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欢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433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芯绕线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包括机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人机界面控制器、振动上料机构、上下共绕机构、入线机构和送切线机构,所述上下共绕机构包括上绕线机构和下绕线机构,所述安装板安装有滑动支撑部件,所述滑动支撑部件包括桁架机械滑轨、直线滑轨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实现自动的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从而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自动的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杜绝了人力工作中易出现的不仔细而导致绕线错误的问题,保证了成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磁芯绕线机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和要求,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下生存。
[0003]磁芯是指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一种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例如,锰

锌铁氧体和镍

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锰

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且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

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现有技术对磁芯进行绕线的方式多为手工绕线与锡焊或者机器绕线后再转移至锡焊机构下方进行锡焊,手工绕线锡焊加工效率较低,所以需使用到机器绕线,而现有机器绕线方式仍需要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人机界面控制器、振动上料机构、上下共绕机构、入线机构和送切线机构,所述振动上料机构、上下共绕机构、入线机构和送切线机构均受控于人机界面控制器,所述振动上料机构与入线机构输出端均匹配上下共绕机构,所述送切线机构位于上下共绕机构与入线机构行程路线上,所述上下共绕机构包括上绕线机构和下绕线机构,所述安装板安装有滑动支撑部件,所述滑动支撑部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板上的桁架机械滑轨、直线滑轨和支撑架,所述上绕线机构安装于桁架机械滑轨上,所述送切线机构安装有直线滑轨上,所述入线机构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上绕线机构包括与桁架机械滑轨匹配的配合滑块,所述配合滑块安装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顶部安装有上R旋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输出端安装有开夹块,所述上R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夹头,所述夹头位于开夹块之间,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有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两侧安装有线尾夹和自动穿线夹;所述下绕线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板下侧的下R旋转电机和转轴安装支架,所述下R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转轴安装支架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转轴端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顶部连接有下R挡柱,所述下R挡柱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座安装有气缸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安装有手指平移气缸,所述手指平移气缸输出端连接
有下R飞叉夹;所述入线机构包括滑动匹配于支撑架上的入线安装架,所述入线安装架安装有过线轮、入线治具和羊毛毡;所述送切线机构包括滑台,所述滑台安装有位移气缸,所述位移气缸输出端安装有切刀气缸,所述切刀气缸输出端安装有压线块和切线刀。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输出端连接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输出端位置对应旋转头,这样的设计,给与绕线的线温度,防止绕线过程中出现脆性断裂,而且还能起到吹拂清洁效果。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板安装有铜线放卷机构,所述铜线放卷机构包括铜线放置卷、放线电机和若干放线导向轮,所述铜线放卷机构输出端位置对应入线机构,这样的设计,保证与入线机构的配合效果,入线效果好。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头设有与开夹块位置对应的弧形槽,这样的设计,对夹头旋转时的上下位置也进行限定,保证夹头的移动效果和旋转过程中的平稳。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转轴安装支架安装有与转轴转动匹配的气路滑环,这样的设计,可以适配气路连接,而且不会出现绕线问题,安装效果好。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入线安装架外形呈T型,所述过线轮数量有两个,所述过线轮分置于入线安装架顶部两侧,这样的设计,保证入线的平直。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羊毛毡与入线安装架之间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上套设有弹簧,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减震,防跳动效果好。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滑台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输出端连接有气缸安装板,所述位移气缸安装于气缸安装板上,这样的设计,能对位移气缸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增强功能性。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切刀气缸输出端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置于压线块之间,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滑道和限位弹簧,这样的设计,对切线刀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切线效果。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下R挡柱与旋转头之间安装有轴承,这样的设计,保证旋转头的旋转效果。
[0016]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采用本技术能有效实现自动的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从而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2、本技术实现自动的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从而杜绝了人力工作中易出现的不仔细而导致绕线错误的问题,保证了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
统上绕线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下绕线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入线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送切线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8]机架1、安装板2、人机界面控制器3、振动上料机构4、上下共绕机构5、入线机构6、送切线机构7、滑动支撑部件8、桁架机械滑轨81、直线滑轨82、支撑架83、上绕线机构51、配合滑块511、电机安装座512、上R旋转电机513、伸缩缸514、开夹块515、夹头516、弧形槽5161、滑台气缸517、线尾夹518、自动穿线夹519、下绕线机构52、下R旋转电机521、转轴安装支架522、气路滑环5221、主动轮523、转轴524、从动轮525、皮带526、旋转座527、下R挡柱528、旋转头529、气缸安装座5210、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T型磁芯core或工字电感扁线及圆线的上下共绕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顶部安装有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安装有人机界面控制器(3)、振动上料机构(4)、上下共绕机构(5)、入线机构(6)和送切线机构(7),所述振动上料机构(4)、上下共绕机构(5)、入线机构(6)和送切线机构(7)均受控于人机界面控制器(3),所述振动上料机构(4)与入线机构(6)输出端均匹配上下共绕机构(5),所述送切线机构(7)位于上下共绕机构(5)与入线机构(6)行程路线上,所述上下共绕机构(5)包括上绕线机构(51)和下绕线机构(52),所述安装板(2)安装有滑动支撑部件(8),所述滑动支撑部件(8)包括安装于安装板(2)上的桁架机械滑轨(81)、直线滑轨(82)和支撑架(83),所述上绕线机构(51)安装于桁架机械滑轨(81)上,所述送切线机构(7)安装有直线滑轨(82)上,所述入线机构(6)安装于支撑架(83)上;所述上绕线机构(51)包括与桁架机械滑轨(81)匹配的配合滑块(511),所述配合滑块(511)安装有电机安装座(512),所述电机安装座(512)顶部安装有上R旋转电机(513),所述电机安装座(512)安装有伸缩缸(514),所述伸缩缸(514)输出端安装有开夹块(515),所述上R旋转电机(513)输出端连接有夹头(516),所述夹头(516)位于开夹块(515)之间,所述电机安装座(512)安装有滑台气缸(517),所述滑台气缸(517)两侧安装有线尾夹(518)和自动穿线夹(519);所述下绕线机构(52)包括安装于安装板(2)下侧的下R旋转电机(521)和转轴安装支架(522),所述下R旋转电机(521)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523),所述转轴安装支架(522)安装有转轴(524),所述转轴(524)固定有从动轮(525),所述从动轮(525)与主动轮(523)之间连接有皮带(526),所述转轴(524)端部连接有旋转座(527),所述旋转座(527)顶部连接有下R挡柱(528),所述下R挡柱(528)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头(529),所述旋转座(527)安装有气缸安装座(5210),所述气缸安装座(5210)安装有手指平移气缸(5211),所述手指平移气缸(5211)输出端连接有下R飞叉夹(5212);所述入线机构(6)包括滑动匹配于支撑架(83)上的入线安装架(601),所述入线安装架(601)安装有过线轮(602)、入线治具(603)和羊毛毡(604);所述送切线机构(7)包括滑台(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欢
申请(专利权)人:夏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