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50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该离心泵用于核电技术上,离心泵包括一泵体,泵体进出口设有法兰;泵体内部设置有叶轮和导叶,导叶上方设有导叶盖,导叶与导叶盖板共同形成用于导流的流道,导叶下方设有导轴承座,导轴承座上设有导轴承;泵体上方设有泵盖,泵盖上方设有轴承部件;轴承部件内设有泵轴,泵轴和泵盖轴孔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机械密封、节流衬套;泵盖内设有水冷机构,用于冷却机械密封;电机通过一电机座固定于泵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泵体受力均匀,流态稳定;叶轮汽蚀性能优秀,转子部件刚度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性能良好,且散热机构结构紧凑;装置运行时振动小,噪声低,泄漏的介质能够被收集。泄漏的介质能够被收集。泄漏的介质能够被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级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立式单级带导叶离心泵结构,并安装轴承风冷和机封水冷结构,克服了传统余热排出泵的缺点、安全性高、能满足CAP1400核电机组的使用需要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CAP1400正常余热排出泵适用于三代核电非能动、安全、经济、先进的CAP1400机组中正常余热排出系统(RNS),是正常预热排出系统(RNS)的重要设备,位于辅助厂房内。其主要功能如下:
[0003]1、在电厂正常停堆期间排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热量;
[0004]2、启堆时,维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真空充水冷却;
[0005]3、停堆时,如果需要,维持乏燃料池冷却;
[0006]4、失水事故后,从装料池或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吸水,提供非安全低压注射;
[0007]5、安全壳水淹后,从地坑吸水,进行安全壳再循环冷却;
[0008]6、系统意外超压后,维持压力边界完整性。
[0009]CAP1400机组是我国在吸收消化国外AP1000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三代核电先进机组,安全性高,有很好的发展趋势,而现有的CAP1400正常余热排出泵技术不成熟,无法满足CAP1400核电机组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立式单级带导叶离心泵结构,并安装轴承风冷和机封水冷结构,克服了传统余热排出泵的缺点、安全性高、能满足CAP1400核电机组的使用需要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
[0011]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该离心泵用于核电技术上,所述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包括:电机、电机座、离心泵本体、冷却管路和联轴器,其中离心泵本体为立式单级带导叶离心泵,水流从离心泵本体下方进入,水平方向流出;电机通过电机座垂直设于离心泵本体上方,冷却管路布置在离心泵本体上,电机和离心泵本体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
[0012]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离心泵本体包括一泵体,该泵体为均匀的环形壳体;泵体上设置有锻制进口法兰和锻制出口法兰。
[001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泵体内部设置有叶轮和导叶,导叶上方设有导叶盖板;叶轮的叶片为双曲率结构,叶轮上下设置有口环,叶轮的下口环为加长型结构;叶轮外设有所述导叶,导叶与导叶盖板共同形成用于导流的流道;导叶上设有导轴承,导轴承内壁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蜂窝状的小孔。
[0014]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泵体上方设有泵盖,泵盖上方设有轴承部件,轴承部件内设有泵轴,泵轴和泵盖的轴孔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机械密封、节流衬套。
[0015]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电机通过一电机座固定于泵体上方,该电机包括一电机轴,电机轴和泵轴通过膜片联轴器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还包括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扇和泵端联轴器,风扇通过螺栓固定在泵端联轴器上,泵端联轴器通过键和螺钉固定于泵轴上,泵运转时泵轴转动带动风扇转动,冷却轴承。
[0017]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还包括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以及冷却水流道,其中,冷却水流道开设于泵盖内,从泵盖的冷却水进口一侧延伸至轴孔,并延伸至泵盖另一侧的冷却水出口。
[001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节流衬套具体为迷宫式结构;所述导轴承具体为蜂窝状设计;所述导叶采用斜剖分式设计。
[001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泵轴上设有一对角接触球轴承,这一对角接触球轴承为面对面布置。
[0020]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电机、泵盖、导叶、叶轮、轴、轴承部件和机械密封为一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整体地安装于所述泵体上。
[0021]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泵体受力均匀,流态稳定;叶轮汽蚀性能优秀,转子部件刚度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性能良好,且散热机构结构紧凑;装置运行时振动小,噪声低,泄漏的介质能够被收集。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包括电机100、电机座200、离心泵300、冷却管路400和联轴器500,其中离心泵300为立式单级带导叶离心泵,水流从离心泵300下方进入,水平方向流出;电机100通过电机座200垂直设于离心泵300上方,冷却管路400布置在离心泵300上,电机100和离心泵300通过联轴器500连接传动。
[0027]离心泵300包括泵体310,该泵体310下端为泵进口320,左侧为泵出口330;泵体310为环形式壳体,其环形结构均匀,叶轮340设于该泵体310内部。
[0028]叶轮340内的叶片采用可提高叶轮340效率和汽蚀性能的双曲率叶片,在叶轮340上设置有上下口环,下口环341为加长型结构,与设置于导叶350上的导轴承351间隙配合形成水膜刚度,提供径向支撑。
[0029]导叶350设于叶轮340上方,用于对叶轮340出口处的水流进行导流,导叶350上方还设有导叶盖板352;其中,该导叶350采用剖分式结构,其与导叶盖板352分别加工成型,共
同形成用于导流的流道;在导叶350上设置有导轴承351,导轴承351为环形结构,内壁上设有均匀布置的蜂窝状小孔。
[0030]泵盖360设于泵体310上方,泵盖360中心处开设有供泵轴380穿过的轴孔;冷却机构400设于该泵盖360内部,其中,冷却机构400具体包括冷却水进口410、冷却水出口420以及冷却水流道430,冷却水流道430从泵盖320一侧的冷却水进口410延伸至轴孔处,并从该轴孔处继续延伸至泵盖360另一侧的冷却水出口420,该冷却水流道430内通有冷却水。
[0031]泵轴380从泵盖360的轴孔伸入,并直接与叶轮340固定连接;泵轴380与泵盖360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机械密封370与节流衬套361,该节流衬套361设于泵盖360上;其中,机械密封370采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节流衬套361采用可增加流动阻力、提高密封性能的迷宫式结构;冷却机构400可及时带走机械密封370与泵轴380之间产生的热量。
[0032]泵盖360上方设有轴承部件390,一对轴承391设于轴承部件内,并套设于泵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该离心泵用于核电技术上,所述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包括:电机、电机座、离心泵本体、冷却管路和联轴器,其中离心泵本体为立式单级带导叶离心泵,水流从离心泵本体下方进入,水平方向流出;电机通过电机座垂直设于离心泵本体上方,冷却管路布置在离心泵本体上,电机和离心泵本体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离心泵本体包括一泵体,该泵体为均匀的环形壳体;泵体上设置有锻制进口法兰和锻制出口法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部设置有叶轮和导叶,导叶上方设有导叶盖板;叶轮的叶片为双曲率结构,叶轮上下设置有口环,叶轮的下口环为加长型结构;叶轮外设有所述导叶,导叶与导叶盖板共同形成用于导流的流道;导叶上设有导轴承,导轴承内壁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蜂窝状的小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方设有泵盖,泵盖上方设有轴承部件,轴承部件内设有泵轴,泵轴和泵盖的轴孔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机械密封、节流衬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立式蜗壳式单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钧芦洪钟王斌刘亮亮诸葛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