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2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包括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以及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串联和/或并联的谐振网络,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所述谐振网络包括电容和电感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滤波器带宽很难拓宽的问题。通过集总元件组成的谐振网络产生多个传输零点,从而得到宽通带频率响应和良好的带外抑制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拓扑网络中采用谐振器,解决了常规集总元件滤波器通带到阻带过渡陡峭性差的问题。谐振器本身的特性可以很好的帮助滤波器提高边带陡峭度,从而得到优异的带通滤波效果。的带通滤波效果。的带通滤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滤波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通信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小型化、高性能、高工作频率的滤波器需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滤波器(申请号为CN201710320471.4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提出一种体声波谐振器并将多个谐振器进行特定方式的连接来获得所需的滤波响应。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常规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滤波器,其带宽很难拓宽,而本专利所提出的滤波器,可以通过在谐振器的周围连接特定的集总元件来实现宽通带滤波响应;常规的基于集总元件的滤波器,其边带的陡峭性很难提高,而本专利所提出的滤波器,可以通过合理采用谐振器来很好地提高通带边缘的陡峭程度;常规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滤波器,往往需要单独加工谐振器和集总元件,而本专利所提出的滤波器在加工集总元件所采用的IPD技术可以和加工谐振器所用的标准光刻工艺兼容,这就极大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了成本;常规的滤波器需要将谐振器单独封装再连接所需的集总元件,而本专利提出将集总元件利用IPD技术加工后直接与谐振器一起封装,这就大大的节省了整体滤波器所需空间,有利于集成系统的小型化;当今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采用谐振器和IPD集总元件结合的滤波器,但是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往往对电容电感的参数值和Q值要求较高,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工艺难度和成本,而本专利所提出的滤波器所需的电容电感值都在常用范围内,极大的增加了该滤波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术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包括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以及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串联和/或并联的谐振网络,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所述谐振网络包括电容和电感的串联/或并联电路。
[0006]优选地,所述谐振网络包括多个与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进行串联连接的第一谐振网络,所述第一谐振网络包括并联的电容和电感。
[0007]优选地,所述谐振网络包括并接在所述谐振器一侧的第二谐振网络,所述第二谐振网络包括两个并联的电路,其中一个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另一个电路包括一电感;第二谐振网络的一端接地。
[0008]优选地,还包括并接在所述谐振器另一侧的第三谐振网络,所述第三谐振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第三谐振网络的一端接地。
[0009]优选地,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0010]优选地,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的两侧设置有第四谐振网络,第四谐振网络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感。
[0011]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的两侧的第五谐振网络,所述第五谐振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和一个电感,所述第五谐振网络的一端接地。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包括中间网络结构和设置在中间网络结构两侧的拓扑网络,所述中间网络结构包括电容和电感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所述拓扑网络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0013]优选地,所述中间网络结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六谐振网络,第六谐振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感和电容;还包括第七谐振网络,第七谐振网络的一端接地,第七谐振网络的另一端接入第六谐振网络,第七谐振网络包括并联连接的电感和电容。
[0014]优选地,所述中间网络结构的一端连接第八谐振网络,中间网络结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九谐振网络,所述第八谐振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和电感;所述第九谐振网络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其中第一电路包括电感,第二电路包括串联的两个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和一个电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解决了常规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滤波器带宽很难拓宽的问题。通过集总元件组成的谐振网络产生多个传输零点,从而得到宽通带频率响应和良好的带外抑制效果。
[0017]2、本技术拓扑网络中采用谐振器,解决了常规集总元件滤波器通带到阻带过渡陡峭性差的问题。谐振器本身的特性可以很好的帮助滤波器提高边带陡峭度,从而得到优异的带通滤波效果。
[0018]3、本技术通过采用可以和标准光刻工艺兼容的集成无源器(IPD)件技术来加工所需的集总元件,解决了常规滤波器需要独立加工声波谐振器和集总元件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降低工艺复杂度和成本。
[0019]4、本技术通过采用将集总元件和声波谐振器封装到一起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滤波器需要独立封装集总元件和声波谐振器的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整体滤波器所占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第一实施例的拓扑结构图。
[0022]图2为拓扑结构频率响应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第二实施例的拓扑结构图。
[0024]图4为拓扑结构频率响应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第三实施例的拓扑结构图。
[0026]图6为拓扑结构频率响应示意图。
[0027]图7为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示出:
[0029]1‑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0030]2‑
金属电极
[0031]3‑
集成电容
[0032]4‑
集成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一系列集总元件和若干个体声波谐振器组成,且可以有三种拓扑结构,每种拓扑都具有优越的滤波性能。
[0035]图1所示为本专利提出的基于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的一种拓扑结构,该滤波器由一个体声波谐振器1和一系列的集总电容、电感组成。电容和电感组成了五个谐振网络,每个网络可以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其中L1与C1、L2与C2、L3与C3所形成并联网络依次串联在谐振器的两侧;L4串联C4再并联L5所形成的网络并联在主支路中,另一端接地;类似地,C5串联L6所形成的网络并联在谐振器的右侧,且另一端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以及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串联和/或并联的谐振网络,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所述谐振网络包括电容和电感的串联和/或并联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网络包括多个与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进行串联连接的第一谐振网络,所述第一谐振网络包括并联的电容和电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网络包括并接在所述谐振器一侧的第二谐振网络,所述第二谐振网络包括两个并联的电路,其中一个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另一个电路包括一电感;第二谐振网络的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接在所述谐振器另一侧的第三谐振网络,所述第三谐振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第三谐振网络的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宽通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块的两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高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唐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