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10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属于实验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皿盖、皿体和培养滤纸片;所述皿体包括上部皿体和下部皿体,上部皿体直径大于下部皿体直径,形成为阶梯状圆筒;所述滤纸片放置于上部皿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皿体整体呈现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上部皿体与下部皿体形成阶梯状圆筒,并设有刻度线,可实现培养基的定量添加,确保培养条件一致;在下部皿体底部放置滤纸片,便于将链霉菌从培养基刮下,可快速制备高浓度菌悬液,同时可避免滤纸边缘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便于将滤纸片从培养基表面取下,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


[0001]本技术属于实验器械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

技术介绍

[0002]链霉菌扩繁试验成功的前提是须有高浓度的菌悬液均匀涂抹于培养基平板上。传统的扩繁方法是将高浓度的菌悬液涂抹于培养基平板上,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链霉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致密的菌落,但培养基内的水分会逐渐散失,导致培养基变硬,致使链霉菌难以从培养基表面剥离,最终造成链霉菌菌悬液浓度过低,导致链霉菌培养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后续试验的要求,对研究造成了瓶颈。
[0003]滤纸片法是测定供试药剂抑菌活性的主要方法。它是将含有供试药剂的纸片贴在含有菌悬液的培养基表面,在滤纸片的吸附作用下,供试药剂向四周扩散产生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的有无和直径大小来判定供试药剂的抑菌效果。而在应用滤纸片法开展抑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基表面不平,易使供试药剂在培养基表面分布不均匀,导致抑菌圈形状不规则;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测量工具不能直接与抑菌圈接触,易造成视觉误差,难以获得准确数据。
[0004]传统的培养皿一般为圆筒结构,无法实现培养基的定量分装,难以保证实验的一致性,且盛装培养基的皿底直径过大,培养基风干时易造成培养基表面凹凸不平,使滤纸片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不紧密而留有孔隙,不利于链霉菌的附着生长。开展抑菌试验时,链霉菌能够于培养周期结束时铺满整个培养基表面,滤纸片边缘与培养基紧密接触,加之培养基失水变硬,致使滤纸片不易从培养基表面剥离。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确保试验一致性、避免培养基表面刮伤、降低菌悬液浓度损失且便于滤纸片剥离培养基的培养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皿体整体呈现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上部皿体与下部皿体形成阶梯状圆筒,并设有刻度线,可实现培养基的定量添加,确保培养条件一致;在下部皿体底部放置滤纸片,便于将链霉菌从培养基刮下,可快速制备高浓度菌悬液,同时可避免滤纸边缘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便于将滤纸片从培养基表面取下,操作简单方便。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所述的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包括皿盖1、皿体2和培养滤纸片3;所述皿体2包括上部皿体4和下部皿体5,上部皿体4直径大于下部皿体5直径,形成为阶梯状圆筒结构;所述培养滤纸片3放置于上部皿体4底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培养滤纸片3上方放置载药滤纸片7,培养滤纸片3置于上部皿体4底部,载药滤纸片7与培养滤纸片3同心圆叠放,且载药滤纸片7直径小于下部皿体5的直
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部皿体5内壁设有刻度线6。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皿盖1高度低于上部皿体4的高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可极大地提高高浓度链霉菌菌悬液的制备速率,提高链霉菌的培养效果,能够准确评价供试药剂对链霉菌的抑制效果,且操作简单方便。
[0014]2、本技术设置滤纸片,有利于链霉菌穿过滤纸表面孔隙附着生长,培养方式简单。刮菌时,金属刮铲与滤纸片表面直接接触,不仅能避免刮菌时金属刮铲与培养基表面接触造成培养基凹凸不平或损坏,还可实现链霉菌菌丝的全面刮除,最大限度降低菌悬液浓度损失,为快速制备高浓度菌悬液奠定技术基础。
[0015]3、本技术的皿体结构,利于滤纸片的摆放,可避免滤纸边缘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便于将滤纸片从培养基表面取下,测量工具可与抑菌圈直接接触,消除视觉误差,利于供试药剂抑菌效果的准确评价。
[0016]4、本技术设置刻度线,可实现培养基的定量分装,确保试验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A

A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皿盖、2

皿体、3

培养滤纸片、4

上部皿体、5

下部皿体、6

刻度线、7

载药滤纸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1]如图1

2所示,所述的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包括皿盖1、皿体2和培养滤纸片3。皿盖1为筒状结构,皿体2包括上部皿体4和下部皿体5,整体呈现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圆筒结构,皿盖1盖在皿体2上,且皿盖1高度低于上部皿体4的高度。在上部皿体4底部放置培养滤纸片3,培养滤纸片3与含有链霉菌菌悬液的培养基表面紧密接触,利于链霉菌穿过滤纸孔隙进行附着生长,便于制备菌悬液时将链霉菌菌丝从培养基表面刮除,避免金属刮铲与培养基表面直接接触造成培养基表面凹凸不平或损坏,可使滤纸与培养基表面紧密贴合,防止孔隙出现,从而提高链霉菌培养效果。同时可避免培养滤纸片3边缘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便于将含有抑菌圈的培养滤纸片3直接从培养基表面取下,利用测量工具方可测量抑菌圈直径,消除视觉误差。培养滤纸片3上方放置载药滤纸片7,载药滤纸片7与培养滤纸片3同心圆叠放,且载药滤纸片7直径小于下部皿体5的直径。载药滤纸片7作为吸附供试药剂、利于均匀扩散药剂的载体,在滤纸的吸附作用下,供试药剂可在培养滤纸片3表面形成规则的抑菌圈。下部皿体5内壁设有刻度线6,刻度线6与上部皿体4底部齐平或略低于上部皿体4底部。制备培养基平板分装培养基时,将培养基倒入下部皿体5,培养基表面与刻度线6齐平,可实现培养基的定量分装,保证链霉菌扩繁试验养分供应一致。
[002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
[0023]1.利用旧报纸对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进行密封包装。
[0024]2.对包装好的培养皿进行湿热灭菌及烘干处理。
[0025]3.将无菌培养基倒入下部皿体5中,液体表面与刻度线齐平,待其冷却凝固后于紫外照射条件下风干备用。
[0026]4.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利用金属涂布棒均匀涂抹于培养基平板,用无菌镊子夹取培养滤纸片3置于培养基表面,并沿周内轻按培养滤纸片3,使培养滤纸片3紧密贴合于培养基表面,用封口膜密封置于28℃培养箱中暗培养7天。
[0027]5.在培养皿内加入3ml无菌水,利用无菌金属刮铲将链霉菌刮下,移液枪吸取皿内液体冲刷滤纸表面3次,吸取皿内液体至无菌离心管中,菌悬液方可制备完成。
[0028]6.开展抑菌试验时,培养滤纸片3放置完成后,添加载药滤纸片7位于培养滤纸片3表面中央,用移液枪吸取供试药剂沿周内缓慢释放于载药滤纸片7上,待滤纸片晾干后,使用封口膜密封后置于28℃培养箱中暗培养。7天后,借助无菌镊子夹取培养滤纸片3边缘将其从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包括皿盖(1)、皿体(2)和培养滤纸片(3);所述皿体(2)包括上部皿体(4)和下部皿体(5),上部皿体(4)直径大于下部皿体(5)直径,形成为阶梯状圆筒结构;所述培养滤纸片(3)放置于上部皿体(4)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霉菌扩繁试验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滤纸片(3)上方放置载药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勋杨艳丽刘霞张哲钱红洁王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