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52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无毒、耐酸碱且味道不残留,方便携带与饮用的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便饮双层随行杯具有外和内层杯体、杯盖及过滤杯体;外、内层杯体分别内部形成容纳、承装空间,杯身皆呈上宽下窄的渐缩状;内层杯体为金属杯体,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珐琅层,而杯口处形成有环状阶梯部、端缘处形成有环唇部、底端还形成有卡槽,杯底处设有扣合件;内、外层杯体壁面间形成间隔部,内设有填充剂体;杯盖包括有盖体、快掀盖、第一接合部及封环,顶面凸设有半圆凸壁、流出孔、造型提把;过滤杯体,设于盖体底面,由架体及细滤网构成,顶端设有第二接合部。顶端设有第二接合部。顶端设有第二接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安全承装各种饮料且便饮、便携与便饮的随行杯结构,尤指一种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代人的生活紧凑忙碌,在饮食方面,考虑到装填与饮用的便利性、携带的方便性,并且因为环保意识抬头,许多人已开始使用随行杯。
[0003]但是,一般的随行杯或者是能保温的随行杯,材质多为不锈钢所制,无法对抗食物多种化学性如酸碱或盐份等,在使用上限制很多,而且在刷洗清洁的过程中,不锈钢表层会出现括痕,更不易清洁,容易滋生细菌。
[0004]另外,随行杯在使用上,有着应用单一化的问题,而且为了避免在携带过程中,发生泄漏,封盖的设计上,还有着不够便利使用的问题,而且虽然名为随行杯,但携带上还是不够便利。
[0005]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便饮双层随行杯,便成为本技术欲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无毒、耐酸碱且味道不残留,方便携带与饮用的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
[0007]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便饮双层随行杯(100),其具有一外层杯体(1)、一内层杯体(2)、一杯盖(3)以及一过滤杯体(4);所述外层杯体(1),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21),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1)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10),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22)、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23)、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24),另所述环唇部(23)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231),所述卡槽(231)能与所述外层杯体(1)杯口端缘卡合;所述内层杯体(2)套入所述外层杯体(1)内后,所述内层杯体(2)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层杯体(1)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一间隔部(D),且所述间隔部(D)内设有填充剂体(20);所述杯盖(3),其包括有一盖体(31)、一快掀盖(32)、一第一接合部(33)及一封环(34),所述盖体(31)能定位于所述外层杯体(1)杯口处、以供封闭所述内层杯体(2)的杯口,且所述盖体(31)顶面一侧边缘凸设有一半圆凸壁(311),所述半圆凸壁(311)的内侧处,设有一贯通的流出孔(312),所述快掀盖(32)枢设于所述盖体(31)顶面上,自由端对应于所述流出孔(312),并能通过枢转控制所述流出孔(312)于开启、封闭两状态间作转换,而所述盖体(31)顶面另一侧边缘,设有一相对应于所述半圆凸壁(311)、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半圆凸壁(311)两自由端相应枢接的造型提把(313),所述第一接合部(33)凸设于所述盖体(31)底面一侧,所述封环(34)嵌设于所述盖体(31)对应于所述内层杯体(2)杯口处,底端面能抵顶所述内层杯体(2)杯口;所述过滤杯体(4),其设于所述盖体(31)底面,且是由一镂空的一架体(41)结合一细滤网(42)所构成,并于顶端处设有一能与所述第一接合部(33)对应连接的第二接合部(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杯体(2),其与所述珐琅层(10)间,还设有下列之一:粗糙面(2a)、底漆(2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造型提把的便饮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锋
申请(专利权)人:保丽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