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26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包括主壳体、副壳体、前盖、输入接头、输出接头和控制盒,所述前盖卡接于主壳体上形成密封箱体,所述副壳体的形状与所述主壳体的形状相同,所述副壳体卡接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副壳体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前盖并抵住所述前盖,所述副壳体和所述主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输入接头设于所述主壳体的两侧,且所述输入接头同时卡接在所述主壳体上和所述副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仅在箱体上设置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在箱体内部安装控制盒,打开前盖上的透明盖即可对控制盒进行控制,便可实现临电配电箱的功能,极大地减小了临电配电箱的体积,便于转场携带,使用灵活方便。使用灵活方便。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配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临时用电是指基建工地、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养殖业和非正常年景的新增抗旱、排涝用电及其他需要在电力部门立户表计之外,新接电源的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
[0003]中国专利(CN201821183172.7)公开了一种改良式临电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和箱顶,箱顶固定连接在配电箱上,箱顶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槽,配电箱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多个插座,多个插座均设置有插座盒;箱顶设置的集水槽有效排泄箱顶流下的雨水,防止雨水进入配电箱内损坏其中设备;在配电箱的前侧和后侧设置多个工业插座,大大满足施工现场及用电安全需求,从根本上杜绝一闸多接,且插座外设置有插座盒,具有防晒及挡雨作用;总断路器开关及下口各回路设置故障指示灯,能及时发现电路故障及时维修,方便工人操作;这样就避免紧急情况下,打开箱门才能进行分闸的繁琐操作,且按钮上设置的按钮盒能起到保护按钮的作用。
[0004]目前,施工过程中临电管理混乱、二级电箱元器件失效私自改变线路,电箱体积偏大安装后影响施工通道,运输仓储成本偏高,三级电箱铁质箱体使用中极易损坏,造成接地、箱门等缺失、元器件、插座等裸露,存在较大触电、短路隐患,三级电箱携带不便,导致现场使用拖线板现象屡禁不止,电动工具电源线超长且存在接头,另外,配电箱内的构件是固定的,这给配电箱内的接线操作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使用临电配电箱时,临电配电箱体积偏大,接线操作需要在配电箱内完成,配电箱的使用环境差,导致配电箱转场困难、接线操作困难、耐候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其包括主壳体、副壳体、前盖、输入接头、输出接头和控制盒,所述前盖卡接于主壳体上形成密封箱体,所述副壳体的形状与所述主壳体的形状相同,所述副壳体卡接于所述主壳体内,且所述副壳体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前盖并抵住所述前盖,所述副壳体和所述主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输入接头设于所述主壳体的两侧,且所述输入接头同时卡接在所述主壳体上和所述副壳体上,所述输出接头为多个且卡接于所述前盖上,所述控制盒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副壳体上,所述输出接头和所述输入接头皆与所述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前盖上铰接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对准所述控制盒。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定位套,所述副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多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套内,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套一一对应,便于副壳体和主壳体之间的快速卡接固定。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前盖上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插接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橡胶条的两侧分别抵住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副壳体,橡胶条插接在间隙内,使得主壳体和副壳体之间形成防水槽结构,同时橡胶条与主壳体和副壳体之间的过盈配合,无需紧固件即可实现前盖与主壳体的快速连接,使用方便。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板和第一旋钮,所述支撑板为两根且呈对向布置,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的T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所述支撑板上的T形滑槽内,所述第一旋钮穿过所述副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螺接,所述控制盒卡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拧动第一旋钮,固定板在旋钮的驱动沿着支撑板滑动,可以将控制盒取出接线后卡在固定板上,便于接线操作,同时也适应多规格控制盒的接入,通用性强。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副壳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腰型槽与所述控制盒螺接,便于控制盒在固定板上调节固定,使用方便灵活。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输入接头上设置有两个矩形定位块,两所述矩形定位块分别卡接在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副壳体上的一阶卡槽内,两所述矩形定位块夹住所述橡胶条,可以使输入接头接线完成后再安装在主壳体上,便于接线操作。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一阶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二阶卡槽,所述矩形定位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卡接于所述二阶卡槽内,凸台插入二阶卡槽内形成防水槽结构,同时对输入接头具有限位固定作用。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密封箱体的底部套设有密封罩,密封罩可以避免配电箱的放置处有集水,具有防水保护作用。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密封罩上设置有多条防撞条,所述防撞条为气囊结构,保护配电箱免于磕碰。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技术中,通过仅在箱体上设置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在箱体内部安装控制盒,打开前盖上的透明盖即可对控制盒进行控制,便可实现临电配电箱的功能,极大地减小了临电配电箱的体积,便于转场携带,使用灵活方便。
[0027]2、本技术中,通过打开前盖并将控制盒取出接线,再将接线完成的控制盒卡接在固定板上,调节第一旋钮即可调节控制盒在副壳体内的位置,将输入接头从主壳体上取出接线,接线操作方便。
[0028]3、本技术中,通过在配电箱外部套设密封罩起到防水的作用,在配电箱的周边设置多根防撞条起到防磕碰作用,橡胶条与主壳体和副壳体之间形成防水槽结构,输入接头上的矩形定位块与主壳体或副壳体之间形成防水槽结构,使配电箱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的爆炸图。
[0031]图3为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32]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5为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6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7为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中输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例说明:
[0038]1、主壳体;2、副壳体;3、前盖;4、输入接头;5、输出接头;6、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副壳体(2)、前盖(3)、输入接头(4)、输出接头(5)和控制盒(6),所述前盖(3)卡接于主壳体(1)上形成密封箱体(7),所述副壳体(2)的形状与所述主壳体(1)的形状相同,所述副壳体(2)卡接于所述主壳体(1)内,且所述副壳体(2)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前盖(3)并抵住所述前盖(3),所述副壳体(2)和所述主壳体(1)之间留有间隙(8),所述输入接头(4)设于所述主壳体(1)的两侧,且所述输入接头(4)同时卡接在所述主壳体(1)上和所述副壳体(2)上,所述输出接头(5)为多个且卡接于所述前盖(3)上,所述控制盒(6)通过调节机构(9)连接在所述副壳体(2)上,所述输出接头(5)和所述输入接头(4)皆与所述控制盒(6)电性连接,所述前盖(3)上铰接有透明盖(24),所述透明盖(24)对准所述控制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定位套(10),所述副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多根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插接于所述定位套(10)内,且所述定位柱(11)与所述定位套(10)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3)上设置有橡胶条(12),所述橡胶条(12)插接于所述间隙(8)内,且所述橡胶条(12)的两侧分别抵住所述主壳体(1)和所述副壳体(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场的封闭式设计临电配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建春赵晓雷张建东张华龙廖峰朱北溟张立勇杜静波孙圳杨斌辛建涛邵帅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