,所述中薄膜层中嵌设有荧光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光膜可随光线的强度发生颜色渐变,呈现不同颜色,更容易引起路人的注意,且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且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且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光膜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的同时,追求色彩缤纷的生活,已愈发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当玻璃微珠结构反光技术的反光材料产品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成熟技术产品时,单调的反光色彩,已然无法满足消费者打扮自己,装饰自己的时尚生活需求。因此多彩丰富的反光技术,变幻反射色光的高端技术是生活发展、技术创新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底层、绝缘层、反光层和保护表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绝缘层、镀铝层、第一微棱镜树脂层、中薄膜层、第二微棱镜树脂层、变色纤维层,所述第一微棱镜树脂层和第二微棱镜树脂层均具有多个微棱镜椎体,各个所述微棱镜椎体的顶点均朝向中薄膜层,所述中薄膜层中嵌设有荧光颗粒。
[0005]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保护表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隔热层、防水层和防紫外线层。
[0006]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底层的下表面依次设有胶层和离型纸层。
[0007]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胶层为压敏胶。
[0008]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底层和胶层之间还设有抗撕裂层。
[0009]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反光膜通过设置的变色纤维层,使本技术反光膜可随光线的强度发生颜色渐变,呈现不同颜色,更容易引起路人的注意,且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通过中薄膜层中设置荧光颗粒,白天使用时,荧光颗粒受到光线照射,使得夜间使用时,荧光颗粒将持续发亮,荧光颗粒发出的微光通过基层和玻璃微珠的作用增亮,解决夜间无灯光反光膜不能发光的问题;又由于第一微棱镜树脂层和第二微棱镜树脂层中的微棱镜椎体的顶点均朝向中薄膜层,使反光膜即使在昏暗的情况中,为中薄膜层中的荧光颗粒发出的亮度进行增亮;通过设置隔热层、防水层和防紫外线层,使本技术反光膜具有一定隔热性、防水性,同时还可以减小温度、水、紫外线对变色纤维层的影响;通过设置胶层,便于使用;同时,所述胶层为压敏胶,便于剥离且可反复使用;通过设置抗撕裂层,防止反光膜在剥离的过程拉扯对其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离型纸层1、胶层2、抗撕裂层3、底层4、绝缘层5、反光层6和保护表层7,其中,所述胶层2为压敏胶,所述反光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镀铝层61、第一微棱镜树脂层62、中薄膜层63、第二微棱镜树脂层64、变色纤维层65,所述第一微棱镜树脂层62和第二微棱镜树脂层64均具有多个微棱镜椎体,各个所述微棱镜椎体的顶点均朝向中薄膜层63,所述中薄膜层63中嵌设有荧光颗粒631,所述保护表层7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隔热层71、防水层72和防紫外线层73。
[0013]本技术反光膜通过设置的变色纤维层,使本技术反光膜可随光线的强度发生颜色渐变,呈现不同颜色,更容易引起路人的注意,且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通过中薄膜层中设置荧光颗粒,白天使用时,荧光颗粒受到光线照射,使得夜间使用时,荧光颗粒将持续发亮,荧光颗粒发出的微光通过基层和玻璃微珠的作用增亮,解决夜间无灯光反光膜不能发光的问题;又由于第一微棱镜树脂层和第二微棱镜树脂层中的微棱镜椎体的顶点均朝向中薄膜层,使反光膜即使在昏暗的情况中,为中薄膜层中的荧光颗粒发出的亮度进行增亮;通过设置隔热层、防水层和防紫外线层,使本技术反光膜具有一定隔热性、防水性,同时还可以减小温度、水、紫外线对变色纤维层的影响;通过设置胶层,便于使用;同时,所述胶层为压敏胶,便于剥离且可反复使用;通过设置抗撕裂层,防止反光膜在剥离的过程拉扯对其造成破损。
[0014]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色绝缘反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底层、绝缘层、反光层和保护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镀铝层、第一微棱镜树脂层、中薄膜层、第二微棱镜树脂层、变色纤维层,所述第一微棱镜树脂层和第二微棱镜树脂层均具有多个微棱镜椎体,各个所述微棱镜椎体的顶点均朝向中薄膜层,所述中薄膜层中嵌设有荧光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定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定飞反光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