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472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包括用于制备油相的保温搅拌釜,该保温搅拌釜一侧与乳化原料的加热搅拌反应釜、乳化剂制备搅拌釜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保温搅拌釜另一侧通过输蜡管线与融蜡槽连接,输蜡管线上设置有输送泵,所述加热搅拌反应釜进料口通过输料管与原料槽连接,所述输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流量控制阀,本实用通过使用低成本的费托蜡、微晶蜡膏和聚异丁烯丁二酸三异丙醇胺按照一定流量进行自动加注到保温搅拌釜内进行配置,保证进入保温搅拌釜内乳化剂和液态蜡配置的稳定性,实现油相的高质量生产。实现油相的高质量生产。实现油相的高质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型乳化炸药原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乳化炸药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炸药,由于具有抗水性、密度大、安全性好等突出特点,目前广泛运用在工程爆破中,乳化炸药生产朝着大产能、操作无人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本质安全和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乳化炸药的采用油相和水相混合而成,油相制备是将乳化剂、碳氢类燃料油、复合蜡(一种乳化炸药专用蜡)在炸药配方中按比例熔化、配制。
[0003]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现使用费托蜡、微晶蜡膏代替油相中的复合蜡,聚异丁烯丁二酸三异丙醇胺代替油相中的高分子乳化剂按照一定比例均匀进行配置加热搅拌,而以往在加注使用费托蜡、微晶蜡膏和聚异丁烯丁二酸三异丙醇胺高分子乳化剂时,采用人工手动加注难以保证加药配比的稳定性,影响油相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包括用于制备油相的保温搅拌釜,该保温搅拌釜一侧与乳化原料的加热搅拌反应釜、乳化剂制备搅拌釜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保温搅拌釜另一侧通过输蜡管线与融蜡槽连接,输蜡管线上设置有输送泵,所述加热搅拌反应釜进料口通过输料管与原料槽连接,所述输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输蜡管线上通过循环管与融蜡槽连通,所述输蜡管线和循环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和第一流量控制阀分别通过控制电缆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循环管设置在输送泵的出口后端,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在输送泵出口端并处在三流量控制阀的后端。
[0008]优选的,所述原料槽处在加热搅拌反应釜的上方。
[000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使用低成本的费托蜡、微晶蜡膏和聚异丁烯丁二酸三异丙醇胺按照一定流量进行自动加注到保温搅拌釜内进行配置,保证进入保温搅拌釜内乳化剂和液态蜡配置的稳定性,实现油相的高质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系统图;
[0011]图中:加热搅拌反应釜1、乳化剂制备搅拌釜2、保温搅拌釜3、融蜡槽4、输送泵41、
输蜡管线42、循环管43、第二流量控制阀44、第三流量控制阀45、油相储罐5、原料槽6、输料管7、第一流量控制阀8、PLC控制器9、控制电缆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包括用于制备油相的保温搅拌釜3,该保温搅拌釜3一侧与乳化原料的加热搅拌反应釜1、乳化剂制备搅拌釜2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保温搅拌釜3另一侧通过输蜡管线42与融蜡槽4连接,输蜡管线42上设置有输送泵41,所述加热搅拌反应釜1进料口通过输料管7与原料槽6连接,所述输料管7上安装有第一流量控制阀8,所述输蜡管线42上通过循环管43与融蜡槽4连通,所述输蜡管线42和循环管43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流量控制阀44、第三流量控制阀45,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44、第三流量控制阀45和第一流量控制阀8分别通过控制电缆10与PLC控制器9电性连接。
[0014]所述循环管43设置在输送泵41的出口后端,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44设置在输送泵41出口端并处在三流量控制阀45的后端。
[0015]所述原料槽6处在加热搅拌反应釜1的上方。
[0016]工作原理:在制备乳化炸药的原料油相时,将聚异丁烯丁二酸三异丙醇胺高分子乳化剂加入到原料槽6中,通过输料管7输送到加热搅拌反应釜1进行加热后输送到乳化剂制备搅拌釜2与内部的添加剂进行搅拌进行制备所选的乳化剂,制备乳化剂后泵送到保温搅拌釜3内;
[0017]同时将低成本的费托蜡、微晶蜡膏加入到融蜡槽4进行融化,溶化后的液态蜡经过输送泵41输送到保温搅拌釜3内与乳化剂进行保温搅拌,搅拌一定时间后进入到油相储罐5进行存储;
[0018]在原料槽6内的聚异丁烯丁二酸三异丙醇胺经过输料管7输送时,输料管7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阀8将实时流量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按照设定的一定流量比例信号传递给第二流量控制阀44和第三流量控制阀45,控制第二流量控制阀44和第三流量控制阀45的开度,流经第二流量控制阀44的液态蜡按照设定的流量比例进行输送,保证进入保温搅拌釜3内乳化剂和液态蜡配置的稳定性,实现油相的高质量生产,输送泵41输送多余流量的液态蜡会经过循环管43和第三流量控制阀45回流到融蜡槽4内,防止输送泵41出口超压,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00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型乳化炸药用复合油相工艺系统,包括用于制备油相的保温搅拌釜(3),该保温搅拌釜(3)一侧与乳化原料的加热搅拌反应釜(1)、乳化剂制备搅拌釜(2)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保温搅拌釜(3)另一侧通过输蜡管线(42)与融蜡槽(4)连接,输蜡管线(42)上设置有输送泵(4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搅拌反应釜(1)进料口通过输料管(7)与原料槽(6)连接,所述输料管(7)上安装有第一流量控制阀(8),所述输蜡管线(42)上通过循环管(43)与融蜡槽(4)连通,所述输蜡管线(42)和循环管(43)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生沈伟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