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83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滑盖式双层随行杯。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具有外层杯体、内层杯体及盖体;外层杯体,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内层杯体,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外层杯体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盖体,能封闭内层杯体之杯口,具有流出孔,且顶部设有能滑动、以供控制流出孔于开启、闭合两状态间做转换的滑盖部;内层杯体套入外层杯体内后,内层杯体的外壁面与外层杯体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间隔部,且间隔部内设有填充剂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盖式双层随行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安全承装各种饮料的杯体结构,尤指一种滑盖式双层随行杯。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紧凑忙碌,在饮食方面,考虑到装填与饮用的便利性、携带的方便性,并且因为环保意识抬头,许多人已开始使用随行杯。但是,一般的随行杯或者是能保温的随行杯,材质多为不锈钢所制,无法对抗食物多种化学性如酸碱或盐份等,在使用上限制很多,而且在刷洗清洁的过程中,不锈钢表层会出现刮痕,更不易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又,一般随行杯于使用时,必须要一手握住杯身,另一手将盖体移开以露出杯口进而饮用,故倘若其中一只手不便于上述操作时,在饮用上亦较为不便。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滑盖式双层随行杯,便成为本技术的目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耐酸碱成分的饮品,且盛装后还不会残留味道,并便于饮用的滑盖式双层随行杯。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滑盖式双层随行杯,所述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其具有一外层杯体、一内层杯体及一盖体;所述外层杯体,其内部形成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n滑盖式双层随行杯(100),其具有一外层杯体(1)、一内层杯体(2)及一盖体(3);/n所述外层杯体(1),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n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21),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1)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10),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22)、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23)、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24),另所述环唇部(23)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231),所述卡槽(231)能与所述外层杯体(1)杯口端缘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
滑盖式双层随行杯(100),其具有一外层杯体(1)、一内层杯体(2)及一盖体(3);
所述外层杯体(1),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
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21),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1)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10),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22)、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23)、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24),另所述环唇部(23)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231),所述卡槽(231)能与所述外层杯体(1)杯口端缘卡合;
所述盖体(3),其一端能置入于所述环状阶梯部(22)处,以封闭所述内层杯体(2)之杯口,并设有一环状凹槽(31),且于环状凹槽(31)处还设有一防水圈(32),而所述盖体(3)具有一贯通的流出孔(33),且顶部位于所述流出孔(33)处,设有一能滑动、以供控制所述流出孔(33)于开启、闭合两状态间做转换的滑盖部(34);
所述内层杯体(2),其套入所述外层杯体(1)内后,所述内层杯体(2)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层杯体(1)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一间隔部(D),且所述间隔部(D)内设有一填充剂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杯体(2),其与所述珐琅层(10)间设有下列之一:粗糙面(2a)、底漆(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式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杯体(1),其杯底处凹设有一补强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锋
申请(专利权)人:保丽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