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车可调式安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94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扶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助力车可调式安全扶手,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端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柱,且升降柱的底端延伸至升降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底座,升降柱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顶端延伸至升降柱的上方并与升降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限位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把手的升降和定位方便了不同身材的儿童乘坐,保证了乘坐的舒适度,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调整便捷、定位可靠的优点,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车可调式安全扶手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扶手
,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车可调式安全扶手。

技术介绍

[0002]助力车是一种载重量较大、车速较快的交通工具,人们将其用做代步工具,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自行车已无法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由此生产厂家研制出电动助力车,这些电动助力车主要是在传统的自行车结构上增加了电池、电机等动力设备,改造后的车辆具有更大的载重能力和更快的骑行速度。
[0003]一般家庭出行时,经常是两人共同骑乘电动助力车,一人坐在鞍座上负责驾驶,另一人乘坐在后座上,电动助力车位于后座位置的车架尾端安装有靠背,两侧的防撞档杆的下端安装有脚踏,这样乘坐在后座的人靠在靠背上,双脚踩在脚踏上,可以很安全、舒适的享受骑行的乐趣。但是,当后座上乘坐的是儿童时,由于儿童好动且身材娇小,无法安全、稳固的坐在后座上,这样传统的电动助力车后座结构无法有效的保证儿童在车辆运动期间的安全。
[0004]为便于儿童乘坐,现有助力车通常在后座的前侧及两侧加装安全扶手。其中,前侧安全扶手由水平把手,对称竖直支撑杆构成,竖直支撑杆下端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车可调式安全扶手,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底端开设有升降槽(3),升降槽(3)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柱(4),且升降柱(4)的底端延伸至升降板(2)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底座(5),升降柱(4)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7),且限位柱(7)的顶端延伸至升降柱(4)的上方并与升降槽(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限位柱(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且两个第一滑块(9)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8)滑动连接,升降板(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且两个固定机构均与升降柱(4)相卡装,升降板(2)上设置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升降板(2)上滑动连接有弹性限位机构,且弹性限位机构与连接机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可调式安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动板(11)、第二滑块(13)和移动板(15),所述升降槽(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10),且两个滑动板(11)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槽(10)滑动连接,升降柱(4)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卡槽(22),且两个滑动板(11)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固定卡槽(22)相卡装,两个滑动槽(10)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两个第二滑块(13)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两个滑动槽(10)的顶部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14),且两个移动板(15)分别与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捷马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